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2篇
  20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正提前发现避雷器的缺陷,能有效防止避雷器在运行中受到雷电冲击时不动作,防止输变电设备因雷电冲击损坏。因此,《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每年雷雨季节前要对避雷器做绝缘电阻和直流参考电压试验。由于10 kV避雷器装设在开关柜内或出线套管外侧的横担上,试验过程中,需要把避雷器从固定底座上取下来。而在试验现场没有专业的试验支架,试验人员经常采用临时性物件支撑或  相似文献   
42.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型对预防菌株在牛体之间传播、了解菌株地域性分布特点及针对性疫苗的研制均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将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法应用于国内乳房炎金葡菌的分型研究,以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将其与16-23SrRNA基因间区分析法(RS-PCR)的分型结果比较,以评价MLVA法对乳房炎金葡菌的分型效果。作者建立MLVA方法(多重PCR体系)对27株乳房炎金葡菌进行分型,同时应用RS-PCR法进行分型。结果2种方法均可将8个地区17个牛场分离到的27株菌全部分型,分型率为100%。MLVA法将菌株分为19个型,不同牛场来源的金葡菌均属于不同型,相同牛场来源的菌株除上海和北京某牛场外均属于相同型;此方法的分型力为0.969。RS-PCR法将菌株分为10个型,其中Ⅰ、Ⅱ和Ⅴ型菌株均来源于不同地区,分型力为0.829。结果显示,MLVA分型法具有快速、操作方便和分型能力强等特点,可应用于乳房炎金葡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同时,研究表明,我国不同牛场的乳房炎金葡菌具有型特异性,该结果与少数优势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绝大多数乳房炎的报道相反。  相似文献   
43.
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降低肉鸡肺动脉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A肉鸡100羽,随机等分为对照组、试验组、试验组肉鸡自8日龄起给予含0.2%的钠离子的饮水以诱发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按常规方法饲养。并通过右心导管法观察血管内注入硝普纳(Sodium Nitroprusside,SNP)前后两组肉鸡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变化,与此同时,还观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肉鸡肺动脉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试验组肉鸡mPAP高于对照组(P<0.01),注入SNP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肉鸡血浆NO水平都显著升高(P<0.01),而mPAP都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肉鸡mPAP降压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表明SNP可通过释放NO降低肉鸡mPAP。  相似文献   
44.
复方氯化钠散防治仔猪高气温运输应激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试验以4个月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7头为实验动物,用放射免疫分析和生化分析法,探讨服用复方氯化钠散对仔猪高气温(30~33℃),持续4h运输应激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结果服用复方氯化钠散使高气温送输小型猪血清总蛋白含量增加(P<0.01),血清尿素氮(BUN)下降(P<0.05),使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皮质醇和血液乳酸含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变化不大(P>0.05)。表明复方氯化钠散可通过这些途径或方面,对仔猪高气温运输应激产生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5.
富硒麦芽硒在鸡蛋中的分布及蛋鸡对其相对生物利用率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短期饲喂试验研究了富硒麦芽硒在鸡蛋中的沉积以及蛋鸡对其相对生物利用率。将30羽70周龄,产蛋率60%的伊莎蛋鸡随机均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饲以基础日粮(含硒0.23mg/kg);B、C组为试验组,B组饲以基础日粮加亚硒酸钠,日粮含硒(0.70±0.03)mg/kg,C组饲以基础日粮加富硒麦芽,日粮含硒(0.72±0.02)mg/kg。试验过程中观察蛋鸡的生产性能,定期从各组鸡所产蛋中随机抽取5枚测定蛋清、蛋黄硒含量,计算总硒量。试验结束时,每组鸡全部扑杀,测定其全血、肝、肾硒含量和GSH-Px的活性。结果显示,日粮中加硒可提高鸡蛋、肝、肾硒含量和全血、肝、肾GSH-Px活性,但对蛋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与亚硒酸钠一样,饲喂富硒麦芽鸡所产蛋中的硒主要存在于蛋黄中;以亚硒酸钠的相对生物利用率为100%计,富硒麦芽硒提高肝、肾硒含量和GSH-Px活性的相对生物利用率分别为86.4%、98%、116%、111%。  相似文献   
46.
犬腹水症是指犬腹腔积聚大量的液体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该病在世界各地都有报道,我国北京、上海、哈尔滨、沈阳、南京、昆明、成都和广州等地均有发生,平均发病率2%。该病对养犬业的危害正在急剧增加。本文根据临床上出现的腹水,对其发病机理进行探讨,旨在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7.
为筛选出适用昆明地区全株玉米青贮发酵的优质乳酸菌菌株,探求其青贮效果,本研究以自然发酵60 d的全株玉米(Zea may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鸭茅(Dactylis glomerata)为试验材料,将继代培养、菌株分离和形态及基因序列鉴定等方式筛选的3株优质菌株制成菌液,单独或2种菌液按1∶1配比添加到全株玉米中,检测其对全株玉米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短乳杆菌B10、植物乳杆菌B16及戊糖片球菌C23是昆明地区3种青贮饲料中的优质本土乳酸菌;与自然发酵相比,同型发酵乳酸菌B16,C23单独添加或与异型发酵乳酸菌B10配合添加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的数量(P<0.05);与商用复合乳酸菌相比,优质本土乳酸菌单一菌液或复合菌液的添加可更好的保存青贮饲料的DM及CP含量,但对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的提升效果相对较差。因此,添加本土优质乳酸菌可改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48.
2001-2017年四川省耕地产能变化与潜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提高耕地产能对于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粮食安全需求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MODIS-EVI数据,通过构建作物EVI生长曲线,利用二次差分法及阈值法提取耕地复种指数并计算最优生长时长(Most Active Day, MAD)表征耕地产能变化,分析了2001-2017年四川省复种指数不变区内单季作物种植区,双季作物的第一、二季种植区内耕地产能变化及潜力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四川省93.5%的耕地复种指数未发生变化,复种指数不变区内熟制以一年一季(占总耕地面积的88.3%)和一年两季(占总耕地面积的2.7%)为主;2)研究期内四川省单季作物产能显著下降与显著提升区分别占总面积的24.0%和33.2%,产能稳定区占比最大;双季中第一、二季作物产能分别呈先降后升和波动下降趋势,产能变化耕地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2.1%和49.4%;3)双季作物产能提升潜力大。研究期内四川省单季作物产能提升区和产能下降区产能提升潜力小于40%的耕地占比分别为83.8%和71.4%;双季作物第一、二季作物产能提升区内产能提升潜力大于40%的耕地分别占89.5%和67.6%。双季作物产能提升潜力大于80%的耕地面积超过一半,表明四川省双季作物的耕地产能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该研究所提出的耕地产能量化方法,可以应用于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耕地产能变化监测、耕地产能提升潜力空间识别等,可为优化耕地产能监测方法、促进耕地保护政策与规划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9.
蒲河流域氮污染负荷模拟及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仍面临严重的非点源污染问题,其中氮素污染负荷仍是水资源研究与环境治理方面的重点问题。利用SWAT模型,结合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气候条件等因素对氮污染负荷进行模拟及时空分布研究,对非点源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辽宁省沈阳市蒲河流域基础资料搜集基础上,应用GIS结合SWAT构建模拟研究数据库,根据蒲河水系分布将流域划分为23个小流域215个水文响应单元,分别对氮素形态、氮污染负荷贡献率、氮污染关键区以及流域氮污染的时空分布等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氮以有机氮、NH4+-N、NO3--N、NO2--N的形式存在于水体中,NO3--N含量最高。2)时间上,TN量在年内各月呈波动变化,且TN流失具有明显滞后性。3)空间上,流域有机氮和NO3--N整体呈现由东北向西南扩散,上游及中游地区含氮量高于下游地区,1号子流域为氮素污染关键区,3、9、10号为次要关键区,TN贡献区主要集中在流域出口至马家窝棚水域。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从城市林业的产生、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城市林业的管理与目标,以期对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