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3篇
农学   5篇
  24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71.
镉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的光合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多年生黑麦草为植物材料, 对其进行0(CK),5,10,20 mg/L的Cd2+处理6 d,结果表明,Cd2+处理显著降低了地上部、地下部的生物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Cd在地上部、地下部的含量显著升高,地上部Cd的分布比例显著升高,地下部Cd的分布比例显著降低,多年生黑麦草对Cd具有超量吸收和转运的能力。在处理的0,0.25,1,3,6 d,测定5 mg/L Cd2+处理的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 Cd2+处理未导致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处理1 d内,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Pn的下降是由气孔因素导致的。Pn在处理3和6 d分别较未处理显著下降了24.4%和23.4%,非气孔因素对Pn的降低起到了主要作用。蒸腾速率(Tr)在处理1 d较未处理显著上升了74.1%,这有助于Cd向地上部转运。潜在光化学效率(Fv/F0)在处理的0.25,1,3 d时分别较未处理显著上升了14.4%,21.0%和14.4%。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在处理0.25,1,3 d分别较未处理显著上升了3.1%,3.2%和3.1%。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相对电子传递效率(rETR)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在处理6 d较未处理显著下降了25.3%,25.3%和21.1%,叶片PSⅡ的光化学反应能力显著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在处理0.25,1 d分别较未处理显著下降了15.6%,41.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qN值显著升高,起到了光保护的作用。非调节性能量耗散在处理0.25,1 d分别较未处理显著上升了30.8%,37.8%,处理3和6 d下降至与未处理无显著差异。调节性能量耗散在处理1 d比未处理显著下降了36.9%,在6 d时显著上升了17.0%,减轻了光合机构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72.
刘张霞  韩蕾 《农学学报》2015,5(6):127-131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结合项目区特点及基础资料情况、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内容、采集基本原则、影像判读等,对数据采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解决了在地表覆盖内业分类解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在外业调查及样本建立过程中应该遵循的程序和注意的事项,以更好地保证成果质量,为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3.
[目的]建立基于叶、枝特性的柳树观赏性评判模型,快速评判柳树无性系的观赏性。[方法]以在北京地区适应性良好的20个柳树无性系1年生苗为试验材料,确立与叶、枝特性相关的13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快速评判柳属树种观赏性的结构模型。据柳树的观赏特性并结合专家意见,拟定评分准则。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各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柳树无性系性状的分值乘以对应权重得出综合分值,根据综合分值对其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划分等级。[结果]评价模型的准则层中,叶片所占权重为0.75,枝干所占权重为0.25。因子层中各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排序为:成叶颜色F2(0.255 9)叶片形状F3(0.152 7)幼叶颜色F1(0.127 3)侧枝颜色F11(0.080 2)小枝颜色F10(0.074 0)叶片密度F4(0.066 7)叶长F6(0.052 6)叶面积F5(0.047 1)主干颜色F12(0.039 2)发枝角度F9(0.031 5)叶宽F7(0.029 9)发枝数量F13(0.025 3)托叶F8(0.017 9)。成熟叶色、叶片形状、幼叶颜色、侧枝颜色和小枝颜色是影响柳树观赏性的主要因子。根据综合得分和聚类结果,将20个柳树无性系划分为4个等级:第Ⅰ等级包括红叶腺柳、SH31、绵毛柳、旱柳、垂109、苏柳J799、金丝垂柳,观赏价值最高;第Ⅱ等级包括银柳、毛枝柳、竹柳、黑柳19,观赏价值较高;第Ⅲ等级包括圆头柳、DQ1、漳河柳、垂爆柳、G7、朝鲜柳、杞柳,观赏价值中等;第Ⅳ等级包括沙柳、蒿柳,观赏价值较低。[结论]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的柳树观赏性评价模型可以有效地从叶、枝特性方面快速评判出观赏价值高的柳树无性系,为柳树的进一步选育和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超甜玉米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以超甜玉米优良杂交种“吉甜6号”的F2:3家系为材料,研究其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4个品质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在F1代中,杂种优势强的性状是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在F2:3家系中,杂种优势较强的性状是可溶性糖含量和脂肪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高度正相关,与淀粉含量呈高度负相关;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高度负相关;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高度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相关不显著,与淀粉含量呈高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75.
以探讨马拉巴栗种子脱水耐性与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之间的关联为目的,选用新鲜的成熟马拉巴栗种子,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SOD抑制剂)进行12 h预处理后,在25℃下进行3~20 h的硅胶快速脱水处理,观察种子的萌发率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20 mmol·L-1能显著抑制种子SOD活性,减弱种子的脱水耐性,表现为种子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在脱水中后期迅速增加,种子萌发率明显降低,活力指数显著下降;2)种子存在2种MnSOD,4种FeSOD,2种Cu/ZnSOD;迁移率由大到小依次为Cu/ZnSOD,FeSOD,MnSOD;谱带由强到弱依次为FeSOD,Cu/ZnSOD,MnSOD;3)经脱水处理,种子中各种SOD同工酶条带的亮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亮度下降最明显的是MnSOD,其次是Cu/ZnSOD,脱水20 h后,除了FeSOD2、Cu/ZnSODl外,其余条带消失;4)经20 mmolL-1DDTC预处理后脱水,种子中所有条带的亮度均明显下降,脱水20 h后,所有条带全部消失.由此推测,马拉巴栗种子脱水耐性与其SOD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76.
锡兰龙脑香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锡兰龙脑香在中国热带地区的适应性,丰富我国珍贵的优良的树种资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于1997年引种产自斯里兰卡南部的锡兰龙脑香种子,经28 a的引种栽培观测表明.该树种在引种地生长迅速,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06 m和1.85 cm,特别是在造林5 a后,生长极为迅速,树高连年生长量超过1.1 m,胸径连年生长量超过2.5 cm,与同一立地条件下栽培的其他国产龙脑香科树种相比,径粗生长超过任何一种树种.生长期较长,一般从2月初开始抽梢生长,至11月下旬12月初停止生长;开花结果正常,栽培后15 a就开始开花结果,花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果熟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中旬.种子寿命短,不耐储藏,在自然条件下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种子含水量和发芽率随之急剧下降.新鲜种子发芽率不高,为48.33%,利用种子已繁殖出一批新植株.表明该树种在西双版纳低海拔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正常的开花结果,并且后期生长较快,适宜培养大径级材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77.
太空环境诱导的草地早熟禾皱叶突变体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舟3号”飞船搭载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L.)‘Nassau’干种子,地面种植后筛选出皱叶突变株系PM2。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PM2突变株系叶片中表达的蛋白质进行解析(未搭载植株为对照),发现基本保持不变的蛋白质点有181个,上调节表达蛋白质点有15个,下调节表达蛋白质点有15个,失去表达蛋白质点有116个。选择19个蛋白质点进行肽质谱分析,同源性查询后其中10个蛋白质点得到阳性结果,且PM2-058为谷氨酸合成酶类似蛋白,PM2-175为磷酸丙糖异构酶类似蛋白;CK-103为ATP酶依赖型26S蛋白酶体类似蛋白;CK-330为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类似蛋白;CK-376为硫氧还蛋白M前体类似蛋白;CK-391为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类似蛋白。  相似文献   
78.
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及其在园林植物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孙振元  韩蕾  彭镇华 《核农学报》2005,19(6):485-489
本文从植物空间育种技术特点分析入手,综述了其诱变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园林植物种植资源创新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79.
麦田草地贪夜蛾农药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可为害苗期至灌浆期的小麦, 但国内目前尚未进行麦田农药防治的研究工作。我们利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草地贪夜蛾防控药剂在云南完成了对拔节期麦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治试验, 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农药7 d后的防治效果有显著差别。25%乙基多杀菌素WG、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5%多杀霉素SC、5%甲维盐ME、10%虫螨腈SC、50 g/L虱螨脲EC、150 g/L茚虫威及10%高效氯氟氰菊酯EC防效为70.4%~97.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10%高效氯氰菊酯EC和有机磷杀虫剂40%氧乐果EC的防效分别为49.8%和46.8%。生物农药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防效为65.1%, 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SC、3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P和10亿PIB/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的防效为35.3%~41.9%。因此, 麦田草地贪夜蛾种群高密度下建议使用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等化学农药防治, 低密度下可选择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 研究结果为麦类作物草地贪夜蛾的应急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0.
在杨凌示范区成立22 周年之际,杨凌融媒体中心特开设专栏,聚焦示范区22 年来发生的巨 大变化,进一步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推动示范区向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力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