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通过对黔油20号在贵州低、中、高三种不同肥力地上种植在不同施肥配方下的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黔油20号在低、中、高三种肥力地上种植均以N、P、K、B配合施用产量最高;低、中肥力地上种植以N、P、B配合施用经济效益最好}高肥力地上种植以N、P、K、B配合施用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2.
肖华贵  饶勇  陈静  李超 《耕作与栽培》2004,(5):20-20,64
应用回归最优设计试验,对黔油12号密度、氮肥、磷肥、钾肥进行了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依次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氮肥和密度的增产效应最大,且随着N肥施用量的增加或密度加大,产量逐渐提高,当产量达到最高水平时,增施N肥或增加密度,产量反而降低.在低水平下,K肥对产量的影响比P肥大,而在高水平时,P肥对产量的影响比K肥大.氮肥与密度互作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氮肥与钾肥.而密度与钾肥互作对产量的影响最小.欲求高产,应重视氮肥的施用量,在保证合理密度时,还应注意P肥与K肥的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83.
适宜贵州山区种植的绿肥用油菜品种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适宜贵州山区种植的作绿肥用油菜品种,从贵州省内外引进优质常规油菜品种、杂交油菜品种、专用饲料油菜品种、本地芥菜型和白菜型油菜品种共计11个,以绿肥品种箭舌豌豆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绿肥用油菜品种盛花期的生物产量差异。结果表明:所有参试油菜品种盛花期生物产量显著高于箭舌豌豆。其中,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饲料型油菜品种"饲油2号"盛花期的生物产量最高,为8 641.99公斤/亩,适宜贵州山区作绿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4.
磺胺间甲氧嘧啶混悬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和SMM-Na两种混悬注射液与SMM-Na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旨在为SMM混悬注射液的开发和注册提供依据。将18头猪随机分成SMM混悬注射液、SMM-Na混悬注射液和SMM-Na注射液3个试验组,按100 mg/kg BW单次肌注给药。HPLC分析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用MCPKP程序计算动力学参数。3种制剂在猪体内的动力学过程都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SMM混悬注射液:t1/2α(2.86±0.85)h,t1/2β(45.57±8.06)h,AUC(712.04±108.20)mg.L-1.h,Cmax(12.16±0.52)mg/L;SMM-Na混悬注射液:t1/2α(7.90±1.21)h,t1/2β(24.87±12.92)h,AUC(1 489.78±164.63)mg.L-1.h,Cmax(97.86±10.24)mg/L;SMM-Na注射液:t1/2α(0.10±0.04)h,t1/2β(6.20±0.57)h,AUC(1080.83±93.78)mg.L-1.h,Cmax(84.30±4.26)mg/L。SMM混悬注射液虽然消除缓慢,但血药浓度低,有效血药浓度时间短,很难达到临床治疗的要求;SMM-Na混悬注射液血药浓度高,有效血药浓度时间长,是一种较理想的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85.
为制定黔油12号大面积制种技术方案,明确该品种父母本的最佳播差期和最佳播期,提高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1999年9月18日至11月6日共进行了9期相隔6d的父母本播期试验,结果表明,父母本最佳播差期的6d,最佳播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父本最迟播期为10月12日),在最佳播期内,父本比母本提前6d播种的花期相遇较好,异交结实率高,制种产量高。  相似文献   
86.
取3529×Oro(F_1)及其亲本的新鲜叶片,经组织捣碎、离心、得线粒体;用SDS破线粒体,过氯酸钠、氯仿除蛋白。透析纯化后,用核糖核酸酶除线粒体R NAS;再经Sepharose4 B柱层析得纯净的线粒体DNA(mitDNA)。电镜观察制备的mitDNA为共价闭合环状分子。3529、3529×Oro(F_1)、Oro的mitDNA的Tm值分别为85.3℃、85.0℃、86.0℃;增色值分别为23%、29%、5%;(G C)%含量分别为39、38、41。杂种mitDNA与亲本的差异或接近也反映在其性状1上。如3529、杂种(F_1)、Oro的株高(cm)分别为163.1、173.2、411.8;全株有效果数分别为323.7、407.0、340.5;每果籽粒数分别为13.1、14.6、11.4;千粒重(g)分别为5.20、4.47、3.60;含油量(%)分别为38.75、42.60、37.10;单株产量(g)分别为14.2、18.7、12.4;亩产量(kg)分别为87、157、76,都优于双亲而更接近于母本3529。  相似文献   
87.
为了给高芥酸品种选育提供优异种质,选育出丰产性好、芥酸含量高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以200份甘蓝型油菜资源为材料,采用田间鉴定和室内品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高芥酸材料的筛选。结果显示:芥酸含量在50%以上的材料有16份,其中,T6431-1芥酸含量最高(54.0%),其次是T6429-1(53.9%)和T6429-3(53.5%)。平均产量较相邻对照(中油119)增产达20%以上的材料有3个:T6434-5、T6446-1和T6455-4。综合评价:T6434-5和T6446-1的芥酸含量较高,抗倒伏,综合农艺性状和丰产性较好,可作为高芥酸品种直接应用或作为高芥酸品种选育的优良资源材料;T6431-1的芥酸含量较高、千粒重大、含油量高,但由于其角粒数少,丰产性略差,可对其丰产性进行改良后应用。T6429-1和T6429-3的芥酸和含油量均较高,但一次有效分枝数和角粒数较少、主花序短、丰产性稍差,对其农艺性状进行改良后可用于高芥酸品种选育的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88.
多效唑在黔油28号杂交油菜制种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曾兵  饶勇  杨斌  李超  肖华贵 《种子》2010,29(12)
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母本植株生长进行调控,结果表明,薹期喷施多效唑能够抑制黔油28号母本植株的生长,使其植株变矮、分枝增多,抗倒性增强;喷施多效唑能够有效地降低母本植株高度,减小与父本的高差,有利于母本被父本飞花授粉,增加全株有效角果数,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89.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选育研究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雄  饶勇  肖华贵 《种子》2000,(4):37-40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研究结果表明,三交种方法是克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微量花粉的有效途径。三交种、单交种的不同组合之间,三交种与单交种之间的产量存在着显著差异,产量最高仍是一个单交种,两个强优势的三交种的产量经强油821、油研七号增产34.99%、32.66%、20.89%、18.81%,比相应的单交种增产6.4%、4.6%。恢复系恢11的配合力最高,恢12的配合力居第二,一个临保不育系的配合力也较高。  相似文献   
90.
油菜籽的黄色种皮是一个高含油量的标志性状, 黄色愈淡, 含油率愈高.以黄色种皮为指示性状选育的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品种,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如瑞典育成一个双低白菜型黄籽油菜品种.而甘蓝型油菜籽的种皮是黑、褐等深色,没有黄色种皮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华中农业大学的刘后利先生等,在国内首次发现并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种华黄1号.由此兴起了国内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种选育的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