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为了解同一产地,不同结香方法及结香时间对沉香品质的影响,笔者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广东省化州市5批沉香样品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5批沉香样品中凿洞法结香11个月的沉香挥发油得率最高为4.93%,冷铁打洞法结香13个月的沉香样品挥发油得率最低为2.29%。5批沉香样品中共鉴定出72个色谱峰,其中共有峰12个。挥发油成分均主要由倍半萜类,2-(2-苯乙基)色酮类及脂肪酸类化合物组成。从打钉法结香8年的沉香样品中发现具有芳香气味的5,11-环氧愈创木烷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奇楠内酯,为首次从普通沉香中鉴定出的奇楠内酯。火烙法的结香速度优于打铁钉法及冷铁打洞法。沉香结香时间越长挥发油得率越高,挥发油成分的种类及相对含量越稳定,品质越好。  相似文献   
72.
椰子AFLP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椰子叶片为试材,通过对AFLP反应体系中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宜椰子的AFLP分子标记反应体系。本研究最终确定了20μL PCR反应体系的最佳条件为:预扩增产物稀释20倍液2μL,dNTPs 0.5μL,引物1.0μL,Taq聚合酶0.2μL,MgCl22.0μL。该优化体系稳定可靠,适合应用于椰子AFLP分析。  相似文献   
73.
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是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的寄生性天敌。研究该小蜂的行为发现,雄蜂复眼在交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此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复眼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雌蜂复眼长椭圆形,外凸,小眼约267个;雄蜂复眼近椭圆形,略外凸,小眼约285个。雌、雄蜂复眼中心区域小眼排列较紧密,多为较规则的六边形,边缘区域小眼排列不紧密,多为不规则四至六边形,且少量相邻小眼的间距较大。雌、雄蜂复眼小眼面积分别为124.931、19.90μm2。雌、雄蜂复眼中心区域近背区小眼间着生少量感觉毛。  相似文献   
74.
椰心叶甲成虫对7个椰子品种的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椰心叶甲成虫对7个椰子品种的寄主选择性,椰子品种分别为:‘本地高种'、‘马哇'、‘香水椰'、‘文椰78F1'、‘黄矮'、‘绿矮'、‘红矮'.从椰心叶甲成虫对7个椰子品种心叶的取食选择和产卵选择来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当7个品种心叶同时存在时,椰心叶甲成虫喜欢取食的顺序为:‘黄矮种'、‘文椰78F1'>‘绿矮'、‘红矮'、‘香水椰'>‘马哇'>‘本地高种';其‘黄矮'、‘78F1'与其他5个品种之间有明显差异,‘绿矮'、‘红矮'、‘香水椰'与其他4个品种差异明显,‘马哇'与其他6个品种差异明显,‘本地高种'与其他6个品种差异显著.成虫产卵选择性顺序则表现为:‘本地高种'、‘红矮'>‘香水椰'>‘马哇'>‘文椰78F1'、‘黄矮'>‘绿矮';除了对‘本地高种'、‘红矮'的产卵选择没有明显差异及对‘文椰78F1'、‘黄矮'的产卵选择性没有差异之外,其他各品种之间的差异均十分显著.表明椰心叶甲成虫对这7种寄主的取食选择性与产卵选择性的喜好顺序不一致.  相似文献   
75.
采用CTAB法提取棕榈科植物基因组DNA,选用4个棕榈科植物DNA作模板,对100个SRAP引物组合进行筛选,以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为引物筛选原则,最后共筛选出14个组合作为棕榈科植物SRAP分子标记的核心引物,为后续SRAP分析提供依据。同时还对SRAP-PCR扩增程序进行优化,在不影响扩增效果的前提下,节约了大量实验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