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7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20种药物对临床分离的27株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以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CLSI)的临界浓度做为判断标准,判定了貂源铜绿假单胞菌对20种药物的耐药谱.结果显示:临床分离的菌株以耐药菌为主,且88.9%的菌株呈多重耐药,菌株耐药谱型达10种,对哌拉西林(74.1%)、强力霉素(70.4%)、卡那霉素和妥布霉素(48.1%)耐药性最为严重,对头孢菌素类(77.8%~100%)、氟喹诺酮类(88.9%~96.3%)、碳青霉烯类(88.9%~92.6%)、多肽类(96.3%)药物敏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2.
<正>1概况副猪嗜血杆菌病近年来多发。从临床上和圆环病毒病关系更密切。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为格拉泽氏病,有15种血清型,其中4型、5型和13型最为常见(也有检出12型较多)。副猪嗜血杆菌病,起初称为猪嗜血杆菌,后因证明了该菌生长时不需要X因子,故更名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定居于健康猪的上呼吸道,  相似文献   
33.
<正>一、2016年以来我省猪病流行特点由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及对外门诊,来自我省各地规模猪场送检的血清和病料,以及河北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分布在全省各地的试验猪场血清抗体监测,总结疫病流行情况。统计近1000个临床病例和1209份血清检测结果显示,猪呼吸道疾病流行占31.55%;其次是腹泻,占21.57%;繁殖障碍占12.03%;高热、败血症占9.87%。流行疫病分类:种猪以繁殖障碍为主;产房仔猪以腹泻为主;保育仔猪以多系统  相似文献   
34.
替米考星静脉及皮下注射后在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成年杂交绵羊静脉和皮下注射替米考星注射液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中的药物浓度。采用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处理数据,替米考星两种给药途径的药 时数据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静脉注射给药(5 mg/kg bw)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t1/2a 为 0. 611±0. 017 h、t1/2β为 23. 215±0. 459 h、AUC为11 815±0.396(μg/mL)·h、CL(s)为 0.424±0.014 L/(kg·h)。替米考星皮下注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1mg/kg bw剂量组 t1/2a 为 1 751±0 557 h、t1/2β为 22 896±2 747 h、t1/2Ka 为 0. 100±0. 025 h、AUC 为 25. 828±1 479 (μg/mL)·h、CL(s)为0.393±0.017 L/(kg·h),Tmax为0.500±0.065 h,Cmax为1.424±0.156μg/mL、F为109.28%±6.25%。30 mg/kg bw剂量组 t1/2a为1.342±0.244 h、t1/2β为 20.052±1.236 h、t1/2Ka为 0.086±0.015h、AUC为57 575±6.760 (μg/mL)·h、CL(s)为0.527±0.068 L/(kg·h)、Tmax为0.437±0.039 h、Cmax为 3.343±0 512μg/mL、F为81.22%±9.54%。结果表明,绵羊静脉和皮下注射替米考星体内分布广,消除缓慢;皮下注射后在体内吸收迅速,达峰快,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35.
专家门诊     
2004年至2005年春节期间,我在同一个猪圈内共养了3批猪,分春、夏、冬三季。每次都是22头,自繁自养,水肿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口蹄疫疫苗全都注射过,卫生条件也可以,但是3批猪都闹过病。每一批都有死亡的,第一批猪死了6头,第二批猪死了4头,第三批猪死了2头,这些猪发病的症状主要是:突然减食、发烧,睡觉扎堆,轻度咳嗽,鼻孔流鼻汁。有的拉干粪,如枣样大小;有的拉稀粪,刚开始黄绿色,以后就变成黄红色,再以后就成了黑红色;有的尿液呈红色。  相似文献   
36.
为了加深对犬瘟热病理学损害的认识,为该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判定预后提供依据,对确诊为犬瘟热的水貂的主要脏器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病理学变化特征为心肌细胞间隙明显增宽,有淋巴细胞浸润;肝脏出血、瘀血,淋巴细胞浸润及肝细胞肿胀、坏死;脾脏出血,脾脏白髓体积缩小;肺脏出血,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肾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结果表明:患貂出现了广泛的组织损伤,并伴随机体各器官明显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7.
为了分析免疫仔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表达特点,采集接种蓝耳病弱毒疫苗和猪瘟弱毒疫苗的仔猪前后3d外周血液,并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仔猪外周血中T细胞CD2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仔猪在接种蓝耳病、猪瘟疫苗前后,CD28的表达有明显的提高,猪免疫前后CD28表达变化与机体接受抗原刺激有关。接种疫苗后,CD28在细胞内的表达明显增高,但与免疫的疫苗种类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8.
正1病毒病1.1猪瘟目前规模猪场的猪瘟控制得不错,多发生于散养场及小场,尤其是"蓝圆"肆虐的地区或猪场。对于猪瘟的发生,人为原因不可忽视,如不免疫或不按免疫程序执行等。猪瘟疫苗毒株免疫原性优良,关键要看疫苗质量。强毒株可引起死亡率高的急性猪瘟,呈败血症变化,温和毒株一般引起亚急性或慢性感染,除了可见到不同程度的败血症变化外,还表现为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或肺炎。低毒株胚胎  相似文献   
39.
40.
为了解猪源链球菌对红霉素相关耐药基因ermB、ermA和mefA的分布,对河北省及辽宁部分地区的64株猪源链球菌分离株,用PCR方法检测51株红霉素耐药株和13株红霉素敏感株中ermB、ermA和mefA基因。结果显示,耐药菌株中ermB基因的检出率为98.04%(50/51),ermA的检出率为25.49%(13/51),没有检出mefA基因。初步表明河北省及辽宁部分地区的猪源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机制以ermB基因介导为主。20株菌的ermB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同源序列相似性为99%~100%。与参照序列AJ972604.1相比,20株菌的ermB氨基酸序列的突变位点较少,主要有Thr 75→Ser、Ser 100→Asn、Arg 118→His、Leu 175→Ile,以100和118位突变为主,进一步说明ermB基因是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