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林业   75篇
综合类   3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从化学热力学角度出发 ,理论上分析了人造板尺寸稳定的一些普遍性规律 ,初步证明人造板热压后在变形恢复时 ,蠕变和松弛将会同时发生 ;人造板的尺寸稳定过程是通过释放非膨胀功耗能量和膨胀功耗能量而实现的 ,只有使体系以非膨胀功耗能量释放 ,才能对人造板的尺寸稳定性有利 ;同时为热堆放处理有利于人造板尺寸稳定从化学热力学找到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2.
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在中密度纤维板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耐水性差、游离甲醛释放量高是我国中密度纤维板(MDF)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用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F)胶粘剂生产MDF可以有效地提高耐水性,降低游离甲醛释放量,并使得因管道施胶引起预固化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3.
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对苯基异氰酸酯与木素、纤维素、木粉的反应进行探究.在不同升温速率下,试验对比苯基异氰酸酯分别与木素、木粉在绝干含水率和平衡含水率(木素为3%,木粉为5%)条件下的反应特征;同时研究木素存在下苯基异氰酸酯与纤维素的反应特性.基于对DSC图的讨论分析和Ozawa方程,求解苯基异氰酸酯分别与木素、木粉反应的活化能,初步揭示异氰酸酯分别与木素、纤维素、木材的胶接反应特性.研究表明:苯基异氰酸酯与木素反应温度和活化能相对于苯基异氰酸酯与木粉反应的温度和活化能要低;木素与纤维素混合时,异氰酸酯主要与木素反应,当纤维素的含量较大时,纤维素与异氰酸酯反应程度加大;当木材含水率为5%时,水分导致含水木材与异氰酸酯反应活化能降低了34%.  相似文献   
64.
为了系统研究不同表面状态下桦木单板的胶接性能,在比较桦木素材、染色桦木以及固色桦木表面润湿性能的基础上,采用湿固化异氰酸酯胶黏剂,对比分析了素材、染色和固色桦木3种试件在含水率30%、50%、70%和90%条件下的干状及湿状胶接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升高,素材、染色和固色桦木表面的平衡接触角均呈上升趋势,胶接强度均呈下降趋势,并且其湿状胶接强度均明显低于各自的干状胶接强度;素材的干湿状胶合强度均明显高于染色和固色两种试件.  相似文献   
65.
木材及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无损检测是指不改变被检测构件的最终使用性能,而又能获得所需检测资料的一种测试手段,许多方法都属于这一领域。文中论述了国内外木材及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国外同行在此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以便为今后国内木材及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6.
脲醛树脂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脲醛树脂的甲醛释放、合成与反应机理、低摩尔比脲醛树脂的合成、树脂化学构造分析、固化机理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脲醛树脂合成方法与树脂化学构造的关系,以及强酸性条件下合成低摩尔比脲醛树脂固化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7.
高含水率单板胶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组分湿固化异氰酸酯胶粘剂胶接高含水率单板的工艺条件,详细讨论了含水率、涂胶量、加压压力、加 压时间和养生时间对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板含水率、涂胶量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单组分湿固化异氰酸酯胶粘 剂可胶接含水率高达100%的单板,在保证胶接强度的前提下,涂胶量仅为传统胶粘剂的1/2-1/3。  相似文献   
68.
白桦干燥过程的横纹干燥应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55mm厚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锯材作试材,在实验型木材干燥机内常规干燥试验,探讨材干燥应力与变形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对干燥控制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木材常规羊燥过程。因为厚度方向收缩不均而产生的干燥应力与干燥应变是造成干燥开裂与变形等缺陷的主要原因,在采用的自动控制仪条件下,白桦木材的干燥应力极值明显低于横纹抗拉极限强度,干燥后试材的各项质量指标达到国燥锯材以上。  相似文献   
69.
对湿固化异氰酸酯胶黏剂粘接高含水率桦木的胶接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利用计算化学方法这一崭新的手段,采用Material Studio软件中DMol3模块,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量子化学程序,通过模拟胶接体系中异氰酸酯基团(NCO)与自由水(H2O)及桦木中不同化学环境羟基(—OH)的反应历程,搜索反应的过渡态,计算反应活化能以及反应总能量,判定反应进行的难易以及先后次序。研究结果表明胶接体系中—NCO基团与自由水反应的活化能与—NCO基团与纤维素中—OH的反应活化能相接近,反应存在竞争关系。胶接体系中—NCO与纤维素上—OH相对来说较容易反应,且反应进行的顺序是C6C3C1C2,均为放热反应;与木质素上—OH不容易反应,反应进行的顺序是紫丁香基丙烷(Lig-S)愈创木基丙烷(Lig-G)对羟苯基丙烷(Lig-H),其中羟基与Lig-S和Lig-G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与Lig-H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70.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低固含量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并向乳液中添加尿素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尿素添加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热重分析仪(TGA)、激光粒度仪等现代分析手段对乳液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尿素的添加使得乳液黏度降低,且黏度随剪切作用的变化速率变小,剪切应力减小,乳液胶接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在尿素添加量为60%时达到最大值,膜的储存模量、耐热性、耐水性及稳定性提高;尿素的添加增大了乳液粒径,而粒径分布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