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40篇
  4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5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长期以来,作物的营养诊断都是以实验室常规测定为基础,而传统的测试手段在取样、测定、数据分析等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时效性差,不利于推广应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重视可见光遥感技术,特别是可见光色彩分析技术.本文通过较全面系统地开展可见光光谱与棉花叶片氮素含量的关系研究,阐明棉花叶片的营养指标与可见光光谱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为今后运用数字图像技术进行无损测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棉花无土育苗、无载体移栽技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制,于2004年通过农业部鉴定(成果登记号:农科果鉴字[2004]第056号),鉴定委员会认为,本技术居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本技术效果明显,近几年通过逐步示范和推广,全国示范点县80多个,分布在川、湘、鄂、皖、赣、苏、豫、鲁、冀、晋和陕等12个省,面积逐年增加,累积已经达到数十万亩,表现强大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其核心技术为基质育苗和裸苗移栽,它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主要差别是移栽不带有载体,即裸苗移栽.裸苗移栽形成的系列化技术在多年多点的示范中日臻成熟,现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3.
2004年全国棉花品种和栽培技术分析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 2 0 0 4年棉花品种、种子以及种子产业化经营与栽培技术现状调查结果 ,紧密结合实际提出品种的合理布局 ,保护非转基因抗虫棉生产安全 ,遏制品种“多乱杂”的技术和措施 ,改进提升栽培技术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4.
试验以露地移栽为对照,研究了地膜覆盖和地膜覆盖加拱棚2种增温处理对基质育苗移栽棉花缓苗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缓苗期内,不同的增温处理对叶绿素影响不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均随生育进程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于稳定的趋势,覆膜和覆膜加拱棚较露地移栽含量低,温度高有利于缓解棉苗的受胁迫程度;3种不同处理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系统调查TM-1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研究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以及对其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耐冷相关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深入挖掘其耐冷机理,为该种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以中棉所35为对照,以人工调查方式对TM-1进行表型鉴定,依据国际校准棉花标准(HVICC)测定纤维品质,同时采用卡那霉素筛选...  相似文献   
76.
基于地统计学的棉花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了量化作物群体质量,和准确科学计算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 active radiation,PAR)空间分布,该文利用空间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以不同棉花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群体PAR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棉花生长初期,PAR空间变化具有中度空间相关性,中后期,群体PAR空间变化具有高度空间相关性;在棉花生长初期,透光率呈深"V"字形,向两侧边逐渐减小,到了棉花生长中后期封行后,中上部呈浅"V"形,中下部基本呈线性递减;6个棉花群体生育期平均透射光率呈现二次方程曲线变化趋势,从整个生育期PAR截获率看,PAR截获率随密度增加,群体棉花生物量逐渐增加,但增速减小,而经济学产量到69000万株/hm2时开始下降。该文为标准化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温度胁迫对基质育苗移栽棉花缓苗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7℃移栽处理为对照,探讨了15 ℃和37 ℃ 2种温度胁迫对基质育苗移栽棉花成活率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7 ℃条件下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15 ℃和37 ℃,15 ℃条件下棉苗全部萎蔫;27 ℃温度处理的根系活力高于15 ℃和37 ℃温度处理。15 ℃条件下的丙二醛(MDA)含量随生育进程而增加,萎蔫后稳定。3种处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着生育进程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37 ℃温度处理高于15 ℃和27 ℃温度处理。  相似文献   
78.
复合微生物菌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对肥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化学肥料价格上涨,且大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及农产品污染,人们开始重视新型肥料特别是微生物菌肥的生产与使用。微生物菌肥是一类含有活体微生物的新型肥料,通过特定菌株代谢活动作用于作物和土壤,还可活化土壤微生物生态环境。因此,给环境增加此类益生菌落,  相似文献   
79.
杂交棉标杂A2高产栽培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 ,标杂 A2 杂种优势强 ,产量高、纤维品质优良 ;其营养生长、生殖生长旺盛且协调一致 ,“库”与“源”协同的统一性好 ;消光系数低 ,透光性好 ,群体采光性好 ;苗、蕾期根系伤流量高 ,根系活力强 ;蕾期棉叶内 IAA含量高 ,ABA含量低 ,利于棉花营养生长 ,促进现蕾开花  相似文献   
80.
基于农户的棉花生产和长势信息管理决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140~150个产棉县的棉花生产数字信息为研究对象,根据2002年至2009年对各县棉花生产和长势信息的调查和监测,结合各县有关地形和气候等知识库和空间数据库,综合运用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指数模型(CCPPI)以及中国棉花生长指数模型(CCGI),构建了基于RIA+WebService技术的农户为基本单位的棉花数字信息管理决策系统。该系统可动态发布棉花生长信息和空间变化信息以及管理决策预案,从而实现对棉花生产的快速监测、评价和高效管理。为我国广大棉区棉花生产和长势信息数字化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