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青酥六号'是以‘AVR-3'为母本、‘VS96-7'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连续自交系统选育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约86 d,株高约42 cm,花冠浅紫色,卵圆叶,主茎8—9节,分枝2—3个,单株结荚22—27个,标准荚长5.37 cm,标准荚宽1.35 cm,鲜荚绿色,荚毛灰白,平均鲜荚产量9 689.51 kg/hm~2,鲜籽百粒重82.3 g,易烧煮,吃口糯性,微甜。干籽粒圆形,种皮浅绿,种脐蓝黑色。  相似文献   
12.
西洋南瓜的大棚早熟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西洋南瓜大棚早熟配套栽培技术。[方法]对‘锦绣’的不同整枝方式、播期、种植密度、基肥用量和追肥类型等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西洋南瓜以单蔓整枝为佳,江苏地区西洋南瓜大棚早熟覆盖栽培的最佳播期为2月上中旬,立架栽培适宜种植密度为15 000~18 000株/hm2,基肥施用量以有机肥600 kg/hm2+复合肥50 kg/hm2为宜;开花坐果期叶面追肥可以显著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增施钾肥可有效改善果实品质,从而显著提高产量和产值。[结论]该研究可为西洋南瓜的早熟、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小果型西瓜新品种‘圣女红2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圣女红2号’为优质、特早熟、小果型西瓜新品种。植株长势强健, 抗病抗逆性强, 雌花出现早, 易坐果, 果实膨大快, 单果质量1.8~2.2 kg。果实椭圆形, 浅绿底覆墨绿细条带, 果肉浓粉红色, 肉质松脆细嫩, 品质佳, 适合各地春播大中棚特早熟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4.
南瓜果实发育过程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逐步增加,肌醇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4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 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多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5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40 d 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也均呈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2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 时达到峰值,随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各品种果实均在采收贮藏10 d 时还原糖含量又开始增加,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西瓜枯萎病是西瓜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土传病害之一,利用抗病品种仍然是最理想的防治途径,然而新培育的抗病品种引入其他地区后抗性容易丧失,因此了解新品种抗性特点有助于品种推广应用。本试验通过菌土接种法鉴定了8 个西瓜品种对枯萎病生理小种1 的抗性,并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验证。结果显示,6 个供试西瓜新品种表现为中抗,与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一致。其中申选958、申蜜968 和申蜜6 号在3 次不同时间的重复试验中抗性表现差异较大,表明其抗性对环境因子尤其是温度和湿度较敏感。申抗988 与申选958 具有相同的抗病亲本,且分子标记检测基因型一致,但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二者抗性表现差异也较大,表明由于亲本材料不同,品种间可能存在不同的微效基因或基因互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以'青酥五号'为试材,在崇明东部垦区对菜用大豆早熟覆盖栽培的播种适期、种植密度、基肥和追肥施用量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播种期为2月上中旬,最佳种植密度为每穴定苗2株,穴距20~22 cm,行距30 cm,保苗21.0万~22.5万株/hm2,基肥施用量以复合肥675 kg/hm2+有机肥22 500 kg/hm2为宜.在植株的开花结荚期,叶面喷施2~3次0.5%的磷酸二氢钾,可显著增加植株的结荚数,同时增施60~75 kg/hm2氮肥,可使荚型增大,籽粒饱满,显著提高鲜荚的商品性.  相似文献   
17.
西瓜种质资源的抗蔓枯病性鉴定及其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引进及系统选育的部分西瓜种质资源及其新组合进行了室内苗期及大田成株期的抗蔓枯病性的人工接种鉴定。根据各鉴定材料的苗期和成株期的病情指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以美国引进提纯的All—golden producer、All—Sweet scarlet和自育的新品系A5—6、H2-5等四个种质材料的抗蔓枯病性最强。而以抗病种质为亲本所配制的各新组合的苗期和成株期病情指数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以高抗种质为亲本所配制的两个新组合2039和2058的抗蔓枯病性最强,表明西瓜的抗蔓枯病性状属于显性遗传,其中2058不仅综合抗病性强,且品质优良,丰产潜力大,具有示范推广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易导致西瓜苗期生长不良,果实不能充分膨大,产量偏低,经济效益差;单施无机肥则使果实可溶性固行物含量下降,硝酸盐含量增高,导致果实品质下降;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施用,不仅能有效提高西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硝酸盐的含量,而且能显著提高西瓜的坐果率和产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并且显著提高了西瓜植株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提高西瓜新品种黄晶的产量和品质,加速黄晶的推广应用,研究了其配套的春播设施栽培和秋延后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黄晶西瓜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春季设施栽培的适合播种期为2月5—20日,播种过早,因气温过低会使花粉发育不良,坐果率下降,畸形果比例增加,商品瓜产量偏低;而播种过晚,会导致果型偏大,商品瓜率下降.春季设施栽培下,黄晶采用单蔓整枝为佳,适宜栽培密度12000~14000株/hm2,定植株行距为22 cm×250 cm,基肥施用量以施康朴牌复合肥375 kg/hm2+生物有机肥22.5 t/hm2为宜,膨瓜期每5 d喷施康朴牌叶面肥500倍液(N:P:K=7%:12%:40%),每次7.5 kg/hm2,连喷5次,可以明显提高商品果率和果实品质.此外由于黄晶西瓜新品种的耐热性较好,在秋延后设施栽培下也能够获得较高的商品瓜产量.此外,研制了一种"大豆绿色有机肥",具有肥效高、肥效长等优点,对黄晶果实的产量和内在品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1特征特性 该品种极早生,开花至采收25~28天,平均单果重2kg,果形整齐,果皮极薄,浅绿底覆翠绿细网条,外观独特秀美.瓤色晶黄透亮,肉质细嫩脆,汁多无渣,中心糖12度左右,边糖9.5度,皮部品质与心部同样甜美,种子少,是新一代小果型黄肉西瓜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极广,耐高温和低温,尤其在低温条件下座果性极佳,在炎夏高温条件下也能正常结果,适于秋、冬、春三季栽培,在高温多雨时期结果,稍易裂果,应注意灌水及避免果实在高温雨季发育,亩产2000kg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