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研究以大黄鱼为试验对象,采用"初绑"、"喂水"、"绑水"的传统技术将大黄鱼弯成一个"弓"形,分析不同弓鱼位置、弓鱼方向、"喂水"过程等因素对大黄鱼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的影响,旨在评估传统"弓鱼"技术在大黄鱼活体运输上的效果。该研究结果表明,经"弓鱼"技术处理后在离水条件下大黄鱼的存活时间可达2 h以上,比不做任何处理的存活时间延长4倍;穿过鱼嘴和鳃盖的捆绑方式比传统的穿鼻孔方式存活率高;"喂水"过程的有效时间是1 h;不同的"弓鱼"方向可能是当地渔民的一个习惯,对存活时间和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由此可知,传统"弓鱼"技术对大黄鱼的活体运输具有一定效果,但具体的细节还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24只35日龄体重相近的三黄肉公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囊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中,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肠囊,分别在30℃、34℃、38 ℃和42℃条件下水浴振荡培养50min,探讨不同培养温度对鸡离体小肠磷吸收和肠黏膜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在30~38℃C时,肠囊磷吸收量与温度呈正相关,38℃时肠囊的磷吸收量显著高于30℃和34℃时肠囊的磷吸收量(P<0.05),42℃时,肠囊的磷吸收量极显著降低(P<0.01);培养液中LDH活性与培养温度呈线性关系,培养温度在30~38 ℃时,培养液中LDH活性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42℃时培养液中LDH活性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1).结果提示:鸡离体小肠适宜的培养温度是38℃.研究为鸡小肠离体培养温度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探讨不同培养温度对鸡离体小肠磷吸收和肠黏膜细胞活性的影响,旨在为鸡小肠离体培养温度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选用24只35日龄体重相近的三黄肉公鸡,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囊,分别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中,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肠囊,分别在30、34、38和42℃条件下水浴振荡培养50min。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在30~38℃时,肠囊磷吸收量与温度呈正相关,38℃时肠囊的磷吸收量显著高于30℃和34℃时肠囊的磷吸收量(P<0.05),42℃时,肠囊的磷吸收量极显著降低(P<0.01);培养液中LDH活性与培养温度呈线性关系,培养温度在30~38℃时,培养液中LDH活性部分有显著差异(P<0.05),42℃时培养液中LDH活性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1)。结果提示:鸡离体小肠适宜的培养温度是38℃。  相似文献   
14.
单宁对反刍动物的抗营养作用机理及其消除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分析植物单宁的理化性质入手,综述了植物饲料中单宁的抗营养作用机制及去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工业及家禽养殖中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己成为提高养殖效益的"有效手段"。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饲料中长期添加使用抗生素将导致药物残  相似文献   
16.
南方人工养殖达氏鲟心外膜囊肿症的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南方人工养殖达氏鲟(Acipenser dabrganus)高温期发生死亡现象,研究患病鱼的病理组织,通过解剖观察:患病鱼心外膜囊肿、形成大小不一的瘤状突起,囊内有水样物质;肝脏淤血、胆囊肿大;组织细胞病理研究结果表明:心外膜细胞坏死、溶解,发生脂肪质增生,心外膜囊肿腔内及心肌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构成网状结构;部分肝细胞坏死形成巢性病灶,并出现吞噬细胞群;肾脏的尿细管上皮细胞坏死、溶解,发生颗粒变性,尿细管腔内有脱落的尿细管上皮细胞;运用电子显微镜综合研究各脏器的病灶细胞组织,均未发现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初步认为:心外膜囊肿病变、心脏功能的衰退、血液循环障碍、肾脏尿细管上皮细胞坏死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持续的高温和水质不良与致病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九孔鲍苗“脱板症”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本文研究近年来在九孔鲍人工育苗中出现的大量死亡现象“脱板症”的病原。采用了组织病理学研究方法,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九孔鲍苗组织细胞中发生内质网膨大现象、具纤毛结构细胞层下的细胞质中有大量的球形病毒存在。鉴于九孔鲍育苗生产现场已使用多种抗菌性药物治疗无明显的效果,初步认为九孔鲍幼苗大量死亡的病原体为一种球型病毒。本文还探讨了九孔鲍苗脱板症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培养液磷含量和pH值对鸡离体小肠磷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培养液不同pH值和磷含量对鸡离体小肠磷吸收的影响,为体外培养鸡小肠合理选择培养液pH值和用外翻肠囊法评定饲料有效磷时合理选择培养液磷浓度提供参考依据。采用2个单因子随机试验,每个因子4个处理。48只30日龄体重相近的三黄肉公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囊随机分配到8个处理中,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肠囊,39℃培养50min。结果表明:pH5.0~7.0时,肠囊的磷吸收量线性增加;pH8.0时,肠囊的磷吸收量降低;与pH5.0比较,pH7.0时,肠囊的磷吸收量极显著增加(P〈0.01)。培养液磷含量在50~200μg/mL时,肠囊的磷吸收量与磷含量呈正相关;当磷含量增加到400μg/mL,十二指肠肠囊和空肠肠囊的磷吸收量开始降低;磷吸收率与培养液磷含量之间呈负相关,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显示:以肉仔鸡为动物模型,用外翻肠囊法评定饲料有效磷时,培养液适宜pH为6.0~7.0;有效磷含量不能超过200μg/mL,以50μg/mL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