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为研究工业生产中利用廉价的原料发酵绿色木霉生产孢子的问题,以稻壳粉、麦麸及玉米粉为主要载体,对影响绿色木霉固态发酵产孢子的条件进行筛选,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固体载体的比例、碳源、氮源、无机盐对绿色木霉固态发酵产孢子的影响。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培养基配方。研究发现,绿色木霉固体发酵产孢子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8℃,接种量15%,料水比1:0.70,pH值自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麸皮50%,稻壳粉30%,玉米粉20%,硫酸铵1%,玉米浆干粉2%、黄豆饼粉2%、碳酸钙0.5%。发酵7天,孢子量可达7.62×10 9个/g,自然晾干至水分10%以下,孢子量为1.286×10 10个/g。  相似文献   
12.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葡萄枝条中多酚类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动态相结合的方法,以葡萄多酚类物质吸附率、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确定最佳树脂型号和主要参数。结果表明,ME 1型树脂具有最佳的吸附洗脱参数,其最佳参数:在葡萄多酚含量为17.335 mg/g,吸附流速为2 mL/min条件下,树脂静态吸附平衡时间为10 h,动态吸附最大上样量为400 mL,动态洗脱多糖和蛋白杂质蒸馏水用量分别为150 mL和1 300 mL,乙醇洗脱剂体积分数为75%,用量为100 mL时洗脱效果最好,葡萄多酚类物质的回收率可达84.8%。可见,ME 1能够较好的分离纯化葡萄枝条中的多酚类物质,且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3.
旨在探讨谷氨酰胺(GLN)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黏蛋白MUC5AC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选用雌性ICR小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PBS组)、谷氨酰胺组(GLN)、内毒素组(LPS)、谷氨酰胺+内毒素组(GLN+LPS)。采用气管滴注LPS的方法刺激小鼠建立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在滴注LPS12 h后采集肺组织进行湿干重比值,IL-6、TNF-α、IL-1β、IL-8、HSP70、MUC5AC的mRNA水平,IL-6、TNF-α含量以及HSP70、MUC5AC蛋白含量的测定,通过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MUC5AC、IL-6、TNF-α、IL-1β、IL-8 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HSP70 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MUC5AC蛋白的表达量极显著增加,HSP70蛋白的表达量极显著降低;IL-6、TNF-α含量极显著升高,肺组织湿干比值极显著增加;肺泡破裂较严重,细支气管黏液分泌增加且可见杯状细胞部分脱落;与LPS组相比,GLN+LPS组IL-6、TNF-α、IL-1β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MUC5AC、IL-8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HSP70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MUC5AC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减少,HSP70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IL-6、TNF-α含量极显著降低;肺组织湿干比值显著减少;部分肺泡破裂,杯状细胞排列整齐,细支气管黏液分泌量减少。结果表明:静脉注射谷氨酰胺能减少LPS诱导的小鼠肺组织中MUC5AC、IL-6、TNF-α、IL-1β、IL-8 mRNA和MUC5AC蛋白的表达,减少IL-6、TNF-α的含量,增加HSP70 mRNA和HSP70蛋白的表达,减轻肺组织损伤;谷氨酰胺可能通过增加HSP70的表达来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筛选高效血液蛋白分解菌株,并进行鉴定和测定其微生物酶活,为进行屠宰血液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试验材料。采用酪蛋白和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以产生透明圈的比值大小作为判定的标准,从日喀则地区屠宰场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出1株能高效降解蛋白质的菌株,编号为NwMCC01910045。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于37℃下培养24 h,通过福林酚法测得酶活力大小为88.69 U/mL。经生物学鉴定、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该菌株为吉氏库特菌(Kurthia sp.),是一株能有效降解血液蛋白的菌株。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保护性耕作措施与旱作农田保墒效果之间的关系,采用田问试验与室内精细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都可以提高播种期土壤墒情,0~50 cm土壤水分含量均比对照提高5%以上,而0~20 cm耕作层土壤水分含量可提高7.8%~15.55%;折合产量比对照增产7.17%~17.8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6.36%~14.10%,以浅松覆盖处理增产效果最好,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马粪海胆生殖腺为材料,通过正交设计优选提取粗脂肪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马粪海胆生殖腺粗脂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马粪海胆生殖腺粗脂肪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提取马粪海胆生殖腺粗脂肪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h,提取温度70℃,料液比1:80,提取次数2次。[结论]在此优化条件下马粪海胆生殖腺的粗脂肪得率为17.4%。  相似文献   
17.
对葡萄皮渣中多酚类物质的质量分数及其复合抗氧化剂的协同增效作用进行研究,为葡萄废弃物中多酚类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材来自新疆和硕芳香庄园的赤霞珠葡萄皮渣,将提取得到的葡萄多酚与维生素C、柠檬酸进行配比并得到最优复合抗氧化剂配比,并采用牛津杯法研究复合抗氧化剂对3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杆菌)的抑菌情况。结果表明,赤霞珠葡萄皮渣中总酚、总黄烷醇、总类黄酮、原花青素、单宁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113 6、1.650 2、1.288 5、0.825 3、0.068 97mg·g-1,葡萄皮渣中多酚质量分数较高;复合抗氧化剂的最佳配比为维生素C、葡萄多酚、柠檬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0.004%、0.05%;复合型抗氧化剂对3种致病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复合型抗氧化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受到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强,对沙门氏杆菌的抑制强度增加较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