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8篇
园艺   2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极具开发前景的水果——羊奶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奶果适应性广,结果早、丰产稳产、病虫害较少。其营养丰富,观赏价值高,可以在地表温度较高的荒地荒坡种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保持水土、恢复植被的先锋植物。发展种植、开发利用羊奶果,对发展热区经济,特别是热区的山区经济有积极作用。本文介绍了羊奶果的生物学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开发前景、育苗技术和栽培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82.
部分杧果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ISSR技术分析了38个杧果(Mangifera indica L. ) 品种的亲缘关系。从6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重复性好、扩增带型清晰的引物, 共扩增出79条可重复性带, 多态性带比例为86.7%。扩增结果可区分38个品种中的37个(含红金龙或贵妃之一) 。各品种间遗传距离在0~0.682之间, 平均为0.393。UPGMA聚类将供试品种分成了5类。对分类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椰子CBF基因的克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解析椰子抗寒的机理,以油棕的CB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椰子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回收、连接、转化以及测序,最后获得了1条DNA序列。这条序列与油棕的CBF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9%,被证实为CBF基因。将克隆的椰子的CBF基因与禾本科作物的CBF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克隆的CBF基因与HvCBF1、OsDREB1E、HvCBF11和TaCBF11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84.
不同低温处理对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的油棕幼苗为材料,根据温度的日变化规律,设置4个不同的最低温度处理,分别为CK(自然温度处理),16℃(T1处理)、12℃(T2处理)、8℃(T3处理),处理20 d后对其在不同低温处理下叶片的伤害情况、解剖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叶片受伤害情况越来越严重。其中油棕叶片总厚度和组织疏松度(SR)2个叶片结构指标在不同低温处理下变化明显,可作为油棕抗寒种质鉴定的结构指标,为培育适合在中国栽培的抗寒油棕品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5.
高产、抗寒和抗旱是我国油棕育种的重要目标。本文综述了油棕种质资源评价研究方面的进展,尤其是在高产、抗寒和抗旱鉴定评价方面;提出了目前油棕资源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培育适合我国栽培的高产、抗寒和抗旱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毛叶枣是一种对缺镁胁迫比较敏感的热带果树 ,其缺镁症常发生于酸性砂质土壤。当叶片镁含量低于 0 .40 %时 ,毛叶枣即表现出明显的缺镁症状 ,叶片从叶脉间开始黄化 ,呈斑点状失绿 ,但主脉附近组织仍维持绿色 ,严重缺乏时 ,整个叶片除主脉外其余均呈黄白色 ,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黄化症状一般以下位叶和中位叶出现居多。通过土施硫酸镁或根外追肥 ,可有效抑制和减轻毛叶枣缺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濒危珍稀植物见血封喉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见血封喉的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Pers.)lesch.,又名箭毒木]为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生长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该属共有4个种,都含有剧毒的乳汁。其中见血封喉为4个种中唯一在中国有分布的种,主要分布于云南的西双版纳、广西南部、广东西部和海南省等地。其生于海拔1000m以上山地或石灰岩谷地,喜热量丰富、常夏无冬,寒潮影响微弱、平均温度21~24℃、极端低温0~5℃以上、年降雨量1200-2000mm、空气湿度大的地方,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88.
油棕CBF基因的克隆及与禾本科植物CBF基因的进化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研究致力于克隆油棕低温相应转录因子基因CBF。以NCBI网站上公布CBF基因设计引物,对油棕的基因组进行扩增,并对其进行回收,转化和测序。总共测了11个克隆,测序结果显示这11个克隆中有3个不同拷贝的CBF基因序列,它们序列之间的同源性分别是,99%,92%和91%。将克隆的CBF基因与不同物种的CBF基因进行了聚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不同物种的CBF基因可以分为3类,克隆的油棕的3个CBF基因被聚在一块,此外,油棕CBF基因与HvCBF1,OsDREB1E,HvCBF11以及TaCBF11的同源性较高。采用同源序列法,克隆了3个拷贝的CBF基因,通过Blast比对发现,克隆的CBF基因与NCBI数据库现有的CBF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这些工作将为油棕抗寒的分子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脱落酸(ABA)对低温胁迫下油棕幼苗生理的影响,为提高油棕种苗抗寒能力及进行抗寒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油棕幼苗期,于10℃低温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ABA后,测定油棕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分析油棕幼苗的抗寒性能.[结果]在10℃胁迫下喷施ABA,油棕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及脯氨酸、MDA和H2O2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下同),SOD和POD活性显著下降.喷施50.0~200.0μmol/L ABA处理在降低幼苗质膜透性和SOD活性的同时,抑制了MDA和H2O2含量上升,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并提高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结论]低温胁迫下喷施ABA可提高油棕幼苗抗寒能力,以喷施200.0 μmol/L ABA的抗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0.
研究不同树龄(8~42个月)油棕叶片N、P、K、Ca、Mg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树龄油棕树体5种元素含量始终保持N>K>Ca>Mg≥P的顺序,但各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其中N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大呈现双“S”的趋势,种植后在8个月N含量最高,在42个月时最低,18~30个月间的差异不显著;K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在20个月时最大,之后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减少;P、Ca、Mg含量随树龄的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