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林业   75篇
综合类   3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本文利用落叶松刨花和自制的异氰酸酯胶粘剂 ,通过正交重复实验研究了刨花板制造工艺参数中的密度、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刨花含水率、施胶量和施蜡量对“2 4h吸水厚度膨胀率”与“不可逆厚度膨胀率”差的影响 ,同时通过单因素重复实验对刨花板制造常用的胶种和刨花种类对厚度膨胀率差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上述热压参数中 ,只有板的密度和刨花种类是影响刨花板“厚度膨胀率平行性”规律的显著性因素 ;结合和分析部分学者的实验结果发现 ,刨花形态和刨花预处理也是影响刨花板“厚度膨胀率平行性”规律的显著因素。研究表明前者对刨花板“厚度膨胀率平行性”规律影响的实质是不同密度刨花板在 2 4h的吸湿膨胀的速率与程度差异所致 ,后者则是由于这些因素影响了木材的吸湿膨胀特性所致  相似文献   
32.
将玉米淀粉酸解氧化后,采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与丙烯酸胺接枝共聚,得到复合改性淀粉.通过考察各因素对接枝共聚产物接枝百分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确定接枝共聚反应的条件为:接枝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 h;淀粉与丙烯酰胺质量比0.8.通过对复合变性淀粉工艺条件的验证性试验及其的理化性能分析,证明复合变性淀粉适于制备乳液胶黏剂.  相似文献   
33.
制造工艺因素对刨花板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众多实验结果,讨论了刨花板制造工艺中12个主要因素-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板的密度、刨花含水率、施胶量、施蜡量、胶剂种类、刨花形态、刨花原料种类、刨花预处理、成板的二次压制处理对刨花板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刨花板的24h吸水厚度膨胀率要通过降低其不可逆厚度膨胀率获得,而降低不可逆厚度膨胀率的实质是尽量以非膨胀功耗能释放内应力,减少粘弹性变形和胶接点破坏。研究还表明,上述12个制板要素中,除施蜡量外,都对不可逆厚度膨胀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制板工艺因素对刨花板的尺寸稳定性很重要。  相似文献   
34.
低毒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胶体理论,在树脂合成过程中期加入改性剂,改性剂添加量为3%,合成了性能良好的低毒改性脲醛树脂 胶。使原料成本降低8%,且树脂胶贮存稳定性好。压制的中密度纤维板,甲醛释放量达到了E1级。  相似文献   
35.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马来酸酐(MAH)为酯化剂,通过干法合成马来酸酐酯化淀粉(ES)。FT-IR测试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和MAH通过干法成功发生酯化反应。再将马来酸酐酯化淀粉和聚乳酸(PLA)通过熔融挤出法制备马来酸酐酯化淀粉/聚乳酸复合材料(ES/PLA)。采用紫外老化箱对复合材料进行加速老化处理,研究了干法酯化改性对复合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FT-IR和SEM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延长,复合材料中C—O、C—H和CO的吸收峰强度逐渐降低,破坏程度逐渐增大;老化时间相同时,ES/PLA中基团吸收峰强度大于原淀粉/PLA(NS/PLA),破坏程度小于NS/PLA;XRD和DSC结果表明,老化处理后2θ=21°处的结晶峰消失,且16.5°处出现PLA的结晶峰,表明淀粉的水解速率大于PLA;复合材料中PLA的结晶度随老化时间延长先增大,再减小,表明PLA中非结晶区先发生水解。受结晶度的影响,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随着老化时间延长先增大,后减小,且ES/PLA的热稳定性优于NS/PLA。老化时间相同时,ES/PLA的机械性能优于NS/PLA,随着老化时间延长,NS/PLA和ES/PLA的机械强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6.
本文主要研究了湿法中密度纤维板的热压与热处理工艺。经过大量试验和数理统计分析得出了最佳制板工艺,并且探讨了湿法中密度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与酚醛树脂施加量、热压时间和热处理温度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7.
落叶松和桦木木材切面的剖切方向对胶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落叶松和桦木木材切面的剖切方向对胶接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落叶松径切板的干状压缩剪切强度比弦切板的大,而湿状压缩剪切强度径切板的比弦切板的要小;而对于桦木,径切板的干状压缩剪切强度比弦切板的小,而湿状压缩剪切强度径切板的比弦切板的要大。文中还分析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造成落叶松径切板的干状压缩剪切强度比弦切板大的原因主要是落叶松木材早晚材间的差异大,造成落叶松径切板的湿状压缩剪切强度比弦切板小的原因主要是落叶松早晚材的湿涨率不一样以及有纹孔的作用;造成桦木径切板的干状压缩剪切强度比弦切板小的主要原因是弦切面是横断木射线,因此,在弦面上留下射线管胞的孔隙,在胶接时胶粘剂渗入就形成了更多的胶钉,而在湿状时这种孔隙成为了水分的通道,因而使而桦木湿状压缩剪切强度径切板的比弦切板的要大。  相似文献   
38.
针对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固化速度慢的问题,在确定n(甲醛)∶n(尿素)=0.96∶1.00的优选合成工艺配方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不同反应阶段的合成反应温度,在兼顾胶黏剂胶接性能和环保性能的基础上,主要考查合成反应温度对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胶黏剂固化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成低甲醛(F)/尿素(U)摩尔比脲醛树脂时,不同阶段的反应温度对树脂的固化速度有显著影响。当加成反应温度为90℃,缩聚前期反应温度为85℃,缩聚中期反应温度为75℃时合成的脲醛树脂胶黏剂,胶中游离甲醛质量分数在0.075%以下,固化速度明显加快,胶接性能优良,胶合板甲醛释放量为0.365 mg/L,达到GB/T 9846.3—2004中E0级要求,胶合板强度达到国家Ⅱ类板标准。  相似文献   
39.
以双醛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淀粉胶黏剂,采用交联剂异氰酸酯对其进行改性,研究聚乙烯醇(PVA)加入量、pH、异氰酸酯改性剂的添加量、热压温度对淀粉胶黏剂胶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 pH 为2.0、PVA 加入量(质量比)为5.0%、异氰酸酯改性剂添加量为双醛淀粉的20%、热压温度为110℃时,制得的胶合板性能满足Ⅱ类胶合板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0.
在浴比为15条件下,采用酸性橙Ⅱ对1.5mm厚的漂白过的桦木单板进行染色,采用上染率和单板芯、表层明度(L*)差值和色差(ΔE*)差值来综合评价单板的染色效果,最终确定染色各单因素适宜取值为:染料质量分数0.5%,NaCl质量分数0.5%,表面活性剂(平平加O)质量分数0.1%,温度85℃,染色时间4h,染液pH值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