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6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广西西江流域土壤中铬空间分布与背景值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全面了解广西西江流域土壤中铬的含量分布状况,深入探究自然土壤铬背景值状况。通过采集旱地土壤、水田土壤、矿区土壤和自然土壤共计2 022个。结合Arc GIS分析土壤中铬空间分布状况,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重新计算土壤铬背景值,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农用土壤污染程度。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土壤中Cr含量几何均值为:矿区土壤(104.2 mg kg~(-1))、水田土壤(91.06 mg kg~(-1))、自然土壤(82.66 mg kg~(-1))、旱地土壤(74.52 mg kg~(-1))。(2)重新提出广西西江流域土壤中Cr背景值为82.66 mg kg~(-1)。(3)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给出的参考值,旱地、水田、矿区土壤处于轻、中、重污染程度的比例分别为8.26%、1.50%、0.56%;3.68%、0、0;20.26%、4.58%、0。本研究得到西江流域矿区土壤Cr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土壤;Cr含量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丹县、都安县、大化县、忻城县、金秀县、平南县和藤县;重新提出的Cr背景值可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标准准则提供一定参考;农用土壤大部分处于清洁状态,但是应避免在矿业活动密集区周边进行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和不同形态氮(NH4+-N、NO3--N)对杉木根际土壤氮(N)与磷(P)养分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研究杉木幼苗在接种摩西球囊霉(G.mosseae,Gm)和添加不同形态N(NH4+-N、NO3--N)后根际土壤N、P养分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与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结果](1)AMF接种提高了土壤有效P含量,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氮以及全P含量,与NH4+-N处理相比,NO3--N处理下AMF对土壤N、P养分的调节作用更显著(p<0.05);(2) AMF和不同形态N添加提高了土壤中酸性磷酸酶(AP)、脲酶(URE)、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