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7篇
  13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252.
[目的]研究4种美国山核桃在大渡河上游河谷地区的适应性。[方法]在大渡河上游河谷地区开展美国山核桃的引种研究,观测4种美国山核桃的物候期、生长量及病虫害。[结果]4种美国山核桃在大渡河上游河谷地区均能正常开花结实,物候期与当地气候条件较为适应;树体生长表现好,生长旺盛,年均地径生长量0.77~1.01 cm,年均树高生长量0.58~0.83 m,年均冠幅生长量0.54~0.71 m;不同品种间生长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斯图尔特的地径生长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马罕的树高和冠幅生长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抗病虫害能力强,病虫危害率低,平均病虫害率仅为9.16%。[结论]4种美国山核桃均能适应大渡河上游河谷地区的气候条件,为下一步的良种选育和配置授粉树提供理论依据,更能为开展丰产栽培和标准化生产经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3.
以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重点区域陕北地区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FLUS模型、Fragmentation模型分析1980-2015年林草景观破碎化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及生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以林地、草地和耕地的景观类型为主,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林草总面积大幅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明显改善了陕北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2)Kappa系数与FOM系数数值均表明FLUS模型精度较高,可适用于未来土地利用情景模拟,利用FLUS模型预测2030年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发现研究区2030年耕地将明显减少,林草面积有大幅增加,建设用地持续扩张;3)空间格局上,景观破碎化呈现以“大核心类型为主导,边界类型集中分布”的特点,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研究结果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林草景观结构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54.
毛薯是海南的传统杂粮,富含植物多糖。本研究以毛薯块茎粉末为材料探究毛薯多糖的提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采用热水提取法分别进行单因素和三因素三水平L9(33)正交实验,优化毛薯多糖提取工艺。毛薯粗多糖溶液经Sveag法除蛋白、透析、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G-10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毛薯精多糖。采用DPPH法、羟自由基法、超氧阴离子法和还原法检测毛薯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热水提取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70℃、料液比1∶15、提取时间3 h,毛薯多糖提取率为1.94%;毛薯多糖经过多次分离纯化后,得到纯度均一的中性多糖;毛薯精多糖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弱,1~5 mg/mL的清除率保持在10%左右,且随着多糖浓度的升高,清除能力逐渐下降;毛薯精多糖羟自由基活性随着多糖浓度的升高,活性逐渐增加,在5 mg/mL时清除率最高达到34.74%;毛薯精多糖超阴氧离子自由基活性随着多糖浓度的升高,活性逐渐降低,在1 mg/mL时清除率最高达67.35%;毛薯精多糖还原能力较弱,1~5 mg/mL的还原力最高为0.17。该研究优化了毛薯多糖的提取工艺,毛薯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55.
本文以盐城市滨海地区生态防护林营造为例,探究沿海地区盐碱地造林技术体系的构建,按照“先降盐后造林”的思路,重点从盐碱地改良、造林和抚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实现了盐碱地造林工程全过程的技术探究,有效提升了盐碱地造林成活率,达到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6.
为确定参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浓度及悬浮细胞培养条件,以3种基因型参薯(Dioscorea alata)组培苗的腋芽茎段为材料,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来探究不同浓度组合的6-BA、NAA和毒莠定(picloram, PIC)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为了初步建立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培养体系,采用单因素实验探讨初始悬浮细胞接种量、蔗糖浓度、摇床转速、酪蛋白浓度和光照时间对其细胞生物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0 mg/L 6-BA+1.0 mg/L NAA+0.5 mg/L PIC激素浓度组合下,参薯Da70号组培苗(Da70)的愈伤诱导率为90%,愈伤状态较好,不同激素对愈伤诱导率的影响分别为NAA>PIC>6-BA。在单因素悬浮细胞培养实验中,10 mL的初始悬浮细胞接种量、10 g/L的蔗糖浓度、100 r/min的摇床转速、50 mg/L的酪蛋白浓度和0 h光照有利于细胞生物量的增加。参薯悬浮细胞生长总体上呈现“S”型,且在第18天时,鲜重为0.159 3 g,干重为0.042 3 g,细胞活力OD值为0.485 0,达到峰值。本研究为后续原生质体的分离以及功能基因的...  相似文献   
257.
为探讨气象条件对武汉市春季鲜食甜玉米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本文开展了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了春季鲜食甜玉米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播期推移的变化,研究了不同播期处理各生育阶段的气象要素敏感性,通过数据统计、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鲜食甜玉米产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气象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春季鲜食甜玉米生育期在100 d左右,全生育期随播期的推迟而缩短;甜玉米产量与平均气温、有效积温、降水量和日照均有关系,可溶性糖含量主要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