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对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的邻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三酚和间苯三酚四组分体系同时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方法]按正交设计表L9(34)配制9组不同浓度组成的邻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三酚和间苯三酚标准混合溶液,弱酸性条件下,波长240~290 nm,每隔1 nm测定四组分体系的吸光度,建立偏最小二乘法测定四组分的校正模型,同时测定模拟混合样和水样中四组分的含量.[结果]邻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三酚和间苯三酚四组分在模拟混合样中绝大部分分析结果的相对预报误差(RPEs)在允许范围内.[结论]偏最小二乘法测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三酚和间苯三酚四组分,测量体系稳定,结果可靠,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途径.  相似文献   
52.
四种生物源农药对葡萄斑叶蝉的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葡萄斑叶蝉是新疆葡萄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以成、若虫群集于葡萄叶的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正面呈现白色斑点,虫口密度大时整株叶片变为黄白色、焦枯并提前脱落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果实品质.结合新疆生产实际,筛选对葡萄斑叶蝉防效较好的生物源农药,为安全、高效治理葡萄斑叶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四种生物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葡萄斑叶蝉的药效试验及评价.[结果]四种生物源农药对葡萄斑叶蝉防效顺序是0.3;印楝素乳油500倍最好,其次是艾绿士60 g/L悬浮剂(乙基多杀菌素)和云菊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药剂持效期为7~9d.云菊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1 200倍)、艾绿士60 g/L悬浮剂(乙基多杀菌素4 000倍)防治葡萄斑叶蝉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5d后的防效仍保持在64;~80;.[结论]四种生物源农药表现出了不同的速效性及持效性,可作为化学农药的替代产品,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53.
新疆鹰嘴豆褐斑病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在新疆昌吉州木垒县、奇台县种植的鹰嘴豆上新发现一种突发性病害,经鉴定为鹰嘴豆褐斑病菌(Ascochyta rabiei Passs),发病面积为4000hm2,平均为害株率46%,严重田块为害株率达到100%,产量损失率为40%~50%。之前,此病在新疆未见公开报道,本文对其在木垒县的发生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初步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4.
黄板诱杀对设施蔬菜烟粉虱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方法]研究不同黄板间距及色板颜色对温室烟粉虱的诱杀作用.[结果]3 m间距黄板对烟粉虱的诱杀效果最好,30 d后虫口减退率高达99.52;;其次是6和9m间距,虫口减退率分别达87.27;和44.92;.以植株上烟粉虱虫口减退率对黄板间距进行拟合,得到回归方程Y=-1.7404X2+11.392 X+79.874(R2=1).表明黄板间距大于3 m以后,随着间距的增大,植株上烟粉虱的虫口减退率降低.3~5m间距植株上烟粉虱成虫的虫口减退率下降趋势缓慢,是设施内经济有效的黄板间距.两种黄板颜色的比较表明,金黄色板和橘黄色板对烟粉虱均有明显的诱杀作用.金黄色板对烟粉虱的诱集效果更好,与橘黄色板间差异显著.[结论]在设施烟粉虱发生初期虫口密度较低时,即虫口密度在平均每片叶不超过5头的时候,以3~5m间距悬挂2列金黄色板,对温室蔬菜定植后早期发生的烟粉虱可以获得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5.
[目的]库尔勒地区设施农业蚯蚓数目的急剧增加已经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土壤肥力,成为设施农业生产的新问题.研究不同化学、生物农药及施药方法对蚯蚓的防治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对比设计法,不同药剂的施用方法为播前土壤处理或者随水冲施.[结果]灭蚓灭线生物肥浸提液(冲施)和2.5;联苯菊酯水乳剂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25d,田间防效均达到75;左右.纯生物制剂淡紫拟青霉和守护大地土壤修复剂播前土壤处理药后10 d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9.66;和76.26;.[结论]四种防效显著的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可在当地设施农业蚯蚓危害严重温室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溴氰菊酯的毒性和致突变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由于高效低毒、对光稳定等优点,溴氰菊酯广泛应用于各类害虫、寄生虫防治中。近年来,溴氰菊酯的毒性、致突变性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综述了溴氰菊酯的毒性、致突变性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7.
新疆B型烟粉虱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抗性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浸叶法研究了新疆B型烟粉虱对4类不同作用机制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被测种群对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的抗性指数分别为2100~6200和1000~2200,属于高抗性;对氯化烟酰类杀虫剂产生了低至中等抗性,对吡虫啉的抗性指数为4~86,且抗性指数呈上升趋势,对噻虫嗪的抗性指数为10~22,对啶虫脒的敏感性最佳;对昆虫生长调节剂吡丙醚的抗性指数为22~54;对阿维菌素仍然表现敏感。由此认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新疆已不再适用于烟粉虱的防治,而对受抗药性影响较小的氯化烟酰类杀虫剂(如吡虫啉、噻虫嗪和啶虫脒)、昆虫生长调节剂吡丙醚以及阿维菌素等新型杀虫剂,仍然可以限制性地在不同化合物间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饲料组胺对美洲鳗鲡生长及肌肉品质的影响,将重量[(2 870.0±17.1)kg/池)]和规格(7.8±0.3)P接近的养殖美洲鳗鲡的4口精养池,随机分为2个组,分别投喂组胺水平为67 mg/kg和414 mg/kg的试验饲料,每组2个重复,试验期为2个月。结果表明,与低组胺水平组相比,高组胺水平组美洲鳗鲡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有降低的趋势(P<0.1);肌肉中多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显著降低(P<0.05),氨基酸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的组胺可一定程度抑制美洲鳗鲡生长和降低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59.
新疆农田寄生杂草菟丝子种子检疫鉴别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研究了新疆农田寄生杂草菟丝子的种子外部形态特征和种胚形态,对新疆农田主要的菟丝子属植物:苜蓿菟丝子(Cuscuta approximata Bab.)、田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Yuncker)、欧洲菟丝子(Cuscuta europaea Linn.)、亚麻菟丝子(Cuscuta empilinum Weihe)、中国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单柱菟丝子(Cuscuta monogyna Vahl.)、杯花菟丝子(Cuscuta cupulata Engelm) 及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共8种菟丝子的种子,分别进行外部形态、种胚形状及结构的描述和绘图,编制分种检索表,为新疆菟丝子的种子检疫及鉴定提供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60.
暗黑赤眼蜂防治新疆棉铃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 ,随着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棉铃虫 [H elicoverpa armigera ( Hübner) ]危害日趋严重。总结国内外利用赤眼蜂 ( Trichogramma)防治棉铃虫的经验 ,1 997~ 1 998年 ,我们分别引进了乌兹别克斯坦蜂种和内地省区蜂种 ,由于不能适应我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