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41.
根据平榛花芽转录本高通量测序的结果,采用RACE-PCR法克隆到1个平榛WRKY基因,全长1273bp,推断其编码317个氨基酸,命名为ChWRKY1。序列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WRKY家族第2类成员,只含有1个WRKY结构域,锌指结构为C-X5-C-X23-H-X1-H,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它与杨树PtWRKY5、葡萄VvWRKY4的亲缘关系较近,相似性分别为69%和64%。采用qRT-PCR,以Actin为内参对ChWRKY1基因在自然条件下花芽部位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自然条件下12月份达到最高的表达量,随后表达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对平榛根蘖苗进行4℃低温胁迫处理,叶片中ChWRKY1基因快速上调表达,4h达到最大表达量,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平榛对低温胁迫的早期应答反应;冬季(1月份)ChWRKY1基因在韧皮部中的表达高于花芽和雄花序,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  相似文献   
42.
冬小麦晚播可以达到亩产四、五百公斤的高产水平;高产途径是:大群体、小个体,靠主茎保穗重,靠穗多夺高产。关键技术是:选用早熟、中小型穗的春性品种,确保基本苗每亩40—45万,控分蘖实现单株独穗,加强中后期管理,努力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43.
果树设施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内外果树设施栽培的研究成果作了综述.主要内容包括果树设施栽培的形式,适宜的树种、品种,设施栽培的方法和利用;并对目前果树设施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4.
多效唑在小麦上应用得当能获得增产.中产田在越冬初期叶面喷洒能提高亩穗数而获增产;有倒伏危险的高产田在起身期喷洒能有效地防止倒伏而避免减产;对发育过快冬前旺长的麦田在越冬初期喷洒可防止冻害发生,避免减产.用量以15%可湿性粉剂每亩40克左右加水30公斤为宜.  相似文献   
45.
通过研究外界刺激信号对平榛中促分裂原活化蛋白酶途径的影响,探索该途径中MAPKK类基因对各种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根据平榛花芽转录本高通量测序的结果,采用RACE-PCR方法克隆到一个平榛MAPKK基因,全长1 065bp,推断其编码354个氨基酸,命名为Ch MAPKK2。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MAPKK类型基因典型的磷酸一致化序列SLADIDS。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它与葡萄Vv MAPKK2以及苹果Md MAPKK的亲缘关系较近,相似性分别为81.69%和78.53%。采用qRTPCR,以ACTIN为内参对Ch MAPKK2基因在自然条件下花芽部位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从11月份到次年4月份Ch MAPKK2的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平榛根蘖苗进行4℃、干旱及盐胁迫处理,发现Ch MAPKK2基因均受上述3种非生物胁迫的诱导而上调表达;Ch MAPKK2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雌花芽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树皮,雄花序中表达量最低。上述研究结果表明Ch MAPKK2基因在平榛适应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枣选择性扩增微卫星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和优化枣的选择性扩增微卫星(SAM)技术体系,丰富枣群体遗传学研究的方法,同时为枣利用SAM法开发SSR引物提供技术参考和模板。【方法】以冬枣、大荔龙枣和金丝小枣为试材,采用CTAB法提取样品DNA,对SAM试验过程中的酶切-连接、抑制性扩增、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关键因子进行研究。【结果】利用PstⅠ和MseⅠ双酶切系统,分步法进行酶切-连接是后续试验成功的关键,抑制性扩增(20.0μL体系)模板取酶切连接液2.0μL,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20.0μL体系)的模板分别取上步扩增的稀释产物各2.0μL;抑制性扩增和预扩增反应中,ExTaq取0.5 U,反应25个循环,产物稀释20倍进行下一步扩增;选择性扩增采用前6个循环中退火温度梯度降低(每循环降低1℃)的反应程序,体系中可将ExTaq用量增加到1.0 U以保证酶的保真效果。【结论】试验利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选用16个MseⅠadapter+NN primer和SSR primer(PCT6)组成引物对进行筛选,获得了谱带清晰、分辨率高、多态性丰富的电泳图谱。该研究结果为利用SAM技术开展枣的亲缘演化、遗传多样性分析及SSR引物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究华榛(Corylus chinensis?Franch.)地理分布格局随气候的变化趋势,划分不同等级的华榛适生区,为华榛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华榛83条现代分布记录信息和筛选后的18个环境变量数据,采用物种分布模型中的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华榛末次间冰期以来6个时期的潜在分布区....  相似文献   
48.
农业现代化是按照现代科学与技术进行管理,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生态农业则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和基础。  相似文献   
49.
河北和山东冬枣果实品质评价及AFLP分子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产区间冬枣的品质、遗传差异,将来源于河北和山东不同产地的冬枣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栽种于河北、山东、北京的4个试验园,采取同样的栽培管理措施.通过对试验园冬枣果实的形态、品质等各项指标进行连年的分析测定和感官评价,并进行了DNA-AFLP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河北、山东两省冬枣的单果质量、纵横径、果形指数、可食率、含水率、着色指数,果实Vc、总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间没有明显差异,在同一试验园两省冬枣的感官评价差异也不明显;AFLP分析证明两省冬枣样品间遗传相似性很高(SM=0.987 3~1.000 0),被聚为一类,表明产自河北、山东的冬枣属于同一品种,造成冬枣果实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立地条件和管理措施.冬枣品种内确实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属于单株变异,与产地来源无关.  相似文献   
50.
1987—1990年的研究表明,红薯与绿豆间作只要方法得当,可实现红薯基本不减产,且每亩能多收40~50公斤绿豆,亩产值能增加60~7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