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近年来香菇分子生物学技术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着重阐述了香菇的遗传转化、基因克隆、DNA分子标记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2.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相似文献   
63.
小麦接种高度非亲和性的小麦秆锈菌后,在其细胞间隙液(IWF)中可能存在激发子.通过硫酸铵沉淀法将其分级,再将各分级沉淀蛋白溶液注射到高度非亲和性互作小麦叶片中,观察过敏性坏死反应(HR)和过氧化物酶(POD)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激发子成分主要集中在50%~80%硫酸铵沉淀蛋白部分中,能明显诱导叶片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40 μg/mL的该分级沉淀蛋白溶液处理小麦叶片后,PAL和POD活性在早期已有显著增加,分别在诱导处理后36 h和60 h左右出现最高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7.47%和78.20%.  相似文献   
64.
小麦秆锈菌夏孢子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析比较了3种破壁法和4种提取液法对小麦秆锈菌夏孢子DNA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玻璃珠液氮振荡法获得的DNA纯度及浓度最高,RAPD扩增条带清晰,为提取DNA的最佳破壁法;CTAB法获得的DNA纯度及浓度最高,满足RAPD扩增条件,条带清晰,为最佳提取液法。适合于小麦秆锈菌RAPD分子标记研究的DNA提取方法的最佳体系为玻璃珠液氮振荡法+CTAB提取液法。  相似文献   
65.
双孢蘑菇栽培质量安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孢蘑菇是一种美味的营养保健食品,其食用安全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对邹城市双孢蘑菇的生产原料和产品的有害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双孢蘑菇子实体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都未超过国家标准,产品质量比较安全。栽培原料中秸秆和水的重金属含量少,牛粪和覆土重金属含量较高,是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双孢蘑菇原料中农残极少,只在覆土中检测到部分杀虫农药,出菇管理过程中农药的选用和使用方法是控制农药残留的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66.
<正>金福菇是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近年选育的高温型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圆正,菌肉肥厚嫩白,肉质爽口,味道丰富,耐贮性好,市场前景广阔[1]。笔者研究表明,利用工厂化的食用菌菌渣栽培金福菇效果非常理想,工厂化金针菇菌渣添加量控制在60%左右,与常规棉子壳配方相比,金福菇产量提高25.0%,生产成本降低27.7%,而且转潮期明显缩短[2]。现将具体技术总结如下。1栽培季节选择金福菇属高温型珍稀菌类,子实体分化发育最适温度为  相似文献   
67.
为了促进发酵床废弃垫料的循环利用,设计5种发酵床,以锯末稻壳发酵床为对照,在对照发酵床中分别以15%、45%的金针菇菌渣或15%、45%的杏鲍菇菌渣替代等比例的锯末,饲养生猪100 d后测定垫料的化学成分及0、50、100倍垫料稀释液对小麦种子发芽率、主根长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5种发酵床垫料中的氮、磷、钾、铜、铁、锌、锰含量均居于合理区间,第二天小麦种子发芽率皆达到100%,彼此无显著差异。零倍稀释液的主根长度、SOD、POD、CAT活性极显著高于100倍稀释液(P0.01)。同期该5种发酵床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主根长度及各种酶活彼此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锯末稻壳发酵床中分别添加15%、45%的金针菇或杏鲍菇菌渣对小麦种子发芽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生产用糙皮侧耳菌株对工厂化生产金针菇菌渣的适应性,菌渣不同发酵处理方式和复配基质对糙皮侧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糙皮侧耳菌株对金针菇菌渣的适应性不同,各菌株以菌渣为基质的生物转化率均显著低于棉籽壳基质配方,但降低幅度存在较大差异;金针菇菌渣分别发酵0、3 d、5 d,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菌袋污染率呈降低趋势,糙皮侧耳产量呈升高趋势;单一金针菇菌渣为主料栽培糙皮侧耳,各潮菇的产量均显著低于棉籽壳基质配方,第2潮~第4潮菇的产量降低更加明显,金针菇菌渣与棉籽壳、玉米芯复配基质的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