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斑点叉尾鮰暴发性海豚链球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6-2007连续两年在广西横县、邕江及合浦等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中暴发一种流行性传染病,该病波及面广、传染性强,死亡率为30%~100%.鱼的主要发病症状为:浮头、转圈、狂游,发病后期鱼的单边眼睛浑浊、突出,且全身大面积弥漫性出血.作者先后从症状较为典型的斑点叉尾鲴的脑、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等部位取样,分离到7株代表性菌株(CMS003~CMS005、CMS009~CMS012).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健康斑点又尾鮰具有很强的致病力,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斑点叉尾鮰的症状相同.采用常规形态、生理生化及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特异性PCR诊断和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7株细菌均为海豚链球菌.目前,海豚链球菌已成为广西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的高致病性病原菌.  相似文献   
42.
采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31种抗生素和10味中草药及组合对致病性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31种抗菌类药物中,病原菌对头孢克洛、复达欣、头孢噻吩、先锋必、氟哌酸、环丙沙星、氨曲南、恩诺沙星、头孢拉定、头孢克肟、阿莫西林、新生霉素、先锋Ⅴ、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头孢呋肟、头孢氨苄和羧苄青霉素18种药物敏感,对克拉霉素、菌必治、红霉素、林可霉素、多粘菌素B、罗红霉素6种药物表现耐药性。10种中草药水提取物对鮰爱德华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黄芩水提物的抑菌作用最强,其对鮰爱德华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3.75mg/mL和7.50mg/mL,抑菌圈平均直径达29.17±1.60mm;连翘、大黄、蒲公英、金银花、黄柏有较强的抑菌作用,MIC为7.50~15.0mg/mL,抑菌圈平均直径均在20mm以上;而龙胆草表现出较弱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3.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5尾来自广西某罗氏沼虾养殖场典型白肉病症状罗氏沼虾肌肉中的诺达病毒,结果是阳性5尾,占100%。该检测方法耗时短,特异性、实用性强,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44.
南美白对虾败血病病原菌(副溶血弧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南美白对虾败血病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和详细的生理生化测定,确定副溶血弧菌为此败血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45.
为获得罗非鱼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条件和培养形态特征,试验在不同饲养温度和时间点注射角鲨烯的奥尼罗非鱼进行腹腔巨噬细胞分离;通过培养基血清筛选和瑞氏染色对分离的巨噬细胞进行了体外培养及其形态观察.结果表明,19~25℃饲养温度有利于腹腔巨噬细胞分离,大于28℃对分离效果有明显影响;注射角鲨烯后48~72 h是分离腹腔...  相似文献   
46.
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疫苗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筛选到的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临床分离菌株CMS005,甲醛灭活制备成疫苗并对其进行了注射、浸泡和口服免疫奥尼罗非鱼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室水族箱试验的注射、浸泡和口服免疫的最佳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0.5%、61.9%和14.3%,水泥池小网箱试验的最佳免疫保护率分别为100%、86.1%和66.7%。免疫剂量对浸泡免疫效果的影响大于注射和口服免疫,加强免疫可显著提高浸泡和口服免疫效果,超声波处理可以提高浸泡免疫效果。注射和口服免疫7 d和15 d后均可控制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病的继续发生;未免疫组罗非鱼月累计死亡率为4%~16%,而免疫组罗非鱼月累计死亡率低于0.5%;疫苗产生的免疫保护力可持续2~3个月。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热应激蛋白70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2组,第1组喂食基础饵料辅以1%的复方中草药,第2组喂食基础饵料作为对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2组凡纳滨对虾的肝组织进行HSP70基因的mRNA表达检测,并以18SrRNA为内参照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的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第1组的凡纳滨对虾的肝组织HSP70基因的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第2组(P〈0.05),说明复方中草药可提高凡纳滨对虾HsP70基因mRNA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48.
乳酸杆菌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为乳酸杆菌在水产养殖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乳酸杆菌分别按0.1%、0.2%、0.3%的比例添加于饲料中投喂罗非鱼,在饲养20 d后分别计算增重率、存活率及饲料系数,并以链球菌悬液进行攻毒试验,统计攻毒后7 d内的累积死亡率及攻毒后第2 d罗非鱼的肠道菌群。【结果】以添加乳酸杆菌的饲料投喂罗非鱼,其增重率显著高于未添加乳酸杆菌的对照组,饲料系数则显著降低,且随添加比例的增加,罗非鱼增重率呈上升趋势、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链球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添加乳酸杆菌饲料的罗非鱼的抗病力高于对照组,且添加比例越高,抗病力越强。测定罗非鱼的肠道菌群发现乳酸杆菌可有效抑制罗非鱼肠道病菌的增殖。【结论】乳酸杆菌有利于促进罗非鱼的生长和提高抗病力,可在水产养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以尼罗罗非鱼血液mRNA反转录获得编码罗非鱼Hsp70完整cDNA,重组构建罗非鱼真核表达载体pPIC9K/rtHsp70;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KM71中表达重组罗非鱼的热休克蛋白70(rtHsp70),对表达上清液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采用亲和层析、HiTrap Desalting预装柱脱盐纯化目的蛋白。结果表明:克隆至pMD载体上的基因与目的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完全一致;诱导表达上清液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上清液中蛋白条带大小与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一致;每升诱导上清液可以获得约2 mg纯化蛋白。本研究中获得的rtHsp70毕赤酵母工程菌及纯化的rtHsp70为后期rtHsp70-肽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乳酸杆菌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为乳酸杆菌在水产养殖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乳酸杆菌分别按0.1%、0.2%、0.3%的比例添加于饲料中投喂罗非鱼,在饲养20d后分别计算增重率、存活率及饲料系数,并以链球菌悬液进行攻毒试验,统计攻毒后7d内的累积死亡率及攻毒后第2d罗非鱼的肠道菌群。【结果】以添加乳酸杆菌的饲料投喂罗非鱼,其增重率显著高于未添加乳酸杆菌的对照组,饲料系数则显著降低,且随添加比例的增加,罗非鱼增重率呈上升趋势、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链球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添加乳酸杆菌饲料的罗非鱼的抗病力高于对照组,且添加比例越高,抗病力越强。测定罗非鱼的肠道菌群发现乳酸杆菌可有效抑制罗非鱼肠道病菌的增殖。【结论】乳酸杆菌有利于促进罗非鱼的生长和提高抗病力,可在水产养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