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寄生而引起的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在自然条件下动物可感染本病。人主要是摄食生的或没煮熟的含有旋毛虫包囊的肉类而感染本病,严重的可以致死。旋毛虫是永久性寄生虫,同一动物既是终宿主又是中间宿主。20多年前国内外很多地区、城市曾有发生,个别地...  相似文献   
12.
大理茶是栽培型茶树的野生近缘种,了解大理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对于大理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至关重要。利用30对茶树核心SSR引物,对3个代表性的野生和栽培大理茶居群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30对SSR引物在所有大理茶样本中都能扩增出特异性产物,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14个,PIC范围为0.041~0.877,平均0.491。3个大理茶居群具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大雪山(DXS)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香竹菁(XZQ)和白莺山(BYS)栽培居群的近交水平很高,近交系数(Fis)分别为0.728和0.913。居群配对分析显示,居群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均小于0.15,基因流(Nm)大于1。分子方差分析表明3个大理茶居群的遗传差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94.1%)。聚类分析显示,野生和栽培大理茶单株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基于PCoA和Structure的群体结构分析显示,野生居群的遗传背景单一,栽培居群的遗传背景较复杂,其中7个BYS栽培居群单株可能是大理茶和阿萨姆茶通过渐渗杂交形成。  相似文献   
13.
茶树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建强  姚明哲  陈亮 《茶叶科学》2010,30(5):329-335
茶树世代周期长,自交不亲和,遗传组成高度异质杂合,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培育新品种费时耗力。高质量的茶树遗传图谱,可以用于茶树基因组结构及遗传演化分析、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基因克隆,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加快茶树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遗传图谱的构建原理、步骤及目前国内外茶树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探讨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由此提出加速茶树遗传图谱研究进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水泥池试养野生细鳞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鳞鱼(BrachymystaxLenokRallas)属鲑科细鳞鲑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水系以及吉林省图们江、辽宁省鸭绿江上游、河北省的滦河上游,陕西省的渭河支流也有分布。细鳞鱼自然栖息水温多在20℃以下,栖息于水质清澈的江河溪流,可在湖泊等开阔水域生活,在江河及支流的深水区越冬。为肉食性鱼类,以无脊椎动物、小型的亚科鱼类等为主要摄食对象,较大个体也捕食蛙类、水面昆虫及岸边鼠类。性成熟鱼体重0.gkg以上。资源自然补充力低O细鳞鱼是食用价值很高的名贵经济鱼类。近些年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其分布区逐渐…  相似文献   
15.
哲罗鱼亲鱼的运输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取低温、充氧、防撞伤等措施运输哲罗鱼亲鱼,历经22h运输成活率68.2%。为开发利用这一名贵冷水性鱼类提供了技术与经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牡丹江地区养鱼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引起水环境恶化,加上养殖密度大,饲料过度投喂,用药不当,造成鱼类免疫力下降,鱼病增多,死鱼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鲤鱼暴发性出血病死亡严重(主要是鲤鱼鱼种).经初步调查,特别是近两年,牡丹江地区共死鱼8万kg,经济损失达56万元.  相似文献   
17.
哲罗鱼亲鱼运输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哲罗鱼huchotaimen(Palles),属鲑形目、鲑科、鲑亚科、哲罗鲑属。在我国仅分布于黑龙江、嫩江、牡丹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及新疆的额尔齐斯河等水系。它肉味鲜美,又是游钓对象.一股个体重seqokg,最大个体达80kg[尼科里斯基.1958),其经济价值很高,享誉国内外。近些年  相似文献   
18.
利用自主开发的EST-SSR标记分析了四川(川)和重庆(渝)的90份地方茶树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84对EST-SSR引物在供试样本中共扩增出275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可鉴定3.3个等位位点,平均位点杂合度为0.33。90份地方品种的平均基因多样性(H)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62、0.407。比较分析表明,重庆地方茶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四川,川、渝南部(Lat.相似文献   
19.
 采用SMART-RACE-PCR技术获得了茶树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基因(CsCDK1)的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了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定量PCR研究了该基因在茶树越冬芽休眠到萌发后不同阶段的表达模式。克隆到茶树CsCDK1 cDNA序列1 245 bp(GenBank登录号JF449383),其开放阅读框长924 bp,编码30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4.52 kD,具有CDKs家族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和空间结构,属于B型CDK家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sCDK1氨基酸序列与猕猴桃的CDK亲缘关系最近,达到96%,与其它植物的CDK序列相似性亦在80%以上。该基因在茶树越冬芽休眠期的表达量低于恢复生长期,在萌发期表达量最高。说明该基因与茶树越冬芽休眠的解除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鱼类越冬春片出池成活率很低 ,尤其是鲤春片出池死亡相当严重。死亡原因主要是暴发性出血病所致。现将我们 2年来观察到的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原因和病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发病原因1 1 水体氨氮含量过高 ,水质恶化 :有关资料已证明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过高 ,是导致鲤鱼出血性败血症的重要环境因素。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危害鲤鱼 ,主要破坏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 ,将亚铁血红蛋白转变成亚硝酸血红蛋白 ,使红血球失去与氧气结合的功能。水体中未分解的氮可直接引起鱼类中毒。从而使鲤鱼抗病力减弱 ,故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是诱发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