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50篇
畜牧兽医   16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秦川牛及其杂种牛POU1F1基因多态与生长性能相关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研究首次利用PCR-RFLP技术研究相同季节4月(±10 d)龄纯种秦川牛(QQ)及杂种牛秦安(AQ)、秦德(DQ)、秦利(LQ) 4个群体164个个体POU1F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体重、体尺等生长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QQ及AQ、DQ、LQ群体POU1F1-HinfI基因座的451 bp 的PCR产物被限制性酶HinfI消化后表现多态性,它们的等位基因A/B频率分别为:0.232/0.768、0.333/0.667、0.178/0.822和0.181/0.819,且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同时,4个群体POU1F1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体重、体尺等生长性状指标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4个群体内AB、BB基因型个体在胸围、十字部高指标上显著高于群体AA型个体(P<0.05),即BB、AB>AA(P<0.05),可作为秦川牛体尺指标(胸围、十字部高)候选基因之一。但在体长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所以不宜作为体长指标候选基因。初步认为B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相应地B为优势等位基因,对选择有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究郏县红牛的mtDNA D-loop遗传多样性与母系起源。[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果]在46头郏县红牛mtDNA D-loop区全序列共检测到60个变异位点,定义20种mtDNA D-loop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度(Hd)为0.8530,平均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254,表明郏县红牛有丰富的母系遗传多样性。构建的IQ系统发育树表明郏县红牛具有瘤牛和普通牛两个母系支系。[结论]郏县红牛具有丰富的母系遗传多样性,有普通牛和瘤牛两个母系起源。  相似文献   
63.
促卵泡激素FSH及其受体在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激素生成以及睾丸的精子生成中起关键的调节作用。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与家养动物的繁殖能力有密切关系。提高家畜产仔率是确保我国动物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方向。已有研究表明,FSHR基因对动物的卵巢卵泡生长发育和精子发生具有巨大的调控作用,并且该基因与家养动物的繁殖性状,繁殖能力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本文章旨在介绍FSHR的结构,表达和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家养动物(牛,绵羊,山羊,猪和鸡)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并且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4.
郏县红牛是产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的全国八大良种黄牛之一,因其毛色多呈红色,故称郏县红牛。郏县红牛具有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牛肉品质好等诸多特性,是不可多得的肉牛资源,在上世纪80年代曾达到养殖高峰。随着后来的诸多原因,整个产业不断萎缩,面临着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种质资源开发不足、种群数量逐年减少、产品开发落后等诸多问题。现今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郏县政府大力推动郏县红牛产业的发展,为了郏县红牛的进一步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本文基于生产要素从几个方面提出思路,为郏县红牛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基础。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牦牛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体尺性状数据表现和相关性,实验采集146头健康的牦牛性别、年龄、体高、体斜长和胸围的数据,使用SPSS软件分析牦牛各体尺指标与体重之间相关性,并用SAS软件分析性别年龄对牦牛体尺的影响。结果表明,牦牛的体高、体斜长和胸围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牦牛的胸围变异系数和标准差权衡数值最大,有较高的选育价值。此外,性别和年龄会对牦牛的选育产生很大影响,根据牦牛性别和年龄制定合适的选育标准。根据体尺估算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牦牛,发现体尺数据表现良好的牦牛在体重上同样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66.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迅速增长,肉牛产业生产需求也越来越大。截至2015年底,我国自主培育了4个优秀肉牛品种,为肉牛产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我国肉牛产业起步较晚,新品种虽然相比于原来的肉牛品种有进步,但仍然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就夏南牛、延黄牛、辽育白牛、云岭牛4个自主培育品种的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论述,并对肉牛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7.
早胜牛,俗称东牛,属于秦川牛的一个群体(类群),也是甘肃省唯一大型的优良黄牛品种。近年来,随着对牛肉需求的不断增加,政策也进行了不断改变,甘肃肉牛产业逐渐被重视,成为促进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产业,但因早胜牛品种资源保护措施不完备造成了种质不纯等问题。本文从早胜牛品种资源保护措施、肉品质选育改良、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8.
思南黄牛是一个适合在山上进行耕作和放牧、可以产肉多、数量庞大、商品率高的地方品种,在贵州等地被广泛应用于农牧业生产,为贵州本地人民带来了可观收益与极大便利,深受当地农民青睐。由于思南黄牛体型较小,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等不及国外肉牛品种,故多采用杂交育种。本研究综述了其品质特征、开发利用、产业化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思南黄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讨论了该黄牛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开发利用思南黄牛和推动其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9.
神经嵴是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中的一种过渡性结构,神经嵴细胞经诱导后可迁移、分化成机体多种类型的细胞以形成重要组织的一部分。研究显示,部分非编码RNA对神经嵴细胞发育具有一定调控作用。非编码RNA是一种不参与编码蛋白质,对转录后水平的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RNA。神经嵴细胞的正常发育影响着机体重要组织的发育,相关研究对于色素异常、肠道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等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与神经嵴细胞发育相关的非编码RNA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0.
秦川牛线粒体DNA高变区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对秦川牛线粒体DNA D-loop高变区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秦川牛D-loop高变区的核苷酸变异率约为1.08%,其核苷酸变异类型包括转换、颠换和插入3种形式,其中转换最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