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对香蕉的种植和产业发展危害严重,其病原为尖孢镰孢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为了研究该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和香蕉的枯萎病抗性机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真菌菌株,提取真菌DNA、PCR扩增ITS序列、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手段,对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确定引起香蕉枯萎病的致病菌.结果分离得到了8个真菌菌株,提取了各菌株的DNA;PCR扩增了8个菌株的ITS序列,并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8个菌株的ITS序列,进行了序列的多重比较分析,建立了各个菌株的分子进化树.通过形态观察、ITS序列的分析及病原接种致病实验,确认1、7、8号菌株为尖孢镰刀菌,能引起香蕉发生枯萎病症状,是香蕉枯萎病的致病真菌.  相似文献   
22.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在紫花苜蓿中的转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高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转基因紫花苜蓿"游客"(Medicago sativa L. cv.‘Eureka’)株系用于规模化生产rHSA,构建了rHSA植物表达载体。以紫花苜蓿子叶愈伤组织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筛选出潮霉素抗性植株,提取抗性再生紫花苜蓿植株基因组DNA做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片段已整合到紫花苜蓿基因组中;提取转基因植株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rHSA在转基因植株中成功表达。此结果表明转基因紫花苜蓿可稳定表达rHSA。   相似文献   
23.
火龙果是一种新兴的热带水果,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病害问题日趋严重,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火龙果溃疡病,导致火龙果溃疡病的病原菌为新暗色柱节孢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为了研究新暗色柱节孢菌的遗传变异与基因功能,必须建立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但目前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构建含有gpdA启动子、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和潮霉素(Hygromycin)抗性基因为筛选标记的双元表达载体,对新暗色柱节孢菌的孢子进行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成功获得了阳性转化子。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阳性转化子菌丝能够产生绿色荧光,野生型菌丝不能产生绿色荧光;PCR检测证明了转化子基因组中整合了潮霉素抗性基因。因此,本研究成功实现了根癌农杆菌介导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新暗色柱节孢菌中的稳定遗传表达,为研究新暗色柱节孢菌对火龙果溃疡病的致病机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4.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分析静脉注射基因重组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前体蛋白(ProACTH141)后小鼠血清中ProACTH141及其代谢产物ACTH(1-39)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ProACTH141的半衰期(T_(1/2))为21.9 min;其代谢物ACTH(1-39)在血清中的达峰时间(T_(max))为20 min。ProACTH141和代谢产生的ACTH(1-39)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538.2和88.2 (mg·L~(-1))·min~(-1)。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基因重组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前体蛋白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25.
利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对热带无爪螨主要致敏原Blo t 5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分析,如理化性质、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可塑性等,预测Blo t 5蛋白的B抗原表位和T抗原表位。实验结果表明,Blo t 5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存在6个潜在的B抗原表位位点,可能的B抗原表位区域有:18-31,39-48,56-77,86-101,105-112,117-133氨基酸残基或其附近。含有7个潜在的T细胞抗原表位区域:32-37,40-44,57-65,70-79,86-95,100-104,115-120氨基酸残基或其附近。笔者应用Protean软件预测了热带无爪螨主要致敏原Blo t 5的抗原表位,为进一步研究Blo t 5致敏原的结构与功能,研制针对热带螨的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开发相应的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家禽就巢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巢性是家禽性成熟的标志.大多数家禽都具有就巢性,特别是一些优良地方品种,如文昌鸡、丝羽乌骨鸡、矮脚鸡等。而就巢性又会明显影响产蛋性能,就巢性机理的研究对提高家禽的产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家禽的就巢行为学研究、内分泌调控机理及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7.
文昌鸡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海南省文昌市90只文昌鸡样品的线粒体DNA控制区(mtDNA D-loop)第Ⅰ高变区序列进行了分析。用CLUSTAL X 1.81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其中38只个体共检测到27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全部为转换无颠换,序列突变率为5.29%。用DnaSP软件估计出序列存在1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35,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1479,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7.541。运用Mega4.0软件计算出不同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据此构建了NJ系统树。文昌鸡样品在NJ无根树上聚为4大分支。研究结果表明,文昌鸡群体内个体序列变异程度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揭示文昌鸡在遗传组成上具有4个母系来源。  相似文献   
28.
就巢性是家禽性成熟的标志,大多数家禽都具有就巢性,特别是一些优良地方品种,如文昌鸡、丝羽乌骨鸡、矮脚鸡等。而就巢性又会明显影响产蛋性能,就巢性机理的研究对提高家禽的产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家禽的就巢行为学研究、内分泌调控机理及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9.
在番茄果实颜色发育过程中,转录因子参与其中。在源于番茄野生种Solanum lycopersicoides的导入系群体中,发现了1个黄果突变体,以红果亲本番茄及该黄果突变体为遗传材料,通过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及RT-PCR,对MYB转录因子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筛选到多个与果实颜色相关的差异表达MYB转录因子,并进行了半定量RT-PCR验证。  相似文献   
30.
自1957年,Issacs等从鸡胚中发现干扰素以来,家禽干扰素的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研究表明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功能,且干扰素基因工程产品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本文着重就家禽IFN的产生、分类、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