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7 毫秒
21.
22.
<正>倒伏是限制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玉米密植,徒长晚熟,加上环境因素及病虫害,易引起倒伏。据统计,玉米倒伏一般减产20%~30%,严重者达50%以上,有时甚至绝收。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控制作物的生理功能、生化代谢过程及生长发育进程称为化控技术。合理应用化控技术可有效控制玉米倒伏。1化控技术控制玉米倒伏的机理玉米化控技术主要是应用植物生长抑制(延缓)剂。植物生长抑制剂主要是阻碍顶端分生组织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合成,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细胞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和分化作用,结果是顶端优势丧失,影响当时生  相似文献   
23.
氢醌对水田土壤脲酶活性抑制动态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氢醌对水田土壤脲酶活性、水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氢醌用量增加,对水田土壤脲酶活性抑制率增大,抑制时间增长;尿素配施适量氢醌,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并提出了稻谷产量,施用氢醌提出了水田土壤供氮能力和植株含氮量。  相似文献   
24.
生物有机肥在大豆和玉米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8年采用小区的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大豆和玉米的应用效果,试验设置3个生物有机肥用量水平、2个化肥用量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施用生物有机肥与常规施化肥处理相比,生物有机肥150kg/hm2+70%化肥用量增产8.4%,每公顷利润增加225元。玉米施用生物有机肥与常规施化肥处理相比,生物有机肥225kg/hm2+70%化肥用量增产7.7%,每公顷利润增加660元,施用生物有机肥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增加了大豆的株粒数、百粒重,玉米的穗粒重。  相似文献   
25.
北方寒区牛粪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索北方寒区规模化养牛场牛粪无害化处理模式,确定牛粪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编制牛粪无害化处理操作规程。2007—2008年,以牛粪为原料进行了不同调理剂、翻堆次数、接种剂和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的无害化处理试验,对牛粪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调理剂都能完成牛粪无害化处理过程,调理剂不同可影响堆肥的养分含量,调理剂的选择要根据应用目的而定;翻堆次数对牛粪无害化处理指标影响不大,为节省成本,可3d左右翻堆1次;不同环境温度对牛粪无害化处理进程影响较大,环境温度≥10℃时,牛粪可在7~10d内完成无害化处理,环境温度在10~-10℃时,无害化处理时间一般为15~20d,北方寒区能满足这一条件的时间是每年的4—11月;环境温度低于-10℃,需采取保温措施才能完成牛粪无害化处理过程;当环境温度较高时,接种菌剂对牛粪无害化处理进程影响不大,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接种菌剂可促进牛粪无害化处理进程。  相似文献   
26.
27.
堆肥-生物滤池两步除臭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时产生的臭气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采用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过程中添加微生物除臭剂,并通过生物滤池对堆肥尾气中的臭味物质进行吸收的两步除臭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堆肥中鲜鸡粪与玉米秸秆重量比为10∶1,微生物除臭剂接种量为0.1%,生物滤池填料中草炭土、秸秆、沸石的比例为10∶5∶1(v/v),含水率为60%,空床接触时间为95.5s;堆肥与生物滤池填料体积比为5∶1,堆体外温度保持在30℃,生物滤池室温(20~25℃)运行,应用堆肥-生物滤池2步除臭工艺能够使堆肥氨释放量降低38.0%,堆肥保氮率提高16个百分点,两个月的试验期间内,综合除氨率达到99.9%。  相似文献   
28.
为了探索适合北方寒区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种植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比了依据不同参数建立的施肥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依据"3414"试验获得的数据,采用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地力差减法及回归方程拟合求得的一元二次方程建立了3种施肥模式,对比试验表明,通过回归方程即氮(N):Y=25 400.7+166.5 N-0.35 N2(R2=0.958),磷(P):Y=35 669.7+181.7 P-2.2 P2(R2=0.948),钾(K)??Y=32 714.5+107.2 K-0.4 K2(R2=0.997),建立的最施肥模式获得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分别较当地常规施肥处理高7.8%和2 138元/hm2,适合北方寒区马铃薯栽培。  相似文献   
29.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化肥减量施用条件下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化学性质、化肥料利用率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了玉米生育期土壤中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缓解了由于化肥施用引起的土壤pH值下降。不同程度的补充了土壤有机质,补充了化肥减量施用造成的土壤氮缺失;在化肥减量施用的条件下,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提高了玉米穗长、穗直径及行粒数,因此降低了化肥减量施用引起的减产幅度;化肥减量施用提高了化肥的农学效率,其中化肥减量49%,并施用有机肥使化肥农学效率提高了17.7kg/kg,提高幅度高达95%。总之,在化肥减量施用35%和49%的条件下,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有效的改善了土壤化学性状,创造了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降低了减施化肥引起的玉米减产幅度。本文结果可为研究化肥减量施用的幅度、减施化肥的元素种类及营养补偿措施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0.
2007-2008年,采用平皿抑菌法、大豆土碚、砂培和水培试验,研究了生物菌株对大豆根腐病菌的抑菌作用和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的5种菌株中,HD105菌株对4种镰刀菌抑制作用较好;HD105处理,在发芽率试验中大豆发芽率比对照提高2.2个百分点;重茬土培盆栽试验中植株地上干重及根系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45%和55.6%,根腐病病情指数比对照低26.7%;砂培试验中植株地上干重及根系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2.7%和2.1%;水培试验植株地上干重及根系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7.5%和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