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6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316篇
林业   923篇
农学   500篇
基础科学   646篇
  374篇
综合类   3503篇
农作物   441篇
水产渔业   366篇
畜牧兽医   1869篇
园艺   533篇
植物保护   318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429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451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针对棉田机械化回收的废地膜与棉秆、土壤等杂质混合难以分离,无法资源化再利用,且随意掩埋或焚烧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的问题,拟开展膜杂混合物分离技术研究,提出筛筒式膜杂分离原理,为膜杂分离机的设计提供参考。以残膜回收机回收的膜杂混合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物理特性研究,测出废膜、秸秆、土壤颗粒的悬浮速度,利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物料悬浮速度与受风面积的相关性,通过搭建膜杂混合物料风选试验台,分析膜杂混合物各组分在风选试验台气流场中的运动轨迹和沉降规律,确定了筛筒式膜杂分离装置关键部件最佳尺寸和工作参数,并采用Fluent进行流体域数值模拟,确定地膜和杂质分离效果的最佳进风速度为8.0 m/s,最优入风角度为6.00°。通过验证试验可知当筛筒转速为40 r/min,进风速度8.0 m/s,入风角度6.00°时,试验所得的膜中含杂率为9.73%、杂中含膜率为0.261%,验证了理论分析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及流体域数值模拟分析的正确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废地膜杂质分离及废地膜资源化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目前,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引起了国家及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国家在这方面也有了相应的政策,大力支持森林行业的发展。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的研发出了一些有效的方式,来提高森林资源的覆盖率,加大对森林的建设,让森林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另外,由于社会上越来越需要森林资源,而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是能够满足社会的生产和发展的。本文主要阐述了森林调查工作的内涵和重要性以及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推进森林调查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就沙田西瓜嫁接栽培接穗品种的对比试验进行了探索总结,试验研究了适宜当地沙田西瓜嫁接栽培的砧木接穗品种。结果表明:用全能铁甲做砧木进行沙田西瓜嫁接栽培,以西农八号做接穗抗病性效果好,发病率控制在5.02%以下,含糖量为12.6°,产量为0.5263万kg/667m2。从产量、抗逆性和耐储藏运输等性状综合分析,西农八号做接穗优于其他测试品种,更优于自根苗栽培,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94.
有棱丝瓜江秀8号是由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中等。从播种至始收春季66 d、秋季47 d;第1朵雌花着生节位7.9~13.8节。瓜长37.4~38.9 cm,横径5.12~5.30 cm,单瓜重375.0~421.1 g。瓜呈棍棒形,瓜色绿色,瓜外皮有较多花斑,棱沟浅,棱色绿。肉质脆甜,品质优,丰产性好。人工接种鉴定表现中抗枯萎病。适宜华南地区丝瓜产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995.
白及炼苗是组培育苗中的关键环节,本文进行了白及组培苗夏季大田炼苗技术的研究,通过使用疏松透气基质、添加共生菌培养、规范炼苗设施,提高了炼苗成活率,增强了植株抗性,解决了白及生产受季节限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选取8个不同海拔梯度的典型试验区,每个试验区采取对照和增温2种处理。结果表明:(1)海拔梯度<4000 m的高寒草地禾本科为主要优势科,海拔梯度>4000 m的高寒草地莎草科为主要优势科;(2)中等海拔地区的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低海拔地区的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高于高海拔地区;(3)主动增温和被动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产生不同影响,但整体上均降低了物种多样性,且群落中优势科(禾本科和莎草科)对增温的响应更为敏感。因此,增温和海拔梯度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两者都降低了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针对云南省早熟柑橘果实普遍存在含糖量低的问题,研究结果枝上着生叶片数的差异对早熟柑橘果实肥大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树龄一致,生长势相似的5棵早熟柑橘品种'兴津早生'为试材,根据结果枝上着生不同叶片数,测定其果实横径、纵径,果梗粗度;测定果实可溶性糖(葡萄糖、蔗糖、果糖)含量,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滴定酸含量。[结果]结果枝上着生叶片数的差异对果梗粗度及果实肥大的影响差异明显;5月底至9月下旬,结果枝上着生7片叶的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显著高于结果枝上着生1、4片叶的;5月中旬至9月下旬,结果枝上着生7片叶的果梗粗度高于结果枝上着生1片叶的;结果枝上着生7片叶的果实葡萄糖、果糖、果实单重、果皮重以及滴定酸含量高于结果枝上着生1片叶的果实;结果枝上着生4片叶的果实b值显著高于结果枝上着生7片叶的。[结论]早熟柑橘'兴津早生'结果枝着生的7片叶对果实肥大及其品质有显著的影响,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促发抽生着生叶片数多的结果枝、选择最佳叶果比,减少无叶结果枝与少叶结果枝,改进栽培管理技术,提高云南省早熟柑橘'兴津早生'品质。  相似文献   
998.
番茄秸秆堆肥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堆肥产物和3种配比浓度进行完全随机试验,通过对番茄植株的生长与生理指标、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对比分析,探讨番茄秸秆循环利用的可行性与番茄秸秆堆肥产物应用配比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2(纯番茄秸秆堆肥/园土=10%)的番茄植株株高、茎粗、叶片数分别较对照(100%园土)显著增高66. 07%、11. 20%和36. 80%,并可显著增产,同时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番茄秸秆废弃物经合理方式处理后可以进行循环利用,且纯番茄秸秆与园土以10%的混配比例种植番茄时可以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产量,有效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土地整治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土地整治生态转型是土地整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项目区尺度进行科学合理、客观直接、长期全面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选取典型土地整治项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RSEI(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模型,反演得到湿度、绿度、热度、干度指标以及RSEI指数,实现对项目区整治过程中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监测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湿度和绿度指标对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正向作用,而热度和干度指标起负向作用,且干度指标的影响最大;2)RSEI总均值在整治前、中、后分别为0.652、0.572和0.605;RSEI等级中的优良等级在整治前、中、后所占比例分别为78.73%、39.55%和63.29%;RSEI变差、不变和变好的比例分比为42.55%、46.25%和11.20%;3)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整体下降"的态势,表现为"整治期变差-恢复期变好-全过程变差"的总体特征,土地整治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扰动具有持续性,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改善存在滞后期,在项目竣工5年后项目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仍低于整治前。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多规合一”和生态足迹法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规合一背景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对实现中国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该文以山东省沂源县为例,以生态优先、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原则,借鉴生态足迹理论,依据国民经济核算规则,测算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生态足迹需求,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及"多规"土地利用计划,以生态平衡为底限,以竭力保障区域整体公共生态服务功能为要求,优化"多规合一"背景下的土地利用结构。该县"十三五"规划期末生态保护红线、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合理规模为41 835.73、35 276.61、22 596.76、13 377.61、21 268.02、2 041.59、14 549.00 hm~2;合理规模在优先落实该县生态保护目标的情况下,保障了经济发展目标完成情况下的区域公共生态服务功能最大限度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