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4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林业   735篇
农学   359篇
基础科学   354篇
  273篇
综合类   2119篇
农作物   287篇
水产渔业   270篇
畜牧兽医   1062篇
园艺   364篇
植物保护   19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8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对撒坝猪三种来源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揭示了不同饲养管理水平下撒坝猪的性能表现以及经过选育所获得的改进,并对其作为杂交母本在杂交全系中的应用作了较为全面的测定,基本摸清了撒坝猪的种质特性,为保种、选育以及开发利用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52.
53.
喹乙醇对鲤鳃组织Na+、K+-ATP酶活性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含不同喹乙醇剂量的饲料饲喂健康鲤鱼种,研究饲料中不同喹乙醇剂量对鲤体成分含量、血浆生化指标以及鲤鳃组织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喹乙醇对鲤的生化毒性。试验分成6个喹乙醇处理组(0、200、400、800、1600、3200mg/kg),试验期60d。试验结束时分别从各组中采血、取全鱼样和鱼鳃样,进行不同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喹乙醇使鱼体脂肪含量轻度上升,使灰分沉积量显著降低,并呈现剂量-反应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在较高喹乙醇剂量下,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活性降幅较大,血浆中葡萄糖(GLU)、胆固醇(CHO)、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高密度脂蛋白(HDL)、白蛋白(ALB)、K 、Ca2 、P含量升高,肌酐(CRE)和CO2含量降低,其他测定指标变化不明显。鳃组织中Na 、K -ATP酶活性随喹乙醇剂量的升高而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喹乙醇剂量达1600mg/kg以上时,Na 、K -ATP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1600mg/kg以上的喹乙醇剂量可以明显干扰鲤的正常生化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54.
晚实核桃优良新品种‘冀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仲奎  俎文芳 《园艺学报》2002,29(6):594-594
 ‘冀丰’为晚实核桃新品种, 光滑, 仁饱满, 单果质量11. 19 g, 种壳厚1. 14 cm, 出仁率58. 5 %, 粗脂肪含量68. 53%; 丰产优质, 抗逆性强, 适宜华北核桃产区及与之土壤气候条件相近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55.
30种中药抑菌活性的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近十年来,从天然资源(即生物界包括微生物到昆虫、动植物)中寻找活性物质代替化学农药已成为植保研究的热点,因为已经发现了不少值得注意的抗菌剂是以它们的天然防御体系起作用的。从植物中寻找抑菌活性物质是开发无公害新农药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6.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检测鉴定方法及病害传播途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导致黑龙江省大豆苗期死亡和成株期茎部褐色坏死的病原菌的形态、生理及致病性,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菌的血清学、同工酶标记、RAPD、致病性分化及病害传播途径,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7.
金霸螨等5种杀螨剂对桔全爪螨防效表明:贵州独山柑桔产区桔全爪螨对金霸螨(2500倍)和金霸螨加氧化乐果(3000倍 1000倍)较为敏感,药后l~14d田间防效均在90%以上。三氯杀螨醇可作为桔全爪螨防治中的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58.
广西稻瘿蚊药剂防治技术的回顾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药剂防治是我区综合治理灾害性害虫——稻瘿蚊 ( Pachydiplosisoryzae( Wood-Mason)有效的重要的技术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栽培技术的变革和农药品种的更新 ,其应用技术方法也与时俱进地得到创新发展 ,防治水平和效果、效益也相应地得到提高。1 药剂防治秧田稻瘿蚊成虫和卵为主阶段   2 0世纪 80年代 ,广西稻瘿蚊的发生为害对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协而受到了重视和注意抓好防治。在当时的水稻育秧、栽培方式和已有农药品种、剂型情况下 ,主要以采用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水喷雾防治方法为主 ,以防治秧田稻瘿蚊为主 ,主要靶…  相似文献   
59.
1996年玉米蚜大发生特点及致因分析于谅文邹慎茂侯成晓王志葵(山东省即墨市植保站266200)1996年玉米蚜在我市夏玉米上大发生,其发生面积及为害程度,均属历年少见。本文试图通过对其大发生特点及致因进行分析,为开展测报及防治提供依据。1大发生特点1...  相似文献   
60.
2004年半夏蓟马在长顺发生为害严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蓟马属杂食性害虫。2004年在贵州省长顺县广顺半夏基地首次发现半夏被蓟马严重为害。据2004年7月30日调查,被害株率89.5%,致死株率7.5%,单株虫量最低3头,最高19头,百株虫量625头。半夏蓟马初孵若虫乳白色,后渐淡黄色—粉红色—红色。成虫1.5mm左右,黑褐色,腹部末节背面有一长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