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95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54篇
  46篇
综合类   220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菇耳业的迅速发展导致阔叶树资源日益缺少以及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制约了菇耳产业的稳定发展.以短轮伐期与截杆萌条培育技术营造菇耳林,采取高度集约经营的方式,可加快发展菇木林资源,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从而为菇耳产业可持续性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提供充足的基质资源  相似文献   
72.
消毒是牛场防控疫病发生及流行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选择合适高效消毒剂,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降低疫病发生风险。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方法杀灭牛场病原微生物,做好牛场消毒工作,加强牛群饲养管理,才能提高养殖场生产效益.本文主要介绍牛场消毒常用方法、消毒要点及不同消毒部位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73.
为评估山羊痘弱毒疫苗(AV41株)经皮下和皮内接种牛体后的抗体产生规律,优化牛体免疫程序,选取25头健康成年肉牛分为5组,每组5头,标准单头份剂量为含量1.0×103.5TCID50 AV41株,分别以5倍和10倍羊用剂量进行皮下和皮内免疫,于接种后0、15、30、45和60 d,利用病毒中和试验(VNT)和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显示:鼻咽拭子和血液PCR结果均为阴性,未出现排毒;VNT与ELISA抗体检测结果相似,免疫后第30天,皮下接种5倍剂量组中有60%牛抗体转阳,中和抗体滴度最高达1∶640。同时,皮内和皮下10倍剂量组各有40%牛抗体转阳,皮内5倍剂量组有20%牛抗体转阳。VNT中和指数与ELISA的S/P值呈现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类似于国际上相关疫苗的接种途径和剂量,皮下注射5倍羊头份剂量山羊痘弱毒疫苗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作为临床预防牛结节皮肤病的免疫接种方案。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处方中含毒性中药的使用情况、功效应用及配伍规律,为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68个《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处方中含毒性中药的处方及其使用频数、功效分布和配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部分含有"大毒"有毒"及"小毒"的中药共计34种,占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载的83种毒性中药的40.96%。含毒性中药的中成药处方有86个,占比为32.09%,其中内科与外科用药含毒性中药处方数排序居前2位,分别占比18.28%、3.36%,功能多为祛瘀、止咳平喘、补益、清热,配伍应用较多的是半夏与苦杏仁,半夏与陈皮、茯苓、甘草配伍应用,苦杏仁与桔梗、麻黄、白芍等组方。结论 毒性中药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部分应用频数较高,临床上使用时尤需谨慎,在联合用药时应避免重复给药。毒性中药的应用分析对于临床上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及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机械化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科学化应用,改变了广大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作业模式,提升了农业生产作业效率,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文对桐城市部分地区水稻机插秧育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究,实践证明,水稻机插秧育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解放了繁重的人工插秧,可以提高插秧育秧质量和栽培产量。  相似文献   
76.
为制备苯乙醇胺A(phenylethanolamine A,PA)单克隆抗体,建立一种针对苯乙醇胺A的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本试验采用重氮化法将制备的苯乙醇胺A衍生物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进行偶联作为免疫原和包被原。利用弗氏佐剂充分乳化免疫原(PA-BSA),按常规免疫程序免疫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选择血清抗体效价较高的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以PEG法进行细胞融合。结果显示,经3次细胞亚克隆筛选后,最终筛选出一株可稳定分泌抗苯乙醇胺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D6H8,利用此细胞以小鼠体内诱生法制备抗体。经鉴定,D6H8腹水抗体亚型为IgG1,轻链为κ链;纯化后的抗体与沙丁胺醇、盐酸克伦特罗、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和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均无明显的交叉反应(CR0.18%),表明该抗体特异性良好。利用此抗体建立针对苯乙醇胺A药物残留检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结果表明,腹水抗体效价为1∶12 800,猪肉中苯乙醇胺A添加浓度在5~1 000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标准工作曲线为y=0.3861x-0.1845 (R~2=0.990),其IC_(50)为58.88 ng/mL,LOD为3.83 ng/mL,回收率在85.96%~104.32%之间。综上所述,本试验成功建立了检测苯乙醇胺A药物残留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7.
以蛹虫草为试材,研究蛹虫草生长过程中子实体鲜重、培养基pH值、胞外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蛹虫草酸性蛋白酶的活性大小受氮源的影响,由112U/g提高至213U/g,但形成规律基本一致。胞外中性和碱性蛋白酶的活性高低及形成规律均受到氮源的影响。中性蛋白酶活性在氮源培养基中第30天达到最高峰,为10.2U/g,而在空白培养基上却未检测得显著的峰值。碱性蛋白酶活性受氮源的影响在第10天开始上升,至第50天达到最大值(10U/g)。在空白培养基上,碱性蛋白酶活性在第50天开始上升,培养结束时达最大值(6.5U/g)。这3种蛋白酶中,酸性蛋白酶活性与子实体的生长趋势相关性最大。该研究将为蛹虫草子实体生产的营养生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8.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犬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06年11月康贝宠物医院收治确诊为犬瘟热的病犬5只,采取特效疗法(用高免血清、抗体书、抗病毒及控制继发感染、强心补液及其他对症治疗,并结合环境消毒、加强饲养护理等综合措施,治愈3例,治愈率达60%。  相似文献   
79.
牛支原体病是由牛支原体引起的牛的重要疾病,以牛肺炎、关节炎、结膜炎、中耳炎等多种临床疾病较为常见,该病在牛场中普遍存在。目前对牛支原体的致病机理尚未研究清楚,本文从牛支原体病的病原学、流行特征、诊断方法、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做好牛支原体病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0.
小麦品种对小麦赤霉病(GibberellaZeae(Schw)Sacc)抗性的表现,是基因型和环境作用的结果,我国众多抗赤霉病品种都与瑞梯(Rieti)有关千丝万缕的联系,小麦品种抗病性越强,其传递给后代的能力越大,在抗病机理上抗侵入兼抗扩展型品种,其抗性遗传力大于单抗侵入或单抗扩展品种,花药残留率(0.7716-0.8036^**)小穗密度(0.8606^**-0.6889^*)剑叶厚度(-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