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对黑龙江省黑土培肥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作了研宄。结果表明,施用猪厩肥可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团聚体水稳性指数,增加团聚体内孔隙数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贮水量,增加土壤供水强度。研究结果为减少土壤耕作次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为揭示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带性植被砂生槐灌丛生态恢复过程的特征动态,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研究方法,将处于不同封育年限(3,6,9年及CK)的砂生槐植被作为植被恢复的典型群落,对其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种群生态位宽度及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采取封育措施后,外界干扰减少,从而增加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特征值,使生产力得到提升;2)砂生槐生态位宽度最大,是河谷地带群落中的建群种及优势种;藏沙蒿分布较为均匀,是一种泛化种;3)群落中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封育时间呈正比,随着封育时间的延长而越发丰富,说明在砂生槐群落封育恢复过程中,土壤环境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33.
鸡腹泻是鸡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疾病,无论是哪个品种的鸡都有可能患该病.由于饲养过程中,部分养殖场的养殖环境不佳,造成鸡腹泻的患病概率增加.临床实践证明,鸡腹泻的类型种类比较多,诊治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办法,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对鸡常见腹泻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诊治措施.  相似文献   
34.
为了探明西藏色季拉山苔藓植物的种类,采集了该地区2 390份标本,并进行了室内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色季拉山苔藓植物共有26科70属134种;其中藓类25科69属133种,苔类仅1种,即蛇苔[Conocephalum conicum(L.)Dum.];4个优势科按种类由多到少的顺序为真藓科(Bry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优势属有丝瓜藓属(Pohlia)、棉藓属(Plagiothecium)、小金发藓属(Pogonatum)、青藓属(Brachythecium)。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西藏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苔藓植物及其生活型进行初步调查,为后期慈巴沟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7月,从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口开始至核心区,每隔2km设置1个10m×10m的样地进行调查,共20个样地,每个样地又设置16个小样方,合计320个小样方,调查样方中所有苔藓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和生长基质,并采集样地内所有苔藓植物带回实验室鉴定到种。【结果】在研究区共采集984份标本,经鉴定该区有苔藓植物29科85属166种。优势科以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和丛藓科(Pottiaceae)种类最为丰富,分别占慈巴沟苔藓植物总种数的15.06%,9.03%和8.43%。优势属分别是青藓属(Brachythecium)、匐灯藓属(Plagiomnium)和棉藓属(Plagiothecium),这3个优势属合计包括26个种,占慈巴沟苔藓植物总种数的15.66%。保护区内苔藓植物的生活型以丛集型和平铺型为主,生长基质以土生和土石混生居多。【结论】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苔藓植物种类丰富,这与其特殊的生态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36.
以西藏林芝地区著名的世界柏树王园林、色季拉山森林公园及错高湖风景区为例,在对相关指标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旅游对景区生态环境干扰的8个因子,进行指标因子的分级及赋值;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和AHP(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计算景区生态干扰度指数,进行干扰度的评价.结果表明:色季拉山景区生态干扰度指数为0.84,属于中度干扰;错高湖景区生态干扰度指数为0.72,属于轻度干扰;世界柏树王园林景区干扰指数为0.91,处于中度干扰状态.针对各景区特点,提出了相应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7.
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木种质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具有独特的属性和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的发展又为林木种质资源的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近年来,林木遗传育种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从对优质、高产、抗性和稳定林木新品种需求的紧迫性出发,分析了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现状,提出了以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为主体的生物技术、常规育种和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的工作,是新世纪中国林木育种技术需求的重点内容.现代生物技术正日益应用于林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为林业育种技术的改造、更新和林业新技术革命提供了可能.对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为了解墨脱典型区域苔类植物区系组成及特点,更深入进行苔藓植物的相关研究,通过对墨脱典型区域进行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文献查阅、数据统计分析等,整理统计墨脱典型区域苔类新名录。利用种子植物的划分方法对墨脱典型区域苔类植物进行划分,并与地理位置或气候类型相似的8个区域进行比较。基于采集的1 363份标本的鉴定结果,墨脱典型区域苔类植物共计38科68属214种(包含4个变种和7个亚种)。墨脱典型区域苔类植物共有13种分布类型,占比最高的前3种为东亚分布(25%)、热带亚洲分布(23.56%)和北温带分布(19.23%),中国特有分布占比为13.46%。墨脱典型区域苔类植物的区系特点为:类型丰富多样;热带性质与温带性质分布占比较高且基本持平;与典型东亚苔类植物区系联系紧密;十分具有中国苔类植物区系特色。墨脱典型区域苔类植物区系分布类型数量随海拔升高波动并呈现至少两个峰值,与物种丰富程度密切相关。9个区域中,墨脱典型区域的物种丰富度仅次于秦岭;属与种的组成分别与七姊妹山和色季拉山最亲近;综合热带性质分布、温带性质分布、东亚特有及中国特有分布排序,与七姊妹山的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39.
在阐述西藏八角莲的生物学特性、植物化学以及繁殖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引起西藏八角莲濒危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保育措施。  相似文献   
40.
我国设施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我国设施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探讨种植年限、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等因素对设施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我国设施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和土壤样品采集两种方式,在全国和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主产区,分别获取土壤401组/233组和548个/310个样本点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及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定量描述了我国设施菜田土壤重金属积累及污染特征,并进行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分析表明:在全国范围内,文献资料中的设施菜田土壤Cd、Pb、As、Cr、Hg、Cu、Zn、Ni平均含量分别为0.32、24.9、8.45、83.6、0.05、29.9、70.7、27.4mg kg-1,超标率排序为Cd(30.5%)>Cu(9.8%)>C(r7.2%)>Zn(4.8%)>Pb(4.7%)>As(3.7%),在采集的设施菜田土壤样品中,八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0.13、21.9、6.48、41.9、0.09、23.6、72.1、21.4 mg kg-1,超标率排序为Cd(5.3%)>Cu(1.8%)>As(1.6%)>Zn(0.9%)>Pb(0.6%)>Cr(0.6%)。在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主产区,文献资料中的设施菜田土壤Cd、Pb、As、Cr、Hg、Cu、Zn、Ni平均含量分别为0.30、25.9、8.56、67.1、0.08、33.3、79.1、32.5 mg kg-1,超标率排序为Cd(25%)>Cu(10.4%)>C(r9.9%)>Pb(6.3%)>Zn(2.2%)>As(2.1%),在采集的设施菜田土壤样品中,八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0.13、22.8、5.93、43.5、0.08、23.1、69.3、19.4mg kg-1,超标率排序为Cd(3.1%)>Cu(2.1%)>Cr(2.0%)>As(1.2%)>Pb(0.6%)>Zn(0.5%)。而Hg、Ni基本都不超标。随种植时间的延长,设施菜田土壤中Cd、As、Cu、Zn含量呈逐步累积状态,文献来源的土壤Cd在种植21~25年(3.60mg kg-1),土壤Cu、Zn含量在26~30年(80.3mg kg-1和180mg kg-1)达到最高值;在采集的土壤样品中,Cd含量分别在种植16~20年(0.19mg kg-1)、As、Cu、Zn在21~25年(16.0、53.6mg kg-1和131mg kg-1)达到最高值。相关性分析表明,设施菜田土壤Cd含量与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Cu、Zn含量与有机碳、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结合肥料中重金属含量进一步验证了磷肥和粪肥投入是设施菜田土壤重金属的重要来源。因此,为保证土壤环境及蔬菜质量安全,应注重肥料等污染源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