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1.
为了建立热带螨重组变应原Blo t 21(rBlo t 21)诱导小鼠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模型,笔者利用从NCBI Gen Bank库里获得的热带螨Blo t 21基因序列,进行了序列优化与全基因合成,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QE80LrBlo t 21,在大肠杆菌内诱导表达rBlo t 21,利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rBlo t 21蛋白。1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BS组)与诱导组(rBlo t 21组),每组6只,通过腹腔注射致敏与气道诱导后,分别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总IgE水平;鼠尾静脉注射变应原诱发应激性过敏反应;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炎症严重程度。本试验成功表达与纯化了重组热带螨变应原Blo t 21。利用纯化的rBlo t 21诱导小鼠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模型,与PBS组相比,rBlo t 21组的小鼠血清总IgE水平显著升高,肺部组织细胞侵润明显增加(P0.05)。原核表达纯化的重组Blo t 21变应原能够诱导小鼠产生变态反应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2.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对香蕉的种植和产业发展危害严重,研究香蕉枯萎病相关的抗性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TAIL-PCR进行技术改良,以简并引物组合的方式与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代替最初的单一简并引物方式,在TAILPCR 第一轮扩增的大循环中设置不同的退火温度;采用改良后的TAIL-PCR成功克隆了巴西蕉NBS型抗性蛋白(NBS-RGC5)基因的侧翼序列。  相似文献   
13.
陈聪伟  迟婷婷  韦双双  关怀  满初日嘎  张英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147-16148,16176
[目的]观察花狭口蛙海南亚种皮肤分泌物溶血活性并探讨不同因素对其溶血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花狭口蛙皮肤分泌物对健康小鼠红细胞进行溶血试验,并分析了渗透性保护剂、糖类、金属离子以及抗氧化剂等不同因素对其溶血活性的影响。[结果]渗透保护剂明显抑制花狭口蛙皮肤分泌物的溶血活性,而糖类、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等几乎都无抑制作用。[结论]花狭口蛙海南亚种皮肤分泌物通过在细胞膜表面形成孔道而发挥溶血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火龙果植株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大红火龙果植株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干旱处理40、47、54 d后火龙果生理特征的变化及干旱后期火龙果植株的形态变化,探讨火龙果的抗旱特性。结果表明:火龙果具有良好的耐旱性,在干旱胁迫下,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生理指标来适应干旱环境,不同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在干旱同期存在差异。随着干旱胁迫的加深,火龙果植株生长变缓,茎颜色加深且发生皱缩,主根变短,侧根减少,须根基本消失;相较于对照,各处理的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则先降低后升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极显著升高后又极显著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5.
淹水胁迫对火龙果植株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淹水胁迫对火龙果植株生长的影响,以火龙果品种台湾大红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淹水胁迫时间对其表型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火龙果植株淹水胁迫20 d时,侧根数量开始减少;淹水胁迫30~40 d,侧茎出现褶皱和萎蔫,主茎基部有病斑出现;淹水胁迫40~50 d,主茎基部开始腐烂,主根明显变短。淹水胁迫处理火龙果地上部的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最高分别为未淹水胁迫的2.46、4.18、10.01、1.72、2.21倍;叶绿素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且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根系活力显著降低,最低为未淹水胁迫的33.21%。火龙果植株对淹水胁迫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以及不定根的产生,可能有利于增强火龙果的淹水胁迫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从猪链球菌2型(SS2)四川分离株分离溶菌酶释放因子基因mrp,将其克隆至T载体上,再将asd基因插入到重组质粒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中,电击转入asd缺陷型沙门菌X4072中表达,形成依赖asd基因的质粒-宿主平衡致死系统。经酶切、PCR及蛋白电泳鉴定,证实重组菌株能够稳定表达MRP,从而为SS2的防制提供了可能候选疫苗株。  相似文献   
17.
火龙果是一种新兴的热带水果,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病害问题日趋严重,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火龙果溃疡病,导致火龙果溃疡病的病原菌为新暗色柱节孢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为了研究新暗色柱节孢菌的遗传变异与基因功能,必须建立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但目前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构建含有gpdA启动子、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和潮霉素(Hygromycin)抗性基因为筛选标记的双元表达载体,对新暗色柱节孢菌的孢子进行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成功获得了阳性转化子。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阳性转化子菌丝能够产生绿色荧光,野生型菌丝不能产生绿色荧光;PCR检测证明了转化子基因组中整合了潮霉素抗性基因。因此,本研究成功实现了根癌农杆菌介导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新暗色柱节孢菌中的稳定遗传表达,为研究新暗色柱节孢菌对火龙果溃疡病的致病机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对香蕉的种植和产业发展危害严重,其病原为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为了研究该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和香蕉的枯萎病抗性机理,笔者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分离纯化得到的候选真菌菌株进行了形态学和显微镜观察,采用CTAB法提取了真菌DNA,并对ITS序列进行了PCR扩增,通过ITS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手段,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候选真菌为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是香蕉枯萎病的致病真菌。  相似文献   
19.
4种葱科植物粗提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取高温灭菌和滤菌器过滤2种方式,对韭菜、大蒜、大葱、洋葱等4种葱科植物的组织粗提液进行除菌,并用其进行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的拮抗实验。结果表明:滤菌器过滤处理组比高温灭菌处理组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更显著;在滤菌器除菌组中,韭菜的抑菌效果最佳,其次为大蒜和大葱,与对照相比都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但洋葱粗提液的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香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过程中的外植体的褐化现象,分别用AgNO3(10,20 mg·L-1),AC(1,2,3 g·L-1),PVP(1,2 g·L-1),VitC(100,200 mg·L-1)等防褐化剂,对香蕉的愈伤组织诱导进行防褐化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培养10 d后,所有防褐化处理实验组的褐化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在愈伤组织诱导的早期,不同的防褐化剂均有一定的防褐化效果;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不同的防褐化处理逐渐出现差异,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40 d后,活性炭的防褐化效果最好,其中1 g·L-1活性炭的褐化率仅为20%,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