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9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24篇
  66篇
综合类   233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241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是限制其农业利用的重要因素。采用好气模拟培养方法对6种畜禽粪便好氧堆肥过程中Pb、Cd、Cu、Zn的总量以及生物有效性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并分析了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因素。结果表明,根据现有的国际以及我国农用污泥农用标准,某些粪便中存在着Cd、Cu、Zn含量超标,由于饲料受重金属污染的不同,造成不同畜禽粪便中不同的重金属含量差异性较大。堆肥过程中,由于挥发性物质的挥发作用,4种重金属含量均呈现增加现象,尤其是在0~14 d的堆肥中增加量最高;而生物有效性重金属占其全量重金属的比例呈现先增加而后下降的趋势,除仔猪粪外,堆肥均能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部分的比例,这将有利于降低其农业利用的风险。温度和水溶性碳对堆肥过程中4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部分重金属相对含量的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2.
为了揭示牦牛在高原与平原饲养条件下的RNA序列分子编辑位点、类型及功能,进而为牦牛的臀肌组织生长、发育、分化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等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试验将10头麦洼牦牛随机均分成平原组和高原组,每组5头,分别于2018年12月14日—2019年5月12日(冷季)在四川省广汉市(海拔为600 m,平原组)和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海拔为3 500 m,高原组)进行舍饲栓系和放牧饲养,饲养期间每30 d称量体重1次;试验结束后,屠宰试验牛,取其臀肌组织,通过Illumina HiSeqTM 4000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SPRINT、 JACUSA、RNA-DNA差异位点(RDDs)和RNA-RNA差异位点(RRDs)探测RNA编辑位点(REs),并对REs进行分类、对其所在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及变异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平原组体重在试验第60天时显著高于高原组(P<0.05),90~150天时极显著高于高原组(P<0.01)。总计发现4 351个REs,以A>G、G>A、C>T和T>C编辑类型为主;平原组REs主要富集在...  相似文献   
683.
复苏培养本实验室保存的牦牛源C型产气荚膜梭菌Qinghai-06(GenBank登录号:MW980095),利用振荡比浊法、动物试验和病理切片方法对菌株生长曲线及动物致病性进行研究,随后通过对β毒素基因扩增、克隆、双向高通量测序、生物软件分析等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蛋白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蛋白特殊区域及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牦牛源C型产气荚膜梭菌Qinghai-06菌株按照5%体积分数接种后,2~6 h为对数期;菌液D600 nm值与稀释倍数的关系式为y=-0.857ln(x)+2.236;菌液D600 nm值与菌落CFU的关系式为:y=0.881x-0.017;菌株对感染小鼠的LD50为0.408×108 CFU/mL。H.E染色镜检观察到可引起肠、脑、肾脏、肝脏、脾脏组织病理变化。β毒素基因序列长927 bp,共编码309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1535H2396N406O502  相似文献   
684.
外源水溶性Cd在棕壤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验室土柱法研究了外源水溶性Cd在棕壤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结果表明,在非饱和水分条件下,外源水溶性Cd进入棕壤90d后并未向15~30cm土层迁移,而是集中在0~15cm层次;外源水溶性Cd进入棕壤(0~15cm)30d后水溶态Cd迅速向其他形态转化,其形态分布主要以交换态(65.57%)为主,其次为残渣态(24.92%)、碳酸盐结合态(6.23%)、铁锰氧化物态(2.46%)、水溶态(0.82%),有机结合态未检出。在其后的60d里,外源Cd各形态的百分比随时间变化的幅度较小,其中交换态分别占总量的60.59%和67.03%,说明外源Cd进入棕壤90d后绝大部分还未转化为相对稳定的形态,对土壤-植物系统的污染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棕壤(0~15cm)对外源水溶性Cd的吸附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和络合(或螯合)作用。  相似文献   
685.
[目的]西藏拉萨市引进荷斯坦牛冻精与本地黄牛级进杂交已40余年,对荷斯坦牛改良西藏黄牛(荷×藏)级进杂交后代泌乳性能进行测定,为后期横交固定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并比较2017—2021年荷×藏高代次不同胎次之间的总泌乳量、高峰产奶量、高峰日、产奶天数和日泌乳量;2021年7月进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结果]荷×藏高代次随着胎次增加总泌乳量、高峰产奶量、泌乳天数和日泌乳量随之降低,高峰泌乳日在正常范围内;3个胎次之间,总泌乳量主要集中在2000 ~ 4000 kg,高峰产奶量主要集中在15 kg ~ 25 kg,高峰日、产奶天数和日泌乳量的范围分别是49.58 d ~ 66.30 d、212.06 d ~ 217.36 d和14.96 kg ~ 17.99 kg。DHI测定数据显示荷×藏高代次群体乳脂率、乳蛋白率和尿素氮分别是3.86 %、3.34 %和12.47 mg/dL。[结论]高原低氧环境限制限制了荷×藏高代次牛的泌乳性能,但相比西藏黄牛有较大提高,结果可作为提高改良牛生产性能、产奶量、奶品质及遗传特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86.
根据吉林省2003年中早、中熟4个品种区域试验点38个参试品种12项品质性状的测定结果,研究了各品质性状的品种(基因型)、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相对变异。结果表明,垩白性状、直链淀粉含量、精米率、粒长的国家一级达标率极低;各品质性状在品种间、环境(地点)间都有极显著差异,而且各品质性状均存在品种×地点交互作用;参试品种均以品种效应为主,品种效应最大的是直链淀粉含量,环境效应最大的是整精米率。  相似文献   
687.
通过实施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马尿酸对小麦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前期,中、高浓度的外源马尿酸可以降低抗氧化酶活性,低浓度的外源马尿酸则促进酶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现为低浓度处理时酶活性下降,而较高浓度处理时酶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688.
烤烟连作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研究了辽宁宽甸烟区不同烤烟连作年限土壤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烤烟连作导致0~20cm土层的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积累;而20~40cm土层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亏缺;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各自在两土层的分布趋于不协调;以及各土层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比例趋于失衡。这对从土壤养分角度分析烤烟连作障碍原因,以及指导连作烟田土壤的培肥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9.
低温是导致长鞭红景天种子萌发率低的重要胁迫因子。本文探讨外源茉莉酸甲酯(Me JA)预处理对长鞭红景天种子萌发的影响,寻求低温胁迫下提高种子萌发率的解决方法。结果表明:Me JA(2.5μmol/L)预处理能够缓解低温胁迫(10℃)对长鞭红景天种子的伤害,显著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促进种子萌发。Me JA在红景天生产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0.
为了解38株西藏牦牛源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亚型流行及耐药性情况。利用药敏试验、PCR检测技术对实验室保存的38株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及耐药基因研究。ESBLs检测结果显示,在初筛以及确认试验中,有21株牦牛源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检测为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55.3%。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38株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中有34株产毒性大肠杆菌携带CTX-M-U,检出率为89.5%;13株产毒性大肠杆菌携带CTX-M-1,检出率为34.2%;4株产毒性大肠杆菌携带CTX-M-9,检出率为10.5%;30株产毒性大肠杆菌携带TEM,检出率为78.9%;所有菌株均未检出OXA及SHV基因型。药敏检测结果显示,38株牦牛源肠产毒素大肠杆菌对万古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肟等均表现为高度耐药,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达100%;对氯霉素、诺氟沙星、青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3.2%、50.0%、86.8%、73.7%;仅对链霉素、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头孢西丁等表现为敏感。说明目前西藏地区产ESBLs菌株的确存在,且产ESBLs菌株的基因型以CTX型为主,TEM型次之。ESBLs的产生能明显增加菌株的耐药性,提示我们在临床用药中,不仅要合理使用抗生素,而且还要注意结合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