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为了探究双主干并棒(Bibaum?)树形‘富士’系苹果在中国渭北黄土高原地区的生长和结果表现,以 M9-T337 矮化自根砧长枝型‘富士’系‘富姬酷’(‘Fujiko’)为试材,调查了并棒形(1.2 m × 3.5 m)与高纺锤形(1.0 m × 3.5 m)幼树树体生长、枝(梢)类组成、成花率、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并棒形树高、干径小于高纺锤形,砧木粗度大于高纺锤形,2016 年东西方向冠幅(行间冠幅)及平均冠幅小于高纺锤形;单株枝量及单位面积枝量 2016 年高纺锤形较高,2017 年无差异;并棒形2016—2017 年间树高、干径、砧木粗度以及单位面积枝量的年增长速率大于高纺锤形;并棒形 2016 年中枝(5 ~ 15 cm)比例、果台副梢长枝比例高于高纺锤形,2017 年营养长枝(> 30 cm)比例低于高纺锤形,同时并棒形 2018 年枝梢成花率高于高纺锤形;两种树形果实品质及单位面积产量无差异,并棒形单株果实数量、2017 年单株产量以及 2016—2017 年单位面积产量在增长速率大于高纺锤形。综合认为,矮化自根砧‘富士’系幼树采用并棒树形,可以显著削弱树体高度,减小行间冠幅,树体生长及枝量增长速度快,长枝比例低,易成花,果实产量上升潜力大。  相似文献   
42.
为探究高寒地区燕麦(Avena sativa L.)和蚕豆(Vicia faba L.)间作比例对作物光合特性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燕麦单作、蚕豆单作为参照,设置燕麦-蚕豆间作1:1(YD11)、2:1(YD21)、2:2(YD22)、3:1(YD31)、3:2(YD32)共7种种植模式,对两种作物的生长指标、光合特性及地上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促进了燕麦的生长发育,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的蚕豆的生长。间作改善了燕麦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并显著增加了燕麦的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和地上生物量,而间作蚕豆除株高外,其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和地上生物量总体上低于单作蚕豆。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YD11处理表现较好,在燕麦开花期加权关联度位次第一,燕麦乳熟期加权关联度位次第二,因此,高寒地区宜推广燕麦-蚕豆间作体系行比为1:1。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究行距和灌水量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塑料大棚番茄光能和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为基质栽培行距和灌水量设置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试验于塑料大棚内进行,以基质栽培的番茄品种‘金鹏14-8’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种植行距,宽窄行栽培,窄行距为40 cm,株距35 cm,大行距设置L1(70 cm,5.19株/m2)、L2(120 cm,3.57株/m2)和L3(170 cm,2.72株/m2)3个水平;副区依据植株日蒸腾量(ET)设置2个灌水量水平:常规灌溉(N)为营养生长期灌水1.25 ET、生殖生长期灌水1.50 ET,轻度亏缺灌溉(K)为营养生长期灌水1.00 ET、生殖生长期灌水1.20 ET;两两组合成L1N、L1K、L2N、L2K、L3N和L3K共6个处理。通过测算番茄植株形态指标、干鲜质量、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产量等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综合分析番茄光能和水分利用对种植行距和灌水量的响应。【结果】番茄株高、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产量、冠层辐射截获量(IPAR)均随着种植行距增大呈降低趋势,L1N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较其他处理增高5.65%~55.65%;茎粗、叶面积、单株干鲜质量、单株产量、单株日蒸腾量随着种植行距增大呈升高趋势,L3N单株产量最高,较其他处理提高3.10%~46.91%。L2N冠层辐射利用率(RUE)最高,果实膨大期达135.31 (g·s)/mmol,较其他处理提高5.41%~67.59%,果实成熟期达151.97 (g·s)/mmol,较其他处理提高1.25%~48.86%;L2K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最高,为39.18 g/kg,较其他处理增加9.58%~33.90%。番茄植株单位面积下叶面积、干鲜质量、产量、IPAR及RUE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蒸腾量与上述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IWUE则与各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结论】适度增大种植行距对番茄单株增益明显,可以增强群体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单株产量大幅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略微降低;但过大的种植行距会造成无效损耗,导致单位面积产量、RUE及IWUE均降低。常规灌溉番茄植株生长形态和物质积累优于轻度亏缺灌溉,但轻度亏缺灌溉可以显著提高IWUE;种植行距与灌水量间存在交互作用,总体而言,L2N处理光能利用表现最好,L2K处理水分利用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44.
通过调查分析甘肃省中药材机械化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探讨中药材机械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药材机械化今后发展方向和措施,对扩大全省中药材机械化种植,发展壮大全省中药材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农业经济的支撑力不断增强,推动新时期甘肃省精准扶贫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