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269篇
农学   223篇
基础科学   110篇
  163篇
综合类   1741篇
农作物   151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641篇
园艺   357篇
植物保护   16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研究连作调理剂对贵阳植烟土壤和烤烟品质的影响, 探明基于连作调理剂的贵阳植烟土壤保育技术措施。结果表明, 当地常规施肥+连作调理剂3号(每667 m2施1 kg)和当地常规施肥+连作调理剂4号(每667 m2施5 kg)有利于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提升;当地常规施肥+连作调理剂3号(每667 m2施1 kg)对烟草植株的生长促进效果最好, 可显著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2.
罗汉果是广西著名的道地药材,也是我国特有的药食两用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开发前景。近年来,罗汉果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涉及罗汉果种质资源鉴定、功能基因克隆、抗病性育种等方面,这些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罗汉果性别鉴定、遗传多样性、转录组特征及功能基因克隆等。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实现了罗汉果幼苗性别鉴定,全面揭示了其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通过构建罗汉果转录组数据库,促进了对该植物的果实生长发育和代谢调控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利用RNAi技术有望获得抗病毒病的罗汉果转基因植株。今后可利用罗汉果基因组数据,深入挖掘基因资源,研究候选基因的功能,明确罗汉果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调控网络,利用基因工程手段促进罗汉果种质资源开发及分子遗传育种发展。  相似文献   
993.
低温寒冻害是影响木薯生产的重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分析广西低温寒冻害发生频率以及防御低温霜冻对策,可为优化广西木薯产业布局、趋利避害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利用广西9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的气象资料,计算出广西木薯低温寒冻害轻、中、重、严重发生频率,基于SURFER技术获得广西木薯低温寒冻害轻、中、重、严重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图。结果表明,纬度越高木薯低温寒冻害轻、中、重、严重发生频率越高,纬度越低,出现的频率越小,根据木薯低温寒冻害空间分布图,划分出广西轻度低温寒冻害区、中度低温寒冻害区、重度低温寒冻害区以及严重度低温寒冻害区。研究结果可为规避低寒冻害对广西木薯的危害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建立了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中替米考星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使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以水:乙腈:磷酸二丁胺缓冲液:四氢呋喃(805:115:25:5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在此色谱条件下,替米考...  相似文献   
995.
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取自山东省胶南市养殖场,盐度设置范围分别为12-40和5-47。实验表明,盐度12-40对平均初始体质量约2.6g的褐牙鲆幼鱼的湿重生长、湿重摄食率和湿重饲料转化效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蛋白质和能量表示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饲料转化效率都有显著影响(实验周期为30d)。盐度5(IS5)和47(IS47)处理能够使初始体质量为6.93g的褐牙鲆幼鱼在10d内的生长显著比盐度19(IS19)处理慢(P〈0.05),并且由于低盐度(盐度为5)引起的生长阻滞能够在30d内得到完全补偿,而高盐度(47)引起的生长阻滞未能得到补偿。在整个恢复期间(11-40d),IS5处理的摄食率显著高于IS47处理(P〈0.05),IS19处理处于中间水平。在盐度恢复至19后,不同处理在所有阶段的饲料转化效率和整个实验期间的平均饲料转化效率相互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低盐度(盐度为5)导致的生长阻滞的补偿主要依靠提高摄食率获得。结论认为,褐牙鲆幼鱼对盐度尤其对低盐度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96.
推广适宜本地种植的水稻品种有利于促进本地水稻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提高香稻品种19香的品质与产量,进一步在全市大面积推广种植,开展了19香在肇庆地区的种植试验。根据2020-2021年度19香在肇庆地区的种植试验数据,从农艺性状、产量、抗性、熟期、适应性等方面简述了19香在肇庆地区种植的特征特性,并就选种、播种、病虫害防治收获及晾晒等方面对19香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常规稻新品种19香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抗性较好、熟期较适中,十分适合肇庆市的气候条件,适宜在全市范围内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97.
马唐属(Digitaria)杂草有100种以上,其中马唐[D.sanguinalis(L.)]为世界性杂草,起源于欧洲,传至56个国家和地区,危害33种作物,被列为世界76种恶性杂草的第11位,也被列为我国17种农田重要杂草的第2位.随着草业科学的发展,全国有85%以上高尔夫球场高肥水管理的草坪受马唐属杂草的危害,并逐...  相似文献   
998.
为探明闽南渔场沿海仔稚鱼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根据2022 年5 月(春季)、2022 年11月(秋季)、2023 年2 月(冬季)以及2023 年7 月(夏季)开展的4 个航次仔稚鱼调查资料, 研究该海域仔稚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探讨闽南渔场海域的水文特征与仔稚鱼分布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 (1) 4 个航次共采集仔稚鱼1114 尾, 隶属于9 目40 科87 种, 其中鲈形目(Perciformes)数量最多, 占研究海域仔稚鱼总数量的65.26%;夏季仔稚鱼丰度最高, 种类数最多, 秋季仔稚鱼丰度最低, 种类数最少; 各季度间优势种差异明显, 无公共优势种。(2) 闽南渔场沿海仔稚鱼群聚的组成各季节存在显著差异, 春−夏、夏−秋、秋−冬和冬−春的季节物种更替率依次为88.46%、98.15%、100.00%、92.11%。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 仔稚鱼Margalef 丰富度指数(D)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夏季最高, 但Pielou 均匀度指数()冬季最高。(3) 仔稚鱼群落结构相似性分析表明, 春季、夏季和冬季各站位仔稚鱼群聚划分明显, 春季仔稚鱼群落可分为近岸类群和近海类群2 个群组, 夏季和冬季仔稚鱼群落均可分为近岸类群、近海I 类群和近海II 类群3 个群组。(4) 仔稚鱼时空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不同站位间盐度变化和季节间的温度变化是影响仔稚鱼时空分布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闽南渔场渔业资源的补充机制及制定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以大蒜为试材,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研究了大蒜产量、农艺性状、品质性状三者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并对参试的6个大蒜品种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与产量关系密切的农艺性状是大蒜株高、收获株数、外层瓣数、抽薹率、生育期和单球重,与产量关系密切的品质性状是大蒜素、蒜氨素和维生素C,这些性状应作为今后大蒜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的重点研究对象;品种xjgar 1、xjgar 3和xjgar 4在两地的试验结果综合评价较高,可作为大蒜种质资源与创新繁育的基础资源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究珠三角地区200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并对2035年珠三角的土地利用格局和碳储量进行模拟预测,以期为珠三角地区"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05-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域,采用PLUS模型和InVEST模型对该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碳储量演变进行分析,并预测其2035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和碳储量变化趋势。[结果] ①2005-2020年,珠三角地区碳储量先增加后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增多促进碳储量增长了4.82×107 t,耕地、草地和水域减少导致碳储量减少了5.10×107 t。②预计2035年,随着建设用地和林地的增加,该区碳储量较2020年增长5.75×107 t,生态环境向好发展。③该区碳储量表现出"四周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具有显著一致性,即碳储量高值区集中在林地、耕地和草地,碳储量低值区集聚在建设用地。[结论] 随着未来城市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应进行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采取生物、工程技术等生态修复措施,提升区域固碳能力,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