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园艺   9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探索黄瓜叶色突变基因v-1 (新发现暂定) 、营养器官无苦味基因bi及果实苦味基因B t与雌性F基因、暗色果皮D、果色一致基因u、小刺基因ss、绿色果皮dg基因(暂定) 之间的独立或连锁关系, 以含有上述基因的4个黄瓜纯合亲本为试材, 通过对亲本、F1 和F2 分离性状的调查, 表明bi与v-1有连锁, 连锁距离为33.9 cM。bi、B t 、v-1与F、D、u、ss、dg基因之间不存在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72.
山东省黄瓜地方品种资源亲缘关系的AFLP 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利用AFLP 技术对包括80 份山东黄瓜地方品种和24 份其他地区品种的遗传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用11 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 21%的扩增条带表现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山东黄瓜地方品种与日本品种和欧美品种分属不同类群或亚类群, 山东地方品种分为8 组, 各组内生态类型基本一致。试验得到不同生态型黄瓜的特征差异带和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73.
通过系统进化树和黄瓜霜霉病主效QTL分析,确定了与拟南芥抗霜霉病突变基因DMR6同源性较高的Csa DMR6-2基因为黄瓜霜霉病感病候选基因。以15份不同遗传背景的抗病和感病黄瓜自交系为材料克隆了Cs DMR6-2基因,经过与已知功能的拟南芥基因DMR6、DLO1和DLO2的氨基酸进行多序列比对、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预测,结果显示:欧洲温室型的抗病材料K15和K58的Csa DMR6-2的CDS序列在856bp处有1个碱基的突变,引起相应氨基酸由丝氨酸(TCA)变成丙氨酸(GCA),进而引起其部分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变化;Csa DMR6-2与拟南芥的DMR6、DLO1和DLO2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且同属于一类氧化酶,两者具有相同的结构域,而抗病材料的变异位点均发生在催化区。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sa DMR6-2的基因功能和利用感病基因获得霜霉病持久广谱抗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4.
不同蘸花剂对黄瓜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瓜生产中使用避孕药保持鲜花和乱用激素蘸花的争论,选取不同浓度的避孕药(醋酸甲地孕酮)和5种激素对黄瓜进行蘸花处理。结果表明:醋酸甲地孕酮对黄瓜鲜花保持及果实膨大没有作用;2,4-D能延迟黄瓜开花,保持黄瓜鲜花不败;用100mg·L~(-1)的赤霉素溶液蘸花,能促进黄瓜果实膨大;萘乙酸蘸花处理的黄瓜会出现花冠不完全展开的现象,但不能长时间保持鲜花;防落素和氯吡脲处理对黄瓜坐瓜和果实膨大都有促进作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对促进黄瓜果实生长的影响为氯吡脲防落素2,4-D萘乙酸赤霉素清水(CK)。其中10mg·L~(-1)氯吡脲蘸花处理对黄瓜果实生长的促进效果最明显,且激素残留量检测符合欧盟标准0.01mg·kg~(-1)。  相似文献   
75.
黄瓜种子大小遗传分析与QTL 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种子大小差异显著的黄瓜野生变种‘PI183967’(Cucumis sativus var. hardwickii)和栽培 品种‘新泰密刺’选系‘931’为亲本,通过6 世代混合模型分析方法,研究种子长度和宽度的遗传规律, 并利用包含160 个株系的F9 代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SSR 分子遗传图谱,完成种子长度、宽度及百粒质 量的QTL 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1)种子长度与宽度在正、反交6 世代群体中均符合C–0 遗传模型 (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且以多基因加性效应为主。(2)构建的永久SSR 遗传图谱,包 含149 个SSR 标记,9 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长度389.2 cM,平均标记间距为2.61 cM。(3)2012 年春季 与2013 年春季共检测到14 个与种子长度、宽度和百粒质量相关的QTL,分布在Chr.2、Chr.3、Chr.4、 Chr.5、Chr.6 染色体上,LOD 值介于2.59 ~ 9.39 之间,可解释7.4% ~ 28.3%的表型变异率,贡献率 ≥ 10.0% 的QTL 位点6 个,占QTL 总数的42.9 %,可在两年中重复检测出的QTL 位点3 个,占QTL 总数的21.5%。  相似文献   
76.
 ‘中农19号’是以雌性系151G和65G分别为父、母本配制的雌型黄瓜一代杂种。瓜短筒形,瓜色亮绿一致, 果面光滑。瓜长15~20 cm, 单瓜质量约100 g, 口感脆甜。丰产, 产量可达150 000 kg/hm2以上。抗病、耐低温弱光, 适宜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77.
黄瓜是大叶片蔓生植物,光合面积即叶面积的多少、分布及其光合效能,对黄瓜,特别是高纬度地区温室黄瓜的单位面积产量与果实品质,有直接的影响。要能准确测量温室黄瓜植株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的发展变化,必须研究出测量活体叶面积的有效方法.吉林(苏华,1974)、浙江(蒋有条,1981,1985)等已有过研究。本项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黄瓜不同品种及每一品种不同叶位的叶片长、宽与实际面积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探索。 材料与方法 该研究于1985年,在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试验温室内进行。以长春密刺…  相似文献   
78.
黄瓜果实品质性状遗传及相关基因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  董邵云  张圣平  苗晗  王烨  顾兴芳 《园艺学报》2013,40(9):1752-1766
 对黄瓜果实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果实品质性状的基因定位与相关基因转化的研究进展,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9.
优质早熟丰产黄瓜新品种‘中农16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农16号’是“十五”期间育成的优良黄瓜杂交种, 具有优质, 早熟, 抗多种病害, 丰产等特性, 适于春秋大棚及春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80.
野生棘瓜砧木对黄瓜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圣平  顾兴芳  王烨 《园艺学报》2006,33(6):1231-1236
 以瓜类野生种(棘瓜) 和黑籽南瓜为砧木、‘中农21号’黄瓜为接穗, 研究了棘瓜嫁接对黄瓜植株生长发育、耐寒性、光合速率、产量、抗病性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棘瓜嫁接可使‘中农21号’黄瓜的第1雌花开放期和始收期提前, 对根瓜质量、20节内的雌花数、株高、最大叶面积、叶片数、茎粗和节数的影响小于‘黑籽南瓜’嫁接处理; 前者的抗寒能力、净光合速率强于后者和自根苗;棘瓜嫁接对黄瓜具有增产、抗枯萎病、抗根结线虫的作用, 并且果实品质显著优于以黑籽南瓜嫁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