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5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武定鸡是云南省名优畜禽品种,素以体大、肉嫩、骨酥、味鲜、健壮、外观优美、抗病力强而闻名.  相似文献   
52.
高原地区罗斯308肉鸡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方法测定了罗斯308肉鸡19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血液中的红细胞数为2.98×1012个/L,血红蛋白含量达144.97g/L,数值处于家禽正常值的上限,表明罗斯308肉鸡的红细胞系统有较强的运输O2的能力,适应在高海拔低氧环境下生存;ALT、AST、LDH、GLU、CHOL、TG、UA的值均与家禽血液生化数值相符;血清总蛋白TP为38.63g/L,白蛋白ALB为16.73g/L,显著高于金小军报道的AA商品肉鸡检测值27.6g/L,表明罗斯308肉鸡的肝脏功能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53.
为了减少和控制犬皮肤真菌病的危害和影响,本试验选用自制的蒜酊合剂对犬进行涂擦治疗,并采用伍氏灯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浓度适中的蒜酊合剂对皮肤真菌病疗效最优、治愈率高,经伍氏灯照射的患部真菌产物数占整个照射面积约为0,即真菌数约为0。本试验得出中浓度的蒜酊合剂(大蒜与酒精的比例为1:2的蒜酊合剂)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犬皮肤真菌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4.
莱姆病(lymedisease)亦称莱姆疏螺旋体病(lymeborreliosis),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以蜱作为传播媒介,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eri)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有慢性游走性红斑(ECA),同时伴随发热多汗、头疼、颈强直、肌疼、关节疼等症状。通过对该病的现状的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开展有关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55.
中草药添加剂对土杂鸡生长性能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按中兽医理论配制加工成中草药添加剂Ⅰ和Ⅱ,分别按0.5%、1%、2%三个浓度添加,并设抗生素和空白对照,对28日龄广西土杂鸡随机分组进行饲养试验,70日龄测定生长性能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显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Ⅰ在添加1%时,料重比为2.92,分别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下降了4.89%和13.35%,日增重为32.58g,比空白对照组提高30.79%,差异显著(P<0.05).中草药饲料添加剂Ⅰ的1%添加浓度对红细胞C3bR酵母花环试验花环形成率达17.33%.与抗生素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分别提高40.55%和67.76,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6.
近年来应用免疫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草药的免疫增强作用受到广泛重视,多数补益中草药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其主要活性物质如多糖、甙类、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性成分等对动物机体免疫系统的刺激作用而呈现较为典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促进作用,部分补益药还显示双向调节作用;大量研究表明,中草药防治疾病的作用是通过调动动物体内非特异性抗菌抗病毒积极因素如细胞吞噬、抗体、  相似文献   
57.
将360只28日龄土杂鸡随机分为8组,在其日粮中分别按0.5%、1%、2%三个浓度添加自制中草药添加剂A和B,同时设抗生素组和对照组,于42、56、70日龄分别测定IgG 含量。结果显示:中草药添加剂能显著提高土杂鸡的IgG水平,且中草药添加剂A要优于B。  相似文献   
58.
 用水提法提取黄荆、黄连、大黄等药组成的中草药复方,以不同梯度药物提取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观察其对大肠杆菌O2,O4,O5,O8,O101,猪伤寒沙门氏菌C78-2,猪副伤寒沙门氏菌C500,鸡白痢C79-13,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气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等12种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黄荆复方除对表皮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外,对其它11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9.
微孢子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孢子虫是人类、哺乳类、昆虫等脊椎动物以及无脊椎动物专性细胞的寄生真核生物,是常见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目前已有14种微孢子虫被报道能够感染人类并致病,在兽医公共卫生方面也是比较重要的问题之一。论文从微孢子虫的病原学、蛋白质研究、检测技术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0.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ovineviraldiarrhea-mucosaldiseasevirus,BVDV)是引起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病原,欧美牛体中普遍存在轻性或隐性感染,与猪瘟病毒(HCV)、羊边界病病毒(BDV)具有1种共同抗原,有交叉反应,牛体中的抗体检出率高.本文通过对BVDV的分子生物学的概述,总结BVDV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BVDV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