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6篇
  47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2014年7月2~5日,准安区一养殖户饲养的22日龄1 600只雏鸭发生以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并先后有97只病鸭死亡.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曲霉菌病.现将该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稻城白马鸡     
<正>白马鸡夫妇海拔接近4000米的蚌普寺附近一个悬崖上,一只雄性白马鸡时而梳理美丽的羽毛,时而昂首长啸。这时,原本湛蓝的天空竟突然飘起漫天雪花,一只雌性白马鸡伴随"白马王子"高亢豪放的鸣叫声轻盈地从山下飞来,羞羞答答地依偎在她的王子身旁,显出万般温柔。  相似文献   
83.
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助对新疆阿瓦提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普查,通过农民施肥情况调查、土壤养分含量等级划分和构建棉花测土配方施肥体系,把阿瓦提县棉花测土配方施肥划分为6个区,并提出土壤培肥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84.
共轭亚油酸在反刍动物中的生物合成与营养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主要从反刍动物脂肪和牛奶产品中发现的天然活性物质,是一类含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异构体混合物.亚油酸和亚麻酸在反刍动物瘤胃内通过异构化和生物脱氢反应形成CLA,反式脂肪酸在动物细胞内经△9-脱氢酶的脱氢作用也能形成CLA.饲料、瘤胃微生物、瘤胃pH值以及品种等都对CLA有着重要的影响.反刍动物来源的食品是共轭亚油酸最主要的天然来源.本文就CLA的生物合成及营养调控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5.
本文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和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在前期土壤含水量较高条件下,影响累沟侵蚀的项因素,筛选出了影响沟侵蚀的主要因素,即降雨,坡度、土壤容重和地面处理。  相似文献   
86.
晋西黄土地区侵蚀地貌特征及其分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流域调查法,以流域为单元进行调查算,分析了晋西黄土地区流域侵蚀地貌特征,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选取6个主要特征因子,对49条典型流域做了模糊聚类分析,同时,充分考虑区域地貌,侵蚀营力和方式及其它因素,并参照山西省地貌,水文,土壤侵蚀分区方案,将晋西黄土地区流域侵蚀地貌划分2个大区,6个亚区,这有助于探索地区不同区域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87.
滤纸法新雨滴取样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雨滴色斑面积叠合度是影响滤纸法测算雨滴滴谱精度的主要因素。采用人工降雨试验,建立了锥体式雨滴取样器优化数学模型,并运用正交设计优化法求得锥体坡度为45°,锥体高度为52mm;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了锥体式雨滴取样器与平板式雨滴取样器的对比试验,当雨滴中数直径分别为4.2mm和1.7mm时,φ150mm滤纸上的雨滴色斑面积叠合量平均可减少60.6mm2和42.0mm2,表明锥体式雨滴取样器优于平板式雨滴取样器。  相似文献   
88.
从农网实际情况出发,研究设计并建设信息高度共享、流程运转通畅、科学规范统一的电能信息采集管理系统。系统整合各类采集系统,规范购、供、售电侧的电能量数据接口格式,完成对不同信道、不同类型采集终端的兼容,实现了电能信息的自动采集和集成、线损的实时管理与分析、负荷控制和电费预购管理等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89.
本研究设计的电力负荷管理终端的CPU采用ARM32位的LPC2138芯片,该芯片功能强大,应用集成度高;终端与主站通过GPRS通讯,采用MC55模块,应用开发简单;该终端不仅可以抄录485多功能电表,还能抄录兰吉尔、红相、ABB等外国电表;更重要的是增加了防窃电功能,有效解决了收电费难及偷电等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冬小麦精量穴播栽培模式效果,为滴灌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播种量处理的示范田内样点调查,采用固定和随机取样等方法,调查与分析空穴率、基本苗、冬前总茎数、越冬总茎数、平均单株分蘖数及可能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产量等,与龙王庙村常规播种地块对比产量和效益。【结果】获取精量穴播冬小麦播种量6.3 kg/667m2、8.3 kg/667m2 2个播种量的空穴率分别是20.6%、9.1%,基本苗分别是10.3×104/667m2、14.4×104/667m2,冬前单株分蘖数分别是3.1和2.8,冬前分蘖成穗率分别是98%和65%,平均单株成穗率分别是403%和283%,收获穗数分别是41.5×104/667m2和40.7×104/667m2、实收单产分别是628和632 kg/667m2等,精量穴播2个处理均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分别比同等条件下条播16 kg/667m2播种量处理实收单产分别增加38和42 kg/667m2,节约种子分别是9.7和7.7 kg/667m2,增加效益分别是494.16和488.84元/667m2【结论】冬小麦产量高低与播种量没有明显关系;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平均单株成穗率和冬前分蘖成穗率逐渐减少;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收获穗数随着播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平均穗粒数随着平均穗数增加而减少;精量播种冬小麦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种植效益;播量为6.3 kg/667m2时,冬前分蘖数与分蘖成穗数接近,有效分蘖数和收获穗数最高,平均单株成穗率达403%,冬前分蘖成穗率达98%,节本增效金额达494.16元/667m2,节本增效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