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探明马铃薯疮痂病菌在植株和土壤中的分布情况及种群动态变化特点,利用常规PCR和定量PCR(qPCR)技术对不同环境的马铃薯疮痂病株和田间植株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定性定量检测.结果 表明,病田、温室盆栽和微型薯苗床中马铃薯疮痂病重度发病植株的根、匍匐茎、块茎、地上茎、叶片等组织样品均可检测到184 bp的疮...  相似文献   
52.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温环境对不同阶段肉鸡生长性能、体温及行为的影响,探索肉鸡适宜生长的下限温度。试验1:选择360只2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组肉鸡分别饲养于6个人工环境控制舱内,舱内平均温度分别为26.5、25.0、23.5、22.0、20.5和19.0℃。试验2:选择240只35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各组肉鸡分别饲养于5个人工环境控制舱内,舱内平均温度分别为22.5、20.5、18.5、16.5、14.5℃。2个试验均持续1周,分别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体表和体核温度以及行为学指标。结果表明:1)在21~28日龄阶段,低温环境对肉鸡的料重比(F/G)、不同部位的体表温度及采食、站立和抱团行为次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平均温度26.5℃组肉鸡的F/G显著低于平均温度22.0、20.5、19.0℃组(P0.05),平均温度26.5℃组肉鸡的鸡冠温度、眼睑温度、脚蹼温度和小腿温度显著高于平均温度22.0、20.5、19.0℃组(P0.05),平均温度26.5℃组肉鸡的采食、站立和抱团行为次数显著低于平均温度22.0、20.5、19.0℃组(P0.05)。2)在35~42日龄阶段,低温环境对肉鸡的F/G、不同部位的体表温度及站立、抱团行为次数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平均温度22.5℃组肉鸡的F/G显著低于平均温度16.5和14.5℃组(P0.05),平均温度22.5℃组肉鸡的鸡冠温度、眼睑温度、耳垂温度、脚蹼温度和小腿温度显著高于平均温度16.5和14.5℃组(P0.05),平均温度22.5℃组肉鸡的抱团行为次数显著低于平均温度18.5、16.5、14.5℃组(P0.05),平均温度22.5℃组肉鸡的站立行为次数显著低于平均温度14.5℃组。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25.0~22.0℃是21~28日龄肉鸡适宜生长的下限温度,19.5~17.5℃是35~42日龄肉鸡适宜生长的下限温度。  相似文献   
53.
报道了发现于宁波市的7种浙江新记录植物,隶属于7科7属。分别是骨碎补科Davalliaceae的杯盖阴石蕨Humata griffithiana(Hook.)C.Chr.;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的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Linn.;十字花科Cruciferae的大顶叶碎米荠Cardamine scutata Thunb.var.longiloba P.Y.Fu;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的有腺泽番椒Deinostema adenocaula(Maxim.)T.Yamazaki;禾本科Gramineae的日本苇Phragmites japonicus Steud.;百合科Liliaceae的朝鲜韭Allium sacculiferum Maxim.;兰科Orchidaceae的密花鸢尾兰Oberonia seidenfadenii(H.J.Su)Ormerod。所有凭证标本均存放在浙江农林大学植物标本馆(ZJFC)。参28  相似文献   
54.
浙江2种种子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浙江省的2个浙江分布新记录种,分别是发现于遂昌九龙山的梵净山石斛兰Dendrobium fanjingshanense Z. H. Tsi ex X. H. Jin et Y. W. Zhang和发现于永嘉龙湾潭蚂蝗七Chirita fimbrisepala Hand.-Mazz.。引证标本存于浙江林学院植物标本馆(ZJFC)。参5  相似文献   
55.
为研究不同柑橘品种对柑橘黄脉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变异的影响,将CYVCV毒株CQ01嫁接接种于4类共35个柑橘品种,对不同植株中CYVCV的衣壳蛋白(CP)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仅有少数位点发生了变异。运用RT-qPCR技术检测不同柑橘品种中CYVCV的相对含量,发现甜橙类品种中CYVCV的相对含量最高,墨西哥来檬中CYVCV的相对含量最低。植株中CYVCV的含量与其症状不存在明显的关联。  相似文献   
56.
浙江樱属新种——沼生矮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景宁及龙游发现了樱属(Cerasus Mill.)新种——沼生矮樱(C.jingningensis Z.H.Chen,G.Y.Li et Y.K.Xu)。该新种与细齿樱桃(C.serrula(Franch.)T.T.Yu&C.L.Li)相近,区别在于本新种为湿生灌木;嫩枝无毛;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宽1.5~3.0 cm,齿端无腺体,中脉、侧脉连同网脉下陷,叶面皱缩,侧脉6~8对,叶柄无毛;苞片叶状,绿色,果时宿存,边有锯齿,齿端无腺体,有时基部柄上具细小腺体;花梗、萼筒无毛;花瓣粉红色,近圆形,先端微凹,中间具1~2小尖头;雄蕊约20枚;花柱于花后显著伸长。核果纵径约8 mm,横径6~7 mm;核表面棱纹不显著。  相似文献   
57.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的4种归化新记录植物,分别是细果草龙Ludwigia leptocarpa (Nutt.) H. Hara,狭叶马鞭草Verbena brasiliensis Vell.,加拿大柳蓝花Nuttallanthus canadensis (L.) D. A. Sutton和梁子菜Erechtites hieracifolia (L.) Raf. ex D C.。其中,柳蓝花属Nuttallanthus D. A. Sutton为中国归化新记录属,梁子菜为浙江归化新记录,狭叶马鞭草为中国大陆归化新记录,其余2种为中国归化新记录。参8  相似文献   
58.
发现于浙江普陀山岛的2个植物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普陀山岛的2个植物新分类群,分别是桑科Moraceae薜荔Ficus pumila的新变种小果薜荔Ficus pumila Linn. var. microcarpa G. Y. Li et Z. H. Chen和杜鹃花科Eriaceae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的新变种普陀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var. putuoense G. Y. Li et Z. H. Chen。小果薜荔与原变种薜荔Ficus pumila var. pumila的区别是隐花果较小,椭圆形或宽椭圆形,稀近球形,长2.0 ~ 4.0 cm,直径1.7 ~ 2.6 cm,顶端钝;果枝之叶明显较小,叶缘通常反卷。普陀杜鹃与原变种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 var. simsii的区别是花冠紫色。图2参5  相似文献   
59.
报道了发现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2种浙江新记录植物蔷薇科Rosaceae的细齿短梗稠李Padus brachypoda (Batal.) Schneid. var. microdonta (Koehne) Y et Ku和葫芦科Cucurbitaceae的长叶赤瓟Thladiantha longifolia Cogn.。图2参7  相似文献   
60.
报道了发现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种荨麻科浙江地理分布新记录植物宽叶荨麻(Urtica laetevirens Maxi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