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4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食物因素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生菜、豌豆、辣椒作为食物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3个食物组幼虫历期之间有显著差异,其中生菜组历期最短(12.21d),辣椒组幼虫历期最长(17.98d);雌蛹历期辣椒组与其余两组差异显著,生菜组与豌豆组无显著差异,其中辣椒组雌蛹历期最长(11.28d),生菜组最短(9.62d)。3组间雄蛹历期差异均显著,其中辣椒组最长(13.06d),生菜组最短(10.41d)。雌蛹蛹重3组间差异均显著,其中辣椒组最轻(55.73mg),生菜组最重(83.11mg)。雄蛹蛹重辣椒组显著低于其余两组,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其中辣椒组最轻(52.50mg),生菜组最重(72.29mg)。雌蛾寿命、产卵量、卵块孵化率辣椒组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另两组无显著差异,其中生菜组雌蛾寿命最长(12.47d),产卵量最大(637粒),卵块孵化率最高(86.76%),辣椒组雌蛾寿命最短(9.81d),产卵量最少(431.5粒),卵块孵化率最低(56.61%)。为此,作者认为生菜、豌豆比辣椒更适合于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主要与食物中可溶性糖与粗蛋白的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32.
云南高原苹果园昆虫群落种类组成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1992~1995年云南高原苹果园昆虫群落调查研究结果,结合苹果分布情况分析了3个主要苹果种植区昆虫群落种类组成的特点。滇中苹果区果园昆虫群落最丰富,害虫种类组成最复杂,害虫天敌资源丰富;滇西北苹果区果园昆虫群落次之,主要危害种类与其它区不同;滇东北苹果区果园昆虫群落不如上述两区丰富,以叶、芽害虫为主,果实害虫和蛀干害虫相对危害轻,R类害虫多,K类害虫少。  相似文献   
33.
烟草码绢金龟(Maladera sp.)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8年对烟草码绢金龟幼虫的田间系统调查,采用扩散系数(C)、扩散型指数(Iδ)、Taylor b指数法和Iwao法等计算测定,结果表明幼虫在烟田为聚集分布;各λ值显示,低龄幼虫与高龄幼虫聚集成因有所不同; 用矩法估算出幼虫期负二项分布公共k值(kc)为0.997 3;计算出幼虫理论抽样公式,并建立了幼虫期的序贯抽样模式。  相似文献   
34.
 白生盘蚧(Crescoccus candidus Wang)是板栗和麻栎的重要害虫。2000~2002年在昆明和曲靖对其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白生盘蚧的寄生性天敌共有8种,分别隶属于膜翅目小蜂总科的跳小蜂科[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sp.),白蜡虫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ericeri Ishii),球蚧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clauseni) Compere],姬小蜂科[啮小蜂(Tetrastichus sp.),蜡蚧啮小蜂(Tetrastichus ceroplastae Girault)]和蚜小蜂科[夏威夷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hawaiiensis Timberlake),闽粤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silvestrii Compere),原食蚧蚜小蜂(Prococcophagus sp.)]. 昆明和曲靖的主要寄生蜂种类不同。昆明采集的花翅跳小蜂,其数量占寄生蜂总数的51.7%;曲靖采集的原食蚧蚜小蜂,其数量占寄生蜂总数的70.5%.以上2种寄生蜂分别为白生盘蚧在昆明和曲靖的主要寄生蜂。  相似文献   
35.
糠片盾蚧寄生蜂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得出,在昆明地区糠片盾蚧(Parlatoria pergandii Comstock)的寄生蜂有7种,即桑盾蚧黄蚜小蜂(Aphytis proclia(Walker))、夏威夷蚧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hawaiiensis Timber lake)、桑盾蚧恩蚜小蜂(Encarsia berlesei (Howard))、瘦柄花翅蚜小蜂(Marietta carnesi(Howard))、扁角跳小蜂(Anicetus sp.),彼菲质绒跳小蜂(Teleterebratus peversus Compere & Zinna)和柯氏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clauseni Compere),隶属于膜翅目的蚜小蜂科和跳小蜂科.自然条件下寄生蜂对糠片盾蚧的平均寄生率为12.6%.树冠上部的寄生率高于中部和下部;树冠西面、北面的寄生率高于东面和南面.糠片盾蚧寄生蜂的种群空间分布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的m*-m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均一致,即糠片盾蚧寄生蜂在苹果园中的种群空间分布均为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36.
2002年在昆明市呈贡县晨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基地,在联体蔬菜大棚内对不同耕作条件下,彩椒上温室白粉虱成虫发生消长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温室白粉虱在5月至10月问有3个发生高峰期,连作棚的发生高峰期分剐为5月下旬、7月中旬和9月中旬;而生地棚的发生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和8月上旬;连作棚温室白粉虱成虫发生数量高于生地棚;生地棚中发生数量低于四周.  相似文献   
37.
 西花蓟马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 (Thripidae) 昆虫。原产于北美洲,目前已成为一种具有严重危害的世界性的大田和温室作物害虫。西花蓟马不仅能通过直接取食对寄主植物造成危害,还能传播多种 Tospoviruses 属的病毒,对寄主植物造成间接危害,对其的防治一直是世界各国植保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寄主植物对西花蓟马抗性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8.
榕小蜂传粉行为对榕树种子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对叶榕Ficus hispida的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solmsi marchali不同运载花粉过程对寄主榕果和自身后代的繁殖都有影响。对叶榕传粉榕小蜂主动地为对叶榕传粉,在雌株上的榕果内,雌花受精发育成种子,没有榕小蜂寄生繁衍;在雄株上的榕果里则只榕小蜂而没有种子。从雄花期榕果内出来的传粉榕小蜂雌蜂,飞到其它雌树上寻找雌花期的榕果传粉,一只雌蜂在一个榕果传粉产生种子(810.38±235.13)粒,平均种子形成率是0.41%。通过控制实验阻断繁殖雌蜂的飞行过程,一只雌蜂在一个榕果传粉产生种子(1 124.05 ±281.41)粒,平均种子形成率是0.56%。飞行运载花粉的代价为直接减少了传粉榕小蜂给榕果传粉产生种子的数量。通过控制实验阻断繁殖雌蜂的飞行过程,并且不让雌蜂携带花粉,榕果在8~12 d全部掉落,产生的种子数是0个,种子形成率0。用在雄株周围飞翔的小蜂进行放蜂,一只雌蜂在一个榕果传粉产生种子(1 012.20 ±271.97)粒,平均种子形成率为0.50%。  相似文献   
39.
 黄圆蹄盾蚧是园林绿化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田间系统调查表明:黄圆蹄盾蚧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危害较为严重,且对不同的寄主植物的危害特点和危害程度不同。黄圆蹄盾蚧在昆明地区1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以雌成虫越冬,1年中以夏秋季虫口数量最多,危害较严重;在方位上,黄圆蹄盾蚧在云南樟树冠北面枝叶的虫口数量最多,东、西面次之,南面的最少。  相似文献   
40.
 2009年对云南昭通不同类型苹果园绣线菊蚜的种群动态及其天敌群落组成进行了系统调查。按管理模式分成3类,每类型果园选取5棵12枝新梢的20个叶片进行害虫定枝调查,天敌调查采用树上目测、树盘扫网和诱集调查。结果表明,常规管理园绣线菊蚜的种群密度高于有机示范园和化学防治园;化学防治园绣线菊蚜的种群数量最低。三类果园天敌群落组成相似性差异较大,天敌物种数和个体数有机示范园均大于常规管理园和化学防治园,益害比最高达1304。有机示范园的管理模式能较好的保护天敌,绣线菊蚜的种群密度也得到了很好得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