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2篇
  20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81.
宗亚倩  韩博  段新慧  周凯  何承刚  姜华 《草地学报》2022,30(10):2535-2540
青贮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在整个青贮饲料发酵中具有重要作用,发掘和利用青贮有益微生物已成为提升发酵品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不同类型的混合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种类差异较大,从而使发酵特性多样化。发酵微生物的演替过程及其群落结构往往决定了发酵品质,通过监测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动态变化,可以为调控青贮饲料的发酵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青贮微生物群落演替过程,不同混合青贮类型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影响混合青贮微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乳酸菌抗菌性、混合青贮推广和混合青贮对动物生产性能等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展望,为青贮微生物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2.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分析干热胁迫下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PEPC)酶活性变化及PEPC蛋白的生物信息学。本研究以‘阿尔冈金’紫花苜蓿和云南德钦县野生紫花苜蓿为材料,测定其在干旱胁迫和高温胁迫下的PEPC酶活性的变化,同时扩增了PEPC基因,并对PEPC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在胁迫第12 h酶活性达到峰值,两种胁迫下野生紫花苜蓿的酶活性基本高于‘阿尔冈金’紫花苜蓿,两种紫花苜蓿PEPC蛋白均为不稳定蛋白和亲水性蛋白。干旱胁迫与高温胁迫都对紫花苜蓿PEPC酶活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且两种紫花苜蓿PEPC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均较高。本研究可为提高高温和干旱条件下紫花苜蓿的光合特性进而增加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3.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是永久基本农田的直接补划来源,划定并建设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对于稳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格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从适宜性、集聚性、稳定性三个维度构建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评价体系,在一般耕地区开展综合质量评价基础上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进一步结合三维魔方空间分类方法,制定了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的整治分区方案,并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开展了方法实证。结果表明:1)从约束准则和评价准则两方面构建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准则,有利于提高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筛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研究区基于耕地适宜性、集聚性、稳定性指标综合评价,在研究区划定了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7 307.8 hm2;3)结合耕地综合质量和空间分类方法可将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分为综合利用潜力区、生产改善潜力区、发展提升潜力区、生产改善-发展提升潜力区等4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区实施相应的整治措施,可进一步提升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的质量,为后续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4.
185.
通过Beacon Designer v.8和Primers Blast软件设计引物,使用PCR扩增技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来筛选出目的基因片段,对目的片段序列进行Blast比对,筛选出适合于鸭茅(L.)RPB1引物序列。试验结果显示:设计的10对引物中有2对引物扩增条带唯一且清晰,扩增产物经比对后验证其为目的基因。筛选出的RPB1引物对鸭茅物种起源进化及种质资源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6.
国土综合整治是解决资源环境矛盾、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面向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的目标与需求,该研究基于国土"空间冲突-功能障碍"的解析视角,提出以"问题-途径-目标"为导向的国土综合整治理论体系,构建面向显性矛盾与隐性障碍的国土综合整治实施机制,通过国土空间冲突规模识别与功能障碍因子评价,提出耦合显著冲突与首位障碍的国土综合整治"分区+类型"模式,并以四川省为研究区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省国土空间冲突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特征,冲突激烈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省域东部和南部,全省管控冲突与利用冲突规模分别为42.93万hm2、20.91万hm2;2)四川省"三生"功能水平分布呈现出空间集聚特征,成都平原区和盆地丘陵区生产、生活功能水平较高,而盆周山地区生态功能水平最高,全省范围内阻碍"三生"功能发挥最显著的障碍因子分别为耕地布局、生活保障和生态保障;3)结合冲突识别与障碍评价结果,利用国土综合整治分区分类模型,面向县域单元将四川省划分为16种国土综合整治模式,提出了具有时空差异性实施方案的国土综合整治策略。研究结果有利于深化国土综合整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认知,为省(市)域尺度下国土综合整治工作及相关规划开展提供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187.
路径跟踪是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技术,许多控制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路径跟踪任务。为了提高路径跟踪在不同速度下的自适应能力,提出了一种结合预测轨迹和模糊控制的自适应Stanley路径跟踪控制器。参考人类驾驶员经验,模糊控制器根据车辆的横纵向速度实时调整预瞄距离,预测轨迹根据纵向速度实时调整预测时间进行提前控制。最后设计了自适应邻域的粒子群算法来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通过Simulink-CarSim的联合仿真验证,证明自适应Stanley控制器可以显著提高对不同速度的适应性和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88.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陇东塬区旱作粮食的影响,利用陇东塬区1961—2020连续60年气候因子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多项式函数、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进而分析80%保证率下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玉米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的初日呈提前趋势,终日呈现推后趋势,初终日期间持续天数呈现极显著增加趋势;80%保证率下,日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初终日期间降水量随年代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0℃和≥10℃积温随年代增加呈现增加趋势,日照时数随年代增加呈现递减趋势。农业气候资源变化造成小麦播种推迟,成熟提前,但生育期缩短主要体现在越冬期缩短上,有效生长期得到保证;夏季热量资源增加保证了玉米生长,成熟期提早为小秋作物收获后的秋播工作赢得了时间,有效扩大了作物种植面积。陇东塬区小麦、玉米气候产量与生育期内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水份影响着陇东粮食产量的生育全过程,水资源短缺是陇东塬区作物生长的制约因素;平均气温对小麦、玉米是不显著的负效应,温度是重要的影响因子;有效积温和日照时数对小麦、玉米的影响不一致,玉米受气候不确定性影响大于小麦。  相似文献   
189.
瘤胃是成年奶牛的主要消化吸收器官,能够降解粗饲料、非蛋白氮等饲料。微生物大量存在于瘤胃,其组成、丰度、功能和代谢会影响奶牛的产奶和饲料转化效率等性状。本文介绍了宏基因组技术在微生物基因组组装、瘤胃微生物调控奶牛生产性状形成机制以及微生物新酶发现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奶牛瘤胃宏基因学发展前景,旨在为解析奶牛重要性状遗传与调控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