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多功能细胞因子家族中的一员。1957年,Isaaes和Lindenmann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干扰现象时发现,受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因子,作用于其他细胞时能干扰感染病毒的复制,因而将其命名为干扰素。自干扰素发现以来,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大量试验,发现除了抗病  相似文献   
12.
盐酸克伦特罗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相关的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笔者以盐酸克伦特罗为例,对其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色谱技术、波谱与色谱联用技术、电化学技术与免疫酶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过瘤胃辣椒油树脂对夏季奶牛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呼吸频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65头胎次为(2.5±1.3)胎、泌乳天数为(109.0±52.3)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对照组(236头)每个重复118头,试验组(229头)2个重复分别为114头和115头。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试验组每头奶牛每天饲喂添加300 mg的过瘤胃辣椒油树脂的TMR。试验期为91 d,分为试验前期(1~30 d)、中期(31~60 d)和后期(61~91 d)三个阶段。试验期间,每天09:00、15:30使用手持温湿度计测定距地面1.8 m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计算温湿度指数;每天早晨投料后采集TMR样品,测定各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同时记录每天每头奶牛的产奶量和呼吸频率;于正试期第30,60,91天采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应用Broken-stick回归模型分析温湿度指数与呼吸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期内共有62 d的温湿度指数>72试验前期、中期和后期平均温湿度指数分别为70.61±4.02、75.60±2.84、73.17±2.33,温湿度指数>...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河北省小麦主栽品种对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的抗性水平, 采用温室苗期与田间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 评价20份河北省小麦主栽品种的抗病性。结果显示, ‘衡0628’苗期表现为抗病, ‘山农22’等6个品种苗期表现为中抗, ‘冀麦585’等5个品种成株期表现为中抗, ‘石麦15’和‘藁优5766’ 2个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为中抗。抗性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苗期病情指数与茎基部组织中病原菌DNA含量有极强的相关性, 成株期病情指数与白穗率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 ‘石麦15’和‘藁优5766’两个品种的抗性水平较高, 且抗性稳定, 可利用苗期茎基部组织中病原菌DNA含量及成株期白穗率分别作为评价小麦茎基腐病苗期及成株期抗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对小麦茎基腐病安全且有效的药剂组合,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咯菌腈与戊唑醇复配对病原菌假禾谷镰孢的毒力,筛选出最佳增效组合,进而利用温室苗期生物测定明确复配药剂的安全性及防治效果,最后利用qPCR检测复配药剂对小麦根际土壤及茎秆中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咯菌腈与戊唑醇质量比为1∶7的复配药剂对假禾谷镰孢菌丝生长毒力最强,平均增效系数为7.22;该组合复配种衣剂在3个不同抗性小麦品种上温室苗期防治效果分别为73.35%、62.59%和82.07%,显著高于同剂量的两个单剂,且兼有促生作用;对小麦根长、鲜质量分别提高了2.81%~12.33%和18.87%~49.21%。通过qPCR检测发现,使用该复配药剂与空白对照相比假禾谷镰孢含量在小麦根际土壤中降低76.95%~90.37%,在小麦茎秆组织中降低92.00%~96.70%。验证了咯菌腈与戊唑醇质量比为1∶7的复配剂可通过降低土壤和小麦茎秆组织中病原菌的含量从而达到防治效果。本研究为小麦茎基腐病的化学防治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