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3篇
  50篇
综合类   134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以"青引1号"燕麦和箭筈豌豆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比例和施肥量对燕麦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等的影响,以期为燕麦在高寒地区的高效栽培和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对1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累积贡献率达到89.12%的3个主成分因子;对各处理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值分析表明,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比例4∶1+120kg·hm~(-2)(N)综合得分最高,较其它处理具有较高的株高(133.03cm)、穗长(18.36cm)、单株茎质量(8.12g)、单株叶质量(1.25g)、叶茎比(0.154)、鲜草产量(30 330kg·hm~(-2))、干草产量(13 267kg·hm~(-2))、鲜干比(2.29)、粗蛋白质含量(14.39%)和较低的灰分含量(2.91%)。说明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比例4∶1+120kg·hm~(-2)(N)是当地最适宜的牧草栽培群落结构和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12.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温度、包装和辐照剂量条件对鹅肉制品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铝箔袋真空包装,辐照前贮藏于低温条件(4℃)并尽快进行辐照处理,其中盐水鹅辐照剂量应大于6kGy、风鹅应大于4kGy,鹅肉制品常温条件下的货架期可延长至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13.
包膜氮肥养分释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出率试验和淋溶试验对研制的2种包膜肥料ZP1,ZP2的氮素释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P1的初期溶出率和养分平均释放速率均高于ZP2,包膜肥料的养分释放符合缓释/控释肥料的基本要求;ZP1有一个养分释放高峰,ZP2有两个释放高峰,2种类型肥料的养分累积释放量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14.
不同有机物料对潮土微团粒分形特征和速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河南省中低产区砂质潮土为对象,研究不同有机物料(豆秆、玉米秆、鸡粪和猪粪)还田处理对土壤微团粒结构分形和不同粒级有效养分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施有机物料处理相比,随有机物料添入量增加,0.1 ~0.053mm土壤粒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7%~13%,达到5%显著性差异水平;<0.053 mm土壤粒级的质量分数相应小于对照处理.2)土壤分形维数在2.52~2.72之间,与0.1 ~0.053 mm土壤粒级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45;与<0.053 mm土壤粒级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1.随着从单施到混合配施的处理,有机物料改变微团粒结构的分配比例,分形维数变小.3)与对照相比,有机物料的加入均能使土壤以及各粒级的速效养分质量分数呈显著性增加.施入有机物料后,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质量分数在0.1~0.053 mm土壤粒级中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68%~528%、141%~1000%和16% ~ 81%,在<0.053 mm的粒级中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4% ~ 44%、17% ~ 170%和21% ~66%.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表现为秸秆施用(73.1 mg/kg)>秸秆与粪肥双倍混合施用(69.3 mg/kg)>秸秆与粪肥单倍施用、猪粪施用(63.0 mg/kg)>鸡粪施用(59 mg/kg)>对照(49.9 mg/kg);速效钾质量分数表现为豆秆施用(140 mg/kg)>秸秆与粪肥双倍混合施用、玉米秆施(120 mg/kg)>秸秆与粪肥单倍施用(86.5 mg/kg)>粪肥施用(76.8 mg/kg)>对照(56.5 mg/kg);有效磷质量分数表现为玉米秸秆(40.9 mg/kg)>粪肥处理、秸秆与粪肥混合处理(35.91 mg/kg)>豆秆处理(30 mg/kg)>对照(26.8 mg/kg);土壤总养分质量分数表现为豆32和玉32处理(259 mg/kg)>秸秆与粪肥倍量处理及豆16处理(225 mg/kg)>玉16处理(210 mg/kg)>秸秆与粪肥单倍量和猪8处理(191 mg/kg)>鸡粪处理(173 mg/kg)>猪4处理?  相似文献   
115.
在砂质潮土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冬小麦产量、钾素积累量、钾效率和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砂质潮土施用钾肥能明显提高冬小麦产量,增产率为7.9%~27.7%;冬小麦植株钾素积累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拔节到灌浆期植株钾积累量增加较多;钾生理效率、钾素吸收效率、钾肥效率和钾肥当季回收率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减少,钾效率和钾收获指数则呈先增后减趋势,以施K2O150kghm-2最佳;钾肥用量应达到K2O150kghm-2以上才能维持土壤钾素肥力;从钾肥增产增收效应、钾效率、土壤钾素平衡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施钾量150kghm-2效果最好,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可增产1462.2kghm-2,K2O每kg增产8.25kg,增收1069元hm-2,钾肥当季回收率为41.6%,并实现土壤速效钾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比较不同耕作培肥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以解决砂姜黑土耕层浅薄、养分容量低的问题,实现小麦优质高产。  方法  田间试验(2018 ~ 2020年)采用裂区实验设计,旋耕和深耕为主区;5种培肥方式为副区,包括:单施化肥(CK),增施有机肥15 t hm?2(15M)、有机肥22.5 t hm?2(22.5M)、生物炭15 t hm?2(15B)和生物炭22.5 t hm?2(22.5B),分土层研究土壤理化指标和小麦产量的变化。  结果  深耕、施用生物炭和有机肥均显著提高0 ~ 10 cm 土壤pH值,深耕显著提高10 ~ 30 cm土壤含水率,降低10 ~ 30 cm土壤容重和紧实度,生物炭对土壤容重和紧实度的改善优于有机肥。深耕配合生物炭或有机肥显著提高10 ~ 30 cm土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量有机肥对速效养分的提升效果最佳。旋耕增施有机肥显著增加小麦赤霉病病穗率;深耕显著降低赤霉病病情指数,深耕22.5M处理比旋耕22.5M处理降低52.6%。连续2年的产量表明,深耕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深耕配合高量生物炭和有机肥处理分别比深耕CK处理显著增产18.3%和9.0%。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深耕和生物炭主要通过影响土壤物理性质促进小麦增产,有机肥显著改善土壤化学性质,但高量有机肥能促进赤霉病的发生。  结论  深耕配合高量生物炭或适量有机肥有效改良砂姜黑土障碍因素并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潮土区砂壤质土壤强筋小麦钾肥不同施用方式和抽穗期喷施微量元素的效果。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够提高强筋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灌浆期喷施钾、锌、硼肥,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小麦旗叶的硝酸还原酶(NR)、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改善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其中,钾和锌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最大,可以提高粗蛋白、沉淀值、吸水量、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喷锌肥可以提高沉淀值、湿面筋、吸水量和稳定时间。喷钾肥可使蛋白质、沉淀值、吸水量、稳定时间增加。  相似文献   
118.
为了探究小麦生产中化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选取河南省滑县为研究区域,采用面访式问卷调查方法,获得小麦施肥数据,并参照原中国农业部"3414"试验推荐施肥量作为生态安全临界阈值,对小麦生产中化肥施用环境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氮肥和磷肥施用强度分别超过国家"3414"试验推荐值112.9%和82.2%,钾肥施用强度低于国家推荐值,仅为其77.5%;施肥强度与小麦产量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高化肥施用强度并不一定带来高产量;小麦产量对氮肥和磷肥施用环境风险程度不敏感,在钾肥施用环境风险达到严重程度时产量会受到影响且降低。随着氮肥施用环境风险程度的增加,其对应农户比例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中度环境风险时最大(36.8%);不同磷肥施用环境风险等级的对应户比例(除重度风险时较小5.3%)分布较为均匀,介于20.6%~26.6%范围;不同钾肥施用环境风险等级的对应农户比例随风险程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中度以上风险等级的农户比例均在10%以下。这说明该区域小麦生产中,无论是从资源节约,还是从环境风险防控的角度,均应采取控氮、减磷、补钾的施肥策略,加大平衡施肥技术的宣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9.
在国土资源环境遥感综合调查中,利用3S技术结合地面野外调查为主要手段,进行了新疆草原资源面积、类型、第一性生产力、退化、草原建设和利用情况调查,并将调查数据与80年代开展的全国首次草原资源调查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客观、形象地反映了新疆近20年来草原资源与生态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0.
本文采用调查和观察方法对重庆市农户适度规模养鸡 的产业特点、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进行研究,并初步提出组织结构优化设想和农户蛋鸡生产的技术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