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4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资源密度的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潜力测算与市场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中国农业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资料》的数据测算2012年全国各地区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潜力,并基于秸秆资源密度,分析各地区之间秸秆资源化利用潜力的差异,进一步探讨了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市场发展潜力。研究表明,2012年我国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为8.486×108 t,可收集利用的秸秆资源量达6.406×108 t,除用于还田、生活燃料、饲料等传统途径之外,可资源化利用潜力为1.515×108 t。我国各地区作物秸秆可资源化利用潜力差异较大,其中:长江中下游、东北、华北地区可作为生物质能源的作物秸秆资源量分别为4.451×107、3.626×107和3.511×107 t,具有较大的秸秆可资源化潜力;华南、黄土高原和青藏地区作物秸秆可资源化潜力较低。东北、长江中下游、华北地区秸秆可资源化潜力的资源密度相对集中,适宜建立较大规模的秸秆直燃发电站、秸秆气化等能源企业,可加强当地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以形成较为成熟的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市场,从而不断提高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62.
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苛刻的评定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手段。本文立足于青岛市农产品出口现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青岛市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从国际和地区角度阐释了青岛农产品出口受阻的深层原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3.
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种业企业发展状况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长期的改革发展,中国种业已经进入了种子市场化高级阶段。新形势下,中国种业企业存在着市场化程度低、资金短缺、科研力量薄弱等诸多问题。中国种业企业在面临跨国公司冲击的同时.也迎来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机遇。本文通过对中国种业企业的SWOT分析.研究其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并提出发展民族品牌、扩大企业规模、组建国际战略联盟、实现地区差异化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4.
为选择适合辽宁地区生长的东部白松种源,研究了东部白松不同种源苗期的光合效率。结果表明:东部白松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型。8:00时,不同种源的净光合速率为7.83~17.96μmol.m-2.s-1,蒸腾速率为2.63~6.33 mmol.m-2.s-1。10:00时,不同种源的净光合速率为3.58~18.60μmol.m-2.s-1,蒸腾速率为1.92~6.68 mmol.m-2.s-1。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种源的东部白松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差异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生长指标和光合作用指标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其中当年树高生长量同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相关性较高,说明光合作用指标可作为东部白松东部种源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65.
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直接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该文以冰砬山3个年龄阶段的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收获法建立了生物量与胸径的相对生长方程,推算了各林龄的生物量、生产力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的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112.09 t.hm^-2、224.92 t.hm^-2和276.18 t.hm^-2。蒙古栎林分配到其地上生物量的比例,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与此同时分配到根系生物量的比例从幼龄林的36%下降到28%。蒙古栎林乔木层的年平均净生产力在中龄林达到最大12.13 t.hm^-2.a^-1,比幼龄林和近熟林分别高3.43 t.hm^-2.a^-1和1.42 t.hm^-2.a^-1。在所有不同年龄阶段,各器官的生产力占总生产力的比例平均为叶(45%)〉树干(30%)〉根(18%)〉枝(7%)。  相似文献   
66.
以辽东山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在冰砬山森林生态站研究了不同林龄蒙古栎单木碳储量动态及其林分碳密度的差异,估算了蒙古栎天然林年净固碳量。结果显示:蒙古栎单木碳储量与林龄和胸径密切正相关,与树高相关性较差;林分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总体上林分各个器官碳密度为干根枝叶;蒙古栎天然林乔木年净固碳量在3.83~5.48 t·hm-2·a-1,折合CO2量14.05~20.1 t·hm-2·a-1,在中龄时达到峰值,固碳能力最强,而后随着林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67.
采用SSR分子标记分析法对玉米种子纯度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杂交玉米种子纯度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8.
陈婧  颜廷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233-11235,11253
立足于社会弱势群体理论,以小产权房现象为切入点,探究了农民这一社会群体处于弱势地位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帮助农民社会弱势群体摆脱“弱”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9.
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和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的固碳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东山区两种主要树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主要组成树种)和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主要组成树种)为研究对象,将林木生长过程转换为林木碳素积累过程,对两树种树干碳素积累过程的特征、各林龄段内树干碳素储量的动态及不同器官碳素储量的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树干连年碳素积累和平均碳素积累都明显快于蒙古栎.长白落叶松碳素快速...  相似文献   
70.
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ited Nations Comtrade Database, UN Comtrade)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海关统计数据在线查询平台,筛选和分类汇总新鲜或冷藏类、暂时保藏(盐水)类、干品类、罐头类食用菌产品2002—2021年对东盟的出口数量和出口额,以及2022年出口额,分析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主要东盟国家及其相应产品结构;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RCA)、贸易结合度指数(trade integration index, T)以及贸易互补性指数(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 TCI)分析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东盟的竞争力和贸易潜力。结果表明:2021年中国食用菌产品对东盟形成了以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为主的出口格局,2019—2021年出口形势不佳;四大类食用菌产品出口东盟比例变化较大;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东盟具有极强竞争力,其中干品类竞争力最强,罐头类其次,新鲜或冷藏类较弱;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具有较大贸易潜力,但2013—202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