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4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京杭大运河(徐州铜山段)位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路线上,利用GC—ECD检测了该段河流7个断面上的沉积物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含量,主要检测出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六氯苯等。结果表明,总有机氯农药含量范围是57.80~236.65ng·g^-1,其中HCHs、DDTs的含量较高,分别为12.19-43.08ng·g^-1和3.29-135.08ng·g^-1,从蔺家坝到解台闸沿程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呈下降的趋势,显示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物可能主要来自于农田土壤的残留,并且近期无新的污染源输入。  相似文献   
42.
某农药厂周围土壤四氯化碳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土壤和土壤孔隙水四氯化碳含量的测试,研究了某农药厂附近土壤四氯化碳污染特征。该农药厂排污渠和供水井附近的土壤中均检测出四氯化碳和氯仿,含量分别为0.7~42.2μg·kg-1和2.6~26.5μg·kg-1;土壤孔隙水四氯化碳主要在农药厂供水井附近检出,含量1.4~2.8μg·L-1。污染源区土壤中不存在四氯化碳污染池。四氯化碳在土壤中的分布主要受四氯化碳来源、四氯化碳的挥发作用和四氯化碳的自然衰减作用所控制。四氯化碳最高含量均出现在农药厂供水井附近,四氯化碳主要在3m以下的土层中检测出,且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表层土壤四氯化碳含量相对较低或未检出。  相似文献   
43.
用冷原子荧光仪对京杭大运河(徐州段)底泥中砷的总量和形态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砷的污染已经达到中度水平,并且砷大部分是以钙型和包裹态形式存在。测定18个样品中有机碳(TOC)的含量和底泥的成分,结果表明,底泥的成分主要有石英、石膏,部分或少量的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有机碳的含量与底泥的成分不能决定砷的总量和形态的分布。  相似文献   
44.
以3种不同的草地早熟禾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不同浓度的2,4-D、BA及水解酪蛋白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试验表明:(1)MN6培育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2)种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宜采用MN6 +2,4-D 3mg/L+BA0.2mg/L的培养基;(3)水解酪蛋白对草地早熟禾种子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不大;(4)3种草地早熟禾种子中,新哥莱德(Nuglade)出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45.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研究了淮海经济区1986—2008年生态足迹(EFs)的年际变化及其空间差异,并对20个成员市的生态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幅达5.74%。2008年,处在前4位的依次为莱芜市(9.143 6hm2),枣庄市(6.340 4hm2),淮北市(6.185 2hm2),济宁市(5.004 9hm2);后4位的分别是阜阳市(1.038 5hm2),周口市(1.122 1hm2),宿迁市(1.209 7hm2),开封市(1.319 5hm2)。各成员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最高者与最低者相差近8倍,其中能源用地是导致生态足迹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子。经济区人均生态承载力(ECs)表现为稳中有降,但各成员市之间空间差异程度不大,基本在0.4~0.7hm2之间变化。由此,淮海经济区生态供需状况由1986—1988年的较小盈余,1989年以后逐年出现生态赤字,到2008年人均赤字(EDS)达1.692 1hm2,年均增长29.08%,显然现有生态承载力已不足以支持其生态足迹需求,很大程度上需依靠消耗自然资本存量来弥补生态赤字差额,这种发展模式对自身生态经济系统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根据生态可持续评价结果,各成员市的生态可持续指数(IES)普遍偏低,半数以上的城市处在"中度不可持续类"发展状态。其中,莱芜、枣庄、淮北、济宁、泰安、徐州、日照等7市已进入"强不可持续类"城市。最后,从区域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6.
1 成功经验   昌平区近年来积极贯彻科教文主导战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抓政策落实,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通过延长土地承包制、规模农场、果园、农机、水利等的转制工作,调动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   狠抓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种、养、加全面发展.如建成了以小汤山、百善、沙河等镇为重点的0.33万hm2商品粮基地;大力发展蔬菜和优质果品基地,使全区蔬菜面积达到0.2万hm2(其中保护地占10%)、果树面积达到12.5万hm2,涌现出了以大辛峰、中日观光果园为首的优质果品基地;建成规模畜禽场,其中规模猪场85个、规模肉鸡场7个;稳定养鱼面积620hm2(其中特鱼面积200hm2);推动全区农业生产向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涌现出一批如罗非鱼、苹果、肉鸡、蔬菜出口、种子、驼鸟等产业化项目.   ……  相似文献   
47.
为了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江苏省徐州市沛沿河水质状况,通过不同土壤施肥试验和氮磷释放试验研究不同情况下各种土壤在受雨水短期浸泡时氮、磷的释放规律和释放能力.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保肥能力最强,应以施基肥为主;果园土壤保肥能力最差,应采用少量多次追肥的方法.硫酸铵宜作追肥,尿素宜作基肥.对浸泡试验数据按一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浸泡试验上覆水中TN、TP浓度变化较好的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骆马湖进行采样分析,探讨大型水生植物生长区的水体和沉积物中磷(P)、铁(Fe)、锰(Mn)的分布特征,并对浅水湖泊沉积物-水界面中Fe、Mn和P的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型水生植物生长区的TP、Fe、M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沉积物孔隙水中各营养盐浓度均较上覆水高,表层沉积物出现富集现象;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垂直变化存在差异,磷的赋存形式以无机磷的Ca-P为主。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大型水生植物作用下,沉积物中Fe和Fe-P、TP呈显著负相关,摩尔比Fe/P和Mn/P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Fe和Mn在湖泊体系的磷迁移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9.
胡永定  韩宝平  钱新  袁兴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638-3640,3649
以徐州沛沿河国控断面为例,对其水质现状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水质超标的原因。结果表明,沛沿河水污染物主要来自城区段,城区段各支流河沟污染物质随径流进入沛沿河,是造成李集桥断面水质超标的直接原因。因此,应加强排涝控制及闸涵维护;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积极推进乡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防治农药化肥污染;控制畜禽养殖业污染;利用生态技术拦截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50.
[目的]为嗜盐菌HBCC-3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连云港台南盐场分离出嗜盐菌HBCC-3,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PCR方法扩增HBCC-3的16SrDNA,对其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嗜盐菌HBCC-3为乳白色,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菌落大小为4~6 mm。温度对HBCC-3生长影响最大,其次是摇床转速、NaCl、柠檬酸三钠、MgSO4.7H2O、pH值,而KCl最小。HBCC-3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35℃、pH值9.0、摇床转速200 r/min、柠檬酸三钠2.0g/L、NaCl 10%、KCl 1.0g/L、MgSO4.7H2O 10.0 g/L。菌株HBCC-3与碱杆菌属菌株Alkalibacillus salilacus BH165的相似性最高,达99%。[结论]菌株HBCC-3与Alkalibacillus salilacus BH165为同一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