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抗病948’为早中熟、优质、丰产西瓜新品种。该品种高抗西瓜枯萎病, 兼抗西瓜蔓枯病和炭疽病。果实高圆型, 单瓜质量5~8 kg, 开花至成熟约33 d, 果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以上, 瓤色浓粉红, 肉质细嫩松脆, 品质佳。产量45 t/hm2 以上, 适合苏、浙、沪、皖多阴雨地区小拱棚覆盖或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扦插密度及采收期对保护地蒌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扦插密度和采收期调节,可以控制保护地蒌蒿群体大小和个体生长量,适当扩大扦插密度和延迟采收是保护地蒌蒿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3.
蒌蒿群体的自动调节及扦插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 :蒌蒿群体的茎粗、分枝数和单株鲜重随扦插密度的升高而降低 ,单位面积叶片数和生物产量随扦插密度的升高而升高。产量与扦插密度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 ,扦插密度以 3 7.1 9~ 50 .0 0万株 /hm2 较佳。蒌蒿群体随扦插密度的不同在生物产量上表现出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24.
"青酥二号"菜用大豆的早熟覆盖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方式对早熟菜用大豆生育期、结荚习性及产量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菜用大豆育苗移栽的最佳苗龄和定植的适宜密度。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改变了菜用大豆的物候期,使生育期缩短,同时个体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通过育苗移栽可控制菜用大豆的株高,使节间变短,花期提前,结荚紧凑,籽粒膨大迅速、集中,提早上市。菜用大豆育苗移栽的最佳苗龄为10~15d,密度以2株/穴,8000穴/667m^2为佳,育苗移栽是菜用大豆设施栽培早熟、丰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5.
“青酥四号”是采用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方法育成的新品种,母本从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引进,父本从上海地方毛豆品种“牛踏扁”中系选获得。经对2份种质材料有性杂交后代连续8代的定向系统选育,于F8决选品系21-11。在2002~2003年江苏省鲜食大豆区域试验中,该品系表现早熟,较对照“台292”早上市4 d,鲜荚平均产量529 kg/666.7 m2,比对照“台292”减产2.8%,未达显著水平;鲜粒平均产量265.16 kg/666.7 m2,比对照增产6.55%;鲜豆出仁率达55.2%,较对照高。该品种于2005年2月分别通过上海市和江苏省农作物新品种的审定,在苏浙沪皖地区累计示范面积达1 000 hm2以上。  相似文献   
26.
以17份菜用大豆品种资源(其中10份为崇明岛地方品种)为试材,利用150 mmol∕L及200 mmol∕LNa Cl溶液进行发芽期和幼苗期耐盐性鉴定,然后用150 mmol∕L Na Cl溶液对其中10份品种资源进行结荚期耐盐性鉴定。筛选出3个耐盐品种‘浙鲜豆五号’‘VS13-2’和‘骨粒青’,3个盐敏感品种‘乌大青’‘苏鲜四号’和‘绿皮豆’。对耐盐级别不同的4个品种‘浙鲜豆五号’‘VS13-2’‘苏鲜四号’和‘乌大青’苗期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鲜豆五号’和‘VS13-2’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盐胁迫前期高于对照,与‘乌大青’和‘苏鲜四号’相比,‘浙鲜豆五号’和‘VS13-2’在盐胁迫的大多数时间点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较高,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较低。该研究为菜用大豆耐盐种质筛选和耐盐机理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7.
菜用大豆耐低温弱光鉴定方法和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一套有效、可靠的菜用大豆耐低温弱光鉴定方法和评价指标,选择12个熟性不同的春播型菜用大豆品种材料,通过对其在低温弱光胁迫下种子发芽快慢、幼苗存活率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等的检测分析,鉴定各品种材料对低温弱光逆境胁迫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弱光低温组合60~80 μmol/(m2?s)、12℃的逆境胁迫下,12个菜用大豆品种材料的出苗快慢、幼苗存活率及叶片中SOD、POD及CAT活性等存在差异,相关分析表明保护性酶活性与光温组合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8.
利用大豆的13对核心SSR引物,对来自上海市崇明岛的61份菜用大豆品种(系)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有7对引物在61份菜用大豆之间具有稳定的多态性。一共有31个等位基因被这7对多态性引物检测到,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为3~7个,其平均变异数为4.43个。利用这7对SSR引物对61份菜用大豆品种(系)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构建了每份品种(系)的遗传图谱。根据非加权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61份菜用大豆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7~1.0,以相似系数0.79为划分标准,可将其分为9个类别。并根据其主要植物学特性和籽粒特征,将这61份菜用大豆也分为9大类型,但是基于农艺性状和SSR多态性所分类群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崇明岛的菜用大豆品种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为充分利用崇明岛菜用大豆地方品种资源、拓宽育种遗传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一、品种特征特性 属早中熟品种(系),植株生长势和抗病性较强,耐低温和潮湿,在南方多阴雨、弱光照条件下坐果性优良,果实膨大快,开花至成熟30~33天,果实高圆球形,浅绿底覆清晰墨绿细条带,整齐,外观秀美。平均单果重4kg,亩产2600kg以上。果肉奶黄与粉红色互为镶嵌,肉质松脆细嫩,多汁欲滴,中心糖12~13度,风味高雅,品质上佳,皮薄而硬,较耐储运,是特种瓤色优质西瓜新品系,适合各大城市郊区特早熟覆盖及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30.
甜引一号是我中心从20多份引进甜豌豆品种中筛选出来,并经多代单株优选而获得的优良株系。该品系通过近三年的多点试种,产量、品质及适应性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该品系豆荚肥厚多汁,纤维少,甜度高,烹调配菜,味清香色碧绿,色香味俱佳,品质极优,已成为多家超市、宾馆的指定配菜。 甜引一号是有待开发的新优特色蔬菜,它不仅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而且经济效益显著。一般秋播甜引一号亩产可达500-600kg,亩产值2000元。大棚秋播栽培亩产约300kg,按每公斤12元计算(供应宾馆),则亩产值可达3000元左右。同时大棚还可间作矮生作物,如草莓、绿叶菜等,经济效益更显著。 一、甜引一号的品种特性 甜引一号属蔓性,株高170cm左右,白色蝶形花,荚果月牙形,鲜绿肥圆,荚长7-8cm,宽1.2cm,厚1.0cm。每荚含种子5-6粒,种子长成后荚仍翠嫩,粒荚均可食用。该品种喜凉爽而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严寒和高温,适应的温度范围为0-30℃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