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林业   75篇
综合类   3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51.
白桦木材干燥过程横纹流变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白桦锯材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常规干燥 ,把时间因子引入到木材干燥变形中 ,运用聚合物粘弹性变形与流变学理论分析木材干燥过程蠕变变形的发展 ,采用切片法测定了沿木材厚度方向的瞬时弹性应变εe、粘弹性应变εc、机械吸附应变εm 的分布与变化趋势 ,定性分析了在一个干燥周期内木材横纹方向变形特性。理论研究与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干燥过程中木材表层与芯层的弹性应变始终是方向相反的 ,木材表层的弹性应变在干燥中期与后期达到极值的时刻可以作为进行热湿处理的参考点 ;粘弹性应变是与时间相关的、可恢复的变形 ,在木材干燥过程中较难与机械吸附应变严格区分开 ,机械吸附应变 (前期 )包括粘弹性应变 ,因而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械吸附应变发展变化规律 ;在干燥中期与后期对白桦进行热湿处理时 ,木材各层的机械吸附应变均呈现增大趋势 ,木材沿厚度方向的不均匀干缩减小 ,木材表、芯层的弹性应变有所减小 ,机械吸附应变是导致干燥过程木材干燥应力释放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
复合变性淀粉制备淀粉基异氰酸酯胶黏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复合变性玉米淀粉制备Ⅰ、Ⅱ型淀粉基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API)胶黏剂的工艺.选择复合变性淀粉乳液、二元酸、聚乙烯醇、多异氰酸酯的用量作为影响因素,以压缩、拉伸剪切强度为评价目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满足日本JISK 6806-1995指标要求的Ⅰ、Ⅱ型淀粉基API胶黏剂的配方,对影响胶黏剂理化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验证实验证明,所优化出的最佳配方具有明显的生产可操作性,交联剂多异氰酸酯可不经封闭直接使用,完全能够满足现有的木材胶合制品生产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53.
为了确定用DN—1号低毒性脲醛树脂胶压制不同树种刨花板的工艺条件,我们在东北林学院人造板教研室已作过的试验基础上,于实验室条件下对红松、落叶松、桦木、杨木、榆木、水冬瓜、马尾松、杉木等刨花进行了制板工艺的试验研究。 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确定用DN—1号低毒性脲醛树脂胶和红松等8种树种的刨花压制物理力学性能符合国家林业总局部标准LY—209—210一79中一级品要求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4.
以硫酸/磷酸为催化剂和苯酚液化,将大豆粉转化为胶黏剂的制备原料,并制备得到耐水性木材胶黏剂。采用GPC,HPLC,FTIR等手段结合胶合板压制,对豆粉苯酚液化产物及其与甲醛缩聚得到的胶黏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苯酚/豆粉质量比为3/1~2/1、5%硫酸为催化剂下,将豆粉在130~150℃下液化90min,90%以上的豆粉转化成相对分子质量为250~7250的产物,部分苯酚以1,4-取代和1,2-取代方式与豆粉反应形成结合酚;苯酚液化不仅破坏大豆蛋白的紧密球形结构,还使液化豆粉的活性基团增加,由此通过苯酚液化豆粉与甲醛缩聚,制得低游离甲醛释放的、胶接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Ⅰ类胶黏剂,由此所制备胶合板的28h煮-烘-煮湿强度在1.24~1.81MPa之间,达到耐候胶合板要求;苯酚/豆粉的比例对液化产物以及苯酚液化豆粉-甲醛胶黏剂的许多特性都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苯酚/豆粉比例为3的胶黏剂胶接强度最好。  相似文献   
55.
落叶松、桦木和柞木木材表面的润湿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测定了水和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的主剂对落叶松、桦木和柞木表面的接触角,并通过测量不同表面张力的液体对落叶松、桦木和柞木材表面的接触角,推算出落叶松、桦木和柞木木材表面的自由能。结果表明:水和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的主剂对桦木的接触角最大,同时计算得的桦木表面的自由能最低,说明在这3种木材当中,桦木的润湿性最差。通过柞木和落叶松的接触角的测定和表面自由能的计算可以看出:柞木和落叶松木材的表面润湿性相差不是很大,落叶松比柞木的润湿性稍好一些。对落叶松、桦木和柞木木材的径切面的胶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柞木的常态压缩剪切胶合强度比桦木的略大一些,3种木材当中落叶松的常态压缩剪切胶合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56.
以废纸回收再利用为目的进行了废纸浆原料应用于家具产品领域的相关性及适用性试验,开展了废纸浆原料家具产品的成型与增强处理研究,获得了废纸浆原料家具产品的成型方式、结构性能和工艺方法,确定了赋予此类产品最佳的材料性能参数与依据,以期最大限度地回收再利用此类材料.  相似文献   
57.
以聚乙二醇/丙三醇( m(聚乙二醇)∶m(丙三醇)=4∶1)为液化剂,研究了硫酸催化橡胶籽壳粉在多元醇体系的液化反应,探讨了不同反应因素对液化反应的影响,同时通过反应时间与液化率的关系,揭示了液化产物的性质随反应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8%、反应温度150℃、V (液化剂)∶m (橡胶籽壳)=4 mL∶1 g、液化反应时间90 min时,其液化产率高达94.32%。同时,橡胶籽壳液化符合二级动力学反应,活化能Ea=20.60 kJ/mol,指前因子A=3.6598 s-1,ΔH=17.09 kJ/mol,ΔS=-245.34 J/mol,ΔG=120.91 kJ/mol,表明体系较易进行,在外界供能的前提下,体系的有序性发生了变化,反应形成了某种形式的协同的过渡态,体系变得复杂。  相似文献   
58.
笔者主要探索了木材干燥质量和表面性质的变化,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些变化对胶接界面产生的影响,从宏观的角度建立胶接界面的情况与胶接力学强度的关系。从而说明干燥质量对胶接力学强度的影响,结合数学分析方法进而提出改善胶接界面性能的理论依据,来优化木材的干燥工艺和干燥过程的控制,使干燥质量能够满足胶接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59.
在现代木材加工工业生产中,对胶粘剂的依赖性不断增强,胶接质量已越来越成为影响木制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木材胶接性能的因素很多,有木材密度、树种等木材固有的因素,也有被胶接木材的含水率、表面粗糙度等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因素。本文从木材的干燥质量,主要是木材的含水率入手,对于不同树种满足集成材胶接对含水率的要求做了初步探索,并给出了相应的干燥工艺,这对于实际生产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一、前言目前我国湿法硬质纤维板生产的热压温度大多偏低,纤维板质量不高。如何在现行生产条件下,生产出高质量的纤维板,是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们在热压温度为190℃的条件下,探求比较理想的热压和热处理工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与有关工艺参数的关系,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