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24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深入了解非生长季农田黑土氮素转化过程及酶学响应行为,采用室内冻融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冻融因子(冻融温度、冻融循环次数、水分含量)对农田黑土微生物量氮(MBN)及蛋白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的冻融温差(-15~-12℃/2~5℃)、适宜的冻融循环次数(6~15)和水分含量(20%~30%)是影响农田黑土MBN含量及蛋白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主要驱动因子。随着冻结温度降低,冻融土壤蛋白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MBN含量显著降低,这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行为正好相反。随着融化温度升高,冻融土壤MBN含量、蛋白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变化。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冻融土壤MBN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而蛋白酶活性则显著升高。随着水分含量增加,冻融土壤MBN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这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行为正好相反。可见,冻融循环对农田黑土氮素转化及土壤酶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2.
苯基磷酰二胺对土壤脲酶的抑制作用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苯基磷酰二胺(PPD)对东北4种主要土壤脲酶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PPD对土壤脲酶动力学参数的作用程度受土壤肥力、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及其相互作用的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PPD使土壤脲酶Km增加,Vmax和Vmax/Km降低,表明PPD对土壤脲酶的作用机理为典型的竞争性抑制.随培养时间的延长,PPD处理的Km,Vmax和Vmax/Km呈增加趋势,表明PPD的抑制效果随时间而减弱.随培养温度升高,土壤脲酶Km和Vmax增加,而Vmax/Km无规律变化.黑土和白浆土脲酶Km和Vmax值比棕壤、褐土大,而Vmax/Km的变化不明显,说明土壤类型对脲酶动力学参数有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脲酶动力学参数Km,Vmax和Vmax/Km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3.
宝山酥梨(注册名华王),是从实生苗中发现培育的一株化系梨,1997年被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为新品种。现将其在山东沂南县的表现介绍如下。幼树树势强健,树经直立。结果树树势中庸,树经较开张。萌芽率741%,成技力低,中短校率65%,花序着果率64%,3年生树每666.7m2的产量为334.6kg,4年生树1850.7kg,5年生树2638.9kg。一般盛花期在4月中旬,成熟期在10月上旬。果实纺锤形,纵径12.4cm、横径8.7cm,平均单果重369.4g,最大果重1000g。果皮中厚,色泽蜡黄有光泽,果点大、稀。果肉白色,细嫩脆甜,清香,石细…  相似文献   
44.
为探究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农田土壤可溶性氮转化特征的影响,研发东北冷凉区土壤氮素供应能力提高的秸秆还田技术,采用田间连续定位试验,对比分析了秸秆还田方式(不还田、粉碎翻压还田、堆腐旋耕还田)与氮肥运筹(N180、210、240kg/hm2;氮肥基施、氮肥后移)作用下农田土壤无机氮(IN)、可溶性有机氮(DON)及可溶性全氮(DTN)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影响农田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其作用行为受秸秆还田方式、施氮模式和生育时期的多重制约。秸秆还田配施低量氮肥(N180kg/hm2)土壤IN和DTN均低于无秸秆处理,而配施高量氮肥(N240kg/hm2)时高于无秸秆处理;秸秆还田土壤DON于生育前期(播种-拔节期)较无秸秆处理显著增加,而在生育中后期无规律性变化。随着施氮量增加,秆还田土壤IN和DTN显著增加,而DON仅于春玉米旺盛生长期(拔节期-灌浆期)显著增加。随着生育期推进,除秸秆堆腐旋耕还田土壤DON呈三峰曲线变化外,秸秆还田土壤IN、DON和DTN均呈双峰曲线变化,且峰值越来越低。由此可见,在东北农业产区,N210kg/hm2用量下秸秆粉碎翻压还田配施15%氮肥的秸秆还田技术具有优化氮素管理、提高土壤肥力的潜力。  相似文献   
45.
以传统菇房发菌料为对照,从菌丝生长及培养料降解角度研究了隧道发菌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发菌料的菌丝生长速度比菇房发菌料快13.6%,基因拷贝数是菇房发菌料的3.7倍;在菌丝生长阶段,隧道发菌料中的蛋白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滤纸酶、酸性木聚糖酶活性显著提高,是菇房发菌...  相似文献   
46.
他是一位不断奋进的拓荒者。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创业精神,他带领职工将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山坡开垦成名列全省十强的苗圃场。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由于积劳成疾,他把短暂而美好的生命永远融入了绿色事业中,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入党誓言。他就是湖北省通城县上坳苗圃场场长李维。一李维与林业有着天生的不解之缘。他出生在林场,从小就与林木为伴。林校毕业后,他分配到通城县林业局,一干就是20多年。1997年2月的一天,县林业局领导找他谈话“你有专业技术,又年富力强,局党委决定任命你为上坳苗圃场场长。”带着局党委的重托,李…  相似文献   
47.
48.
桃树的树形种类很多.现在一般多采用自然开心形、多主枝自然开心形和自然杯状形。生产中表明.这几种树形树冠大、结果晚、产量低,结果部位外移快,往往刚结果不几年桃园就郁闭.不适于密植和设施栽培。为了解决果园光照不良和提高果实质量适于密植和设施栽培,在自由纺锤形整枝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改进而形成了目前桃树较丰产的单轴延伸开心形。  相似文献   
49.
正双孢蘑菇轮枝霉菌又名褐斑病、干泡病。病原菌有二种:一为菌生轮枝菌(Verticillium fungicola),异名为马氏轮枝菌(Verticillium malthousei);另一种为蘑菇轮枝菌(Verticillium psalliotae);均属真菌门,半知菌压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轮枝霉属。研究表明菌生轮枝菌能够侵染其他担子菌,而双孢蘑菇被认为是其主要侵染宿主。2001年,荷兰因此  相似文献   
50.
研究不同培养基对桑树桑黄液体培养中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液体发酵培养,并利用L9(34)正交试验初步筛选出了桑树桑黄液体发酵的优化培养基:玉米粉10g,麸皮10g,葡萄糖20g,蛋白胨5g,酵母膏5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维生素B110mg,加水1000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