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95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0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牧草饲料作物在发展节粮型养殖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整畜禽结构,发展饲料报酬高的草食畜禽和淡水鱼类,是解决饲料不足和我国粮食短缺的有效途径。而广辟饲料资源,种植牧草饲料作物代替部分精饲料,以草节粮是上述措施的基础和关键。牧草比粮食作物能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提供更多的有效养分。同时牧草还是天然的全价饲料,营养全面,饲料转化率高,可直接或添加饲喂各种畜禽鱼等。农区发展牧草饲料作物是切实可行的:一是非宜粮地的开发和利用,二是改部分饲料粮地种植牧草饲料作物。在农田发展牧草饲料作物,从国外农牧业发展的经验和长远的观点看,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苏南丘陵镇江驸马庄农牧结合,发展粮、饲、草生产。和江苏省几年来种草养鱼的成功经验、就是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52.
本试验对外源硅和NaCl处理紫花苜蓿植株后对植株根、茎、叶的受氧化胁迫程度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以高耐盐品种中苜一号和低耐盐品种德福为研究对象进行水培试验,试验有对照处理(不加Si和NaCl)、Si处理(1 mmol/L Si)、NaCl处理(120 mmol/L NaCl)、Si和NaCl处理(120 mmol/L NaCl+1 mmol/L Si).当NaCl和Si处理15 d后,从每个品种的每个处理中分别取出4个单株,分成根、茎、叶三部分,进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MDA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在盐胁迫的条件下,紫花苜蓿的根、茎、叶等器官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膜质过氧化作用;根、茎、叶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从而增强了植株的渗透调节能力;茎、叶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表明中等盐浓度胁迫诱导紫花苜蓿某些与抗盐有关的蛋白的合成量,大于盐胁迫而导致的蛋白水解量.  相似文献   
53.
苏丹草与拟高粱远缘杂交初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苏丹草与拟高粱杂交,获得了远缘杂种F1代,远缘杂交成功率1%左右,F1种子的发芽率约20%。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镜检为10个二价体,染色体配对正常。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F1真假杂交种进行快速鉴定,提高了育种效率。杂种F1代大田表现对叶斑病轻感,F1代田间表现明显的抗/感分离,为苏丹草抗病育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4.
播种期与播种量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播种量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对全生育期影响较大,但对种子的成熟期影响较小,早播可适当提前种子收获;相同播种量条件下,随着播种期的延迟,种子千粒重呈下降趋势;同一播种期内不同播种量处理之间,种子千粒重存在显著(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的播种时期应适当调整播种量,长江中下游地区10月10日左右播种适宜的播种量为1.0g/m^2,10月25日左右播种适宜的播种量为1.5g/m^2。  相似文献   
55.
为阐明多花黑麦草生长发育进程中养分变化的规律和品系间差异,田间试验测定了早熟品系孕穗到开花、晚熟品系拔节到开花不同器官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结果表明:早熟品系孕穗到开花、晚熟品系拔节到开花,NDF和ADF含量均在孕穗期最低;同时,NSC含量最高,分别达千物质重的2.68%和2.85%,IVDMD亦较高。早熟品系抽穗后IVDMD快速降低,而晚熟品系下降较为缓慢,从拔节到开花一直保持较高的营养品质。早、晚熟品系叶鞘的IVDMD均显著低于叶片,亦略低于茎秆。  相似文献   
56.
选取健康无病、体重30kg左右的苏钟猪120头,随机分为2组,研究发酵床育肥前期猪日粮中应用清洁型复合饲料添加剂对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代谢及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1)清洁饲粮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清洁型复合饲料添加剂组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较对照组均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甘油三酯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了58.82%(P〈0.01),而葡萄糖、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及低密度胆固醇差异不显著(P〉0.05);清洁型复合饲料添加剂对血清中酶活性的变化无显著性影响,但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都有提高的趋势(P〉0.05)。(3)清洁饲粮组血清中T3和T4含量均显著提高,其中T3和T4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8.12%和18.84%(P〈0.05),IGF-Ⅰ、INS和GH含量较对照组也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发酵床育肥前期猪日粮中应用清洁型复合饲料添加剂,可提高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营养物质代谢水平,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并提高猪血清中T3、T4的含量,改善猪体内内分泌激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57.
美洲狼尾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提供“九五”国家种质资源库的46份美洲狼尾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初步明确了不同资源材料的育种利用方式,为美洲狼尾草育种组合配制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58.
坚尼草(Panicum maximum Jacq)为热带多年生牧草,原产非洲,约在30年代引入我国。由于坚尼草不耐寒,并且种子易脱落、产量低,所以生产上极少栽培,只在两广地区有所种植。从1986年起,我们从国内外广泛搜集和引进坚尼草资源,在南京的栽培表明:坚尼草“87332”不仅具有夏季生长快、耐刈割、产量高等优点,而且叶产量高,品质好,并且作一年生栽培,广泛适合于农田和牧场种植,有“夏天的意大利黑麦  相似文献   
59.
苏丹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的再生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苏丹草幼穗为外植体材料,研究幼穗发育期以及配比的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发生、生长状态及其绿苗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度为1.5~5.0 cm的幼穗,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3.0 mg/L 2,4-D和0.2 mg/L KT,诱导频率达80%~90%,继代培养基中仍添加3.0 mg/L 2,4-D 0.2 mg/L KT,愈伤组织增殖速度快,且保持植株再生的能力;在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 6-BA 0.01 mg/L NAA或添加2.00 mg/LCPPU 0.01 mg/L NAA,经继代培养3~5代的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保持在50%以上;在继代培养中选择外表呈白色、干燥、紧密、颗粒状的愈伤组织,是提高其再生植株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0.
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的优良乳酸菌菌株,从自然青贮多花黑麦草中分离乳酸菌,筛选并鉴定生长快速且产酸效率高的菌株,分析其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利用传统的平板培养法,从自然青贮多花黑麦草中分离获得180株乳酸菌。其中,5株乳酸菌生长快速且产酸能力强,均能够在NaCl浓度为3.0%,温度为15~35 ℃,pH为3.5~7.0的MRS液体培养基中良好生长。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菌株PR_LAB_9、PR_LAB_34、PR_LAB_67和PR_LAB_86为植物乳杆菌,PR_LAB_76为戊糖片球菌。对菌株进行生长曲线和产酸性能测定,该5株乳酸菌均能够在12 h内快速繁殖和产酸,菌株PR_LAB_76在24 h内生长速率和产酸效率均优于其他4株乳酸菌。进一步分析添加该5株乳酸菌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发现该5株乳酸菌均能提高多花黑麦草的青贮品质,包括显著降低青贮料pH和氨态氮含量,减少干物质损失,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其中,菌株PR_LAB_76处理组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最优,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乳酸含量、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4株乳酸菌处理组,且pH值、酵母菌数量显著低于其他4株乳酸菌处理组。综上,戊糖片球菌PR_LAB_76可作为多花黑麦草青贮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