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45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66篇
  35篇
综合类   359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87篇
园艺   113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高温胁迫对黑穗醋栗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穗醋栗品种94-4-13和黑丰1年生扦插苗为试材,测定不同时间、不同温度(25、35、42℃)处理下叶片光合作用和荧光参数的变化,探讨高温胁迫对黑穗醋栗幼苗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以期为黑穗醋栗的优质生产和丰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5℃对黑穗醋栗生长没有明显影响,35、42℃高温对黑穗醋栗生长均造成一定伤害,35℃能通过自身的调节适应高温胁迫,而42℃对黑穗醋栗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不可逆下降.黑丰在42℃处理下1~5 d内,Pn下降原因是非气孔因素占主导地位,5 d后则是气孔因素占主导地位,而94-4-13则正好相反.黑穗醋栗叶片的Fv/Fm对高温胁迫反映并不敏感.高温胁迫明显降低黑穗醋栗叶片的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ETR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而提高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高温胁迫对黑穗醋栗光合机构的伤害程度与伤害部位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12.
正淄博市冬季大棚栽培黄瓜,合理安排播种时间,使黄瓜在春节前后上市,加强栽培技术管理,提高黄瓜品质与产量,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也大大地提高了菜农的收入。1品种选择首先选择早熟丰产、有一定的抗病性、耐低温弱光、结瓜节位低、瓜码密、瓜形好、品质好且适应  相似文献   
1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应用奶牛群体改良(dairyherdimprovement,DHI)体系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 150头不同年龄、胎次、泌乳阶段的健康泌乳奶牛,进行为期 8月(2009年 6月-2010年 1月)的试验。第 1月为第 1期,不进行调整;第 2~4月第 2期,进行第 1次调整;第 5~7月为第 3期,进行第 2次调整;第 8月为第 4期,为调整后的观察期。饲粮配方和饲养管理的调整结合试验期内内蒙自治区古巴盟地区气候条件及 DHI报告中的数据信息。记录产奶量,通过 DHI软件计算 305d产奶量、305d成年当量,预测最高日产奶量及其出现时间,采集的奶样测定乳脂蛋比。结果表明:应用 DHI体系能够显著提高 305d产奶量和 305d成年当量(P<0.05),显著提高最高日产奶量(P<0.05),并缩短其出现时间(P<0.05),改善乳脂蛋比。结果提示,在内蒙古自治区古巴盟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应用 DHI体系能够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4.
不同碳水化合物对早期断奶仔猪小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四种不同的碳水化合物(乳清粉、乳糖、蔗糖、葡萄糖)添加饲喂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应用组织学技术和Tiger细胞图像分析系统,观测其对小肠不同段落的绒毛和肠腺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碳水化合物对仔猪均重,均增重和平均日增重于断奶后1周的影响不大,至42日龄,试验组均大于对照组;乳清粉可增加小肠长度和重量,葡萄糖可增加小肠重量,表明其具有促进小肠生长的作用,试验组绒毛高度均大于对照组,尤以乳清粉和乳糖的作用明显;肠腺在断奶后第1周生长速度较快,以后速度减慢,添加乳清粉对空肠前,中,后段肠腺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葡萄糖对十二指肠和空肠前段有促进作用,断奶后小肠绒毛顶端有不同程度的脱落现象,但绒毛的高度依然在增加,肠腺的生长有加速之势。  相似文献   
115.
提高鹅种蛋孵化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蛋孵化是发展鹅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养鹅生产的基础。种蛋孵化率的高低与种蛋的质量、种蛋所处的微环境、孵化条件等密切相关。只有提供给种蛋最佳的收集、处置和贮运条件,才能保证胚胎的生活力。同时,孵化的温度、湿度、通风、卫生及孵化场的日常管理等都是影响孵化率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116.
我国奶牛口蹄疫疫苗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疫苗是我国唯一要求奶牛强制免疫的疫苗。本文在详细阐述国内口蹄疫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奶牛口蹄疫疫苗生产和使用的现状,并对未来口蹄疫疫苗在我国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7.
川榛柱头可授性及花粉管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川榛为实验材料,以平榛和平欧杂种榛为对照,采用荧光显微法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授粉方式、不同花序形态、不同授粉时间柱头上花粉的附着数量、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生长特性,以期确定川榛最佳可授期和授粉方式,掌握花粉萌发所需的适宜温湿度。结果表明:川榛不同花期柱头可授性大小为:盛花期末花期露红期;川榛疏散状花序的可授性优于直簇状,平刷授粉效率优于点授;在加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高湿度条件下,花粉管萌发和生长速度先于温室和田间条件,说明湿润温和的环境更利于川榛花粉的附着、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环境温湿度和种质对花粉管萌发具有重要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度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较大,与种质无关。  相似文献   
118.
为了解个体识别在奶牛生产中记录产奶量、监控采食活动、监测卧床行为、追踪活动轨迹以及其他生产项目中的研究现状,以"奶牛"、"个体识别"、"识别方法"和"生产应用"为关键词,对2008—2018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并根据识别过程的不同特点对三类识别方法,即人工机械识别、接触式电子识别和图像生物识别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识别方法、现代化生产应用以及国内进展等3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表明:1)生物识别技术相较于传统方法对奶牛个体的伤害较小,可以在很多方面克服环境的干扰。2)目前智能识别技术与奶牛行为活动监测相关联,可以全面掌握个体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3)国内在计算机视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个体的智能化识别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个体识别技术研究应该着重于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系统的兼容性,为建立完整的自动化奶牛监测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9.
我国蔬菜种类较多,容易发生的病虫害类型也随之增多,防控难度较大。种植户主要使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但普遍存在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不科学等现象,导致蔬菜病虫害的防控效果不佳、病虫害耐药性增加等问题。对此,建议种植户多采取绿色防控措施,现将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研究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时期黑穗醋栗果实内抗坏血酸(AsA)含量及其合成代谢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明确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AsA含量与代谢合成相关酶之间的关系,为全面揭示黑穗醋栗果实AsA积累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3个不同黑穗醋栗品种(‘亚德’‘布劳德’和‘黑丰’)为试材,测定果实在幼果期、膨大期、半转色期、转色期和成熟期时还原型抗坏血酸(AsA)、氧化型抗坏血酸(DH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以及AsA合成与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 不同品种黑穗醋栗果实大小、AsA含量以及AsA相关代谢物水平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其中‘亚德’单果重最大,为1.97 g。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抗坏血酸(T-AsA)和AsA含量在3个品种中变化趋势一致,均在幼果期含量最高,其中‘亚德’幼果期果实中AsA含量最高,为83.17 μmol·g -1 FW,随着果实的生长迅速下降,在成熟期降至21.28 μmol·g -1 FW;3个品种果实中GSH和T-GSH含量随着果实发育呈升高趋势,但不同品种升高时期或增加幅度不同;GSSG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成熟果中‘黑丰’含量最低,为0.008 μmol·g -1 FW,仅为‘亚德’的10.2%。AsA-GSH循环再生代谢中,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在果实膨大期达到最高,成熟期降至最低,其中‘布劳德’果实中DHAR和MDHAR活性略高于‘亚德’和‘黑丰’;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在幼果期最高,‘亚德’幼果期果实中GR活性最高(0.06 μmol·min -1·g -1 FW),之后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不断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与之相似;L-半乳糖途径的关键酶L-半乳糖-1,4-内酯脱氢酶(GalLDH)活性随着果实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与AsA含量变化相一致,且‘亚德’果实中GalLDH活性在幼果期和成熟期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GalLDH与T-AsA、AsA、DHA、DHAR和MDHAR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可达0.91以上,即果实中GalLDH活性越高,果实中AsA含量也越高;DHAR和MDHAR与T-AsA、AsA间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APX与T-GSH、GSH间相关性较强。【结论】 黑穗醋栗幼果期果实中AsA含量最高,且品种间差异显著;GalLDH、MDHAR和DHAR可能是黑穗醋栗果实中AsA合成代谢的关键酶,黑穗醋栗果实中AsA含量积累主要取决于GalLDH活性,说明合成途径起着更关键的作用,而AsA-GSH循环再生途径相关酶对AsA合成也有一定的贡献,黑穗醋栗高AsA含量的积累是由合成途径与循环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