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一年两季(春季和冬季)的田间试验,采用C18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苦参碱在小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方法验证试验表明:在0.02~0.5mg/kg添加水平下,苦参碱在小白菜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1%~87%,相对标准偏差为5.7%~14%,在小白菜与土壤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2mg/kg。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在小白菜及土壤中的消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0d(春季,小白菜)、1.5d(冬季,小白菜)、1.4d(春季,土壤)和1.6d(冬季,土壤)。最终残留结果显示:距最后一次施药7d后,高浓度(有效成分6.71g/hm2)和低浓度(有效成分4.47g/hm2)苦参碱在春季和冬季小白菜中的最终残留量在0.061~0.074mg/kg之间;在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在未检出~0.075mg/kg之间。可见,苦参碱在小白菜及土壤中易消解,为保障小白菜食用安全,建议可将0.1mg/kg作为其最大残留限量,安全间隔期不小于3d。  相似文献   
12.
以圣女果为试材,研究了15%柠檬油微乳剂对圣女果浸泡处理后常温贮藏下的保鲜效果。通过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确定了15%柠檬油微乳剂的配方。经冷、热贮稳定性,稀释稳定性检测,其质量检测结果合格,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加工标准。效果评价结果显示,柠檬油微乳剂对圣女果有明显的保鲜作用,处理15d后,坏果率为14.13%,分别比1-MCP和空白对照处理下降了40.56%和62.89%,可显著延缓圣女果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和维C含量的下降,货架期可达到7d。柠檬油微乳剂有进一步开发为商品果蔬保鲜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苯肽胺酸对辣椒抗逆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欧  马强  刘娜  马志卿  张兴 《农药学学报》2017,19(4):449-456
为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苯肽胺酸对作物的生物学效应,以辣椒为供试植物,芸苔素内酯为对照药剂,研究了苯肽胺酸不同浓度处理对辣椒植株抗逆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 mg/L质量浓度的苯肽胺酸可显著提高辣椒植株的抗逆性,与空白对照相比,辣椒叶片中类黄酮、总酚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0.06%~21.19%、7.42%~16.95%以及8.46%~241.26%;丙二醛含量下降了28.58%~52.7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高了2.31%~9.00%、4.20%~471.72%和34.98%~121.19%。200.0 mg/L的苯肽胺酸处理具有明显增产效果,与空白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了13.91%。研究表明,苯肽胺酸的生物学效应与芸苔素内酯类似,可诱导辣椒抗逆性增强,且具有一定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植物源病毒抑制剂VFB的抗病毒机理,本研究以普通烟和烟草花叶病毒(TMV)为材料,测定了VFB进行预防和治疗处理后烟草中与抗病性相关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VFB可明显抑制病毒侵染后导致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大;SOD、CAT、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等细胞防御酶活性增强,且预防处理的效果优于治疗处理;与抗病性呈正相关的脯氨酸和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有显著的提高。表明VFB可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增强烟草对TMV侵染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生测法研究了雷公藤总生物碱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种群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雷公藤总生物碱能显著抑制两种贮粮害虫种群的增长。雷公藤总生物碱浓度大于500mg/kg,33d时玉米象成虫死亡率高于90.83%,67d时混药饲喂的下一代(F1代),其种群抑制率在96.70%以上;其中500mg/kg处理组存活成虫在未混药饲喂条件下,其F1代种群抑制率达80.10%。雷公藤总生物碱浓度在100-1000mg/kg范围内,对赤拟谷盗成虫无明显的致死效应,但可显著抑制其种群的增殖。当处理浓度为250mg/kg时,对赤拟谷盗的种群抑制率为54.94%;处理浓度升至500mg/kg时,种群抑制率高达98.0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天然产物斑蝥素的杀虫谱和作用方式。【方法】采用不同生测方法,测定斑蝥素及1.0%斑蝥素乳油对11种害虫的室内毒力,观察了家蝇成虫的中毒症状。【结果】斑蝥素对家蝇成虫具有一定的胃毒作用,其48,72h的胃毒LC50分别为781.90,397.23mg/L,无触杀、熏蒸作用,其中胃毒作用较缓慢,处理约18h后才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对玉米象成虫的48h胃毒LC50和触杀LD50分别为373.17mg/L和0.36μg/虫,无熏蒸活性;对大叶黄杨斑蛾4龄幼虫的24,48h触杀LD50分别为0.084,0.049μg/虫;1.0%斑蝥素乳油对烟蚜、菊姬长管蚜、桃粉蚜、萝卜蚜和月季长管蚜5种蚜虫无翅成蚜的12h触杀LC50分别为19.52,15.84,16.63,25.94,26.20mg/L;1.0%斑蝥素乳油对朱砂叶螨、麦圆蜘蛛和山楂叶螨成螨的12h触杀LC50分别为8.26,13.38,8.46mg/L。【结论】斑蝥素对多种害虫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其主要作用方式为触杀和胃毒。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完善植物源抗病毒剂VFB的加工配方,对VFB配方助剂种类及添加量等进行优化,并进行防治烟草病毒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VFB原配方进行简化不但未改变其活性,且明显提高其对TMV的钝化作用。新配方为90%的植物提取液+4%助剂A+5%OP-10+1%APG;田间试验表明,VFB新制剂在100倍液下,喷雾加灌根的施药方式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效最好,达46.50%,优于对照药剂20%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可见,优化后VFB对烟草病毒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草莓根腐病是陕西关中地区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引起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其为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植物源农药对上述两种镰刀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5%苦参 ? 蛇床子素水剂(AS)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活性最强,EC50值为2.7 μg/mL,0.3%苦参碱乳油(EC)对茄腐镰刀菌的抑菌活性最强,EC50值为4.5 μg/mL。选择室内抑菌活性较高的3种植物源杀菌剂和3种微生物菌剂 (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 为供试药剂进行田间试验,发现1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WP) 600倍液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69.25%,10亿芽孢/g多粘类芽孢杆菌 WP 800倍液、1.5%苦参 ? 蛇床子素 AS 700倍液、2亿芽孢/g哈茨木霉菌 WP 2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63.14%、62.84%和59.74%。因此推荐使用枯草芽孢杆菌 WP、多粘类芽孢杆菌 WP、苦参 ? 蛇床子素 AS 和哈茨木霉菌 WP 作为草莓根腐病的田间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蚕豆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技术,以推动青海有机蚕豆生产,本研究以9种生物农药为供试药剂,针对苜蓿蚜、蚕豆赤斑病及枯萎病,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生测试验表明,0.3%苦参碱水剂等4种生物农药均对苜蓿蚜有良好的毒杀作用,其中0.3%苦参碱水剂的毒力最强,其24h和48h的LC50分别为7.33mg/L和5.66mg/L;田间防效试验表明,0.3%苦参碱水剂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苜蓿蚜的防效显著,500倍药液药后7d防效达76.00%~83.00%;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和枯草芽胞杆菌(1000亿芽胞/g)可湿性粉剂混用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效有增效作用,制剂用量为500.0g/hm2时,药后14d防效为73.98%~77.79%;多粘类芽胞杆菌(10亿CFU/g)可湿性粉剂和哈茨木霉(≥2亿活孢子/g)可湿性粉剂对蚕豆枯萎病的防效高于另两种生物农药,药后14d防效分别为74.23%和71.01%。综上所述,0.3%苦参碱水剂、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多粘类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和哈茨木霉可湿性粉剂对蚕豆3种主要病虫害防效优良,据此可进一步建立蚕豆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技术用于青海蚕豆的有机绿色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探讨杀虫植物砂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精油中主要杀虫活性成分—松油烯-4-醇(terpinen-4-ol)对卫生害虫的生物活性,测定了该物质对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及其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油烯-4-醇对淡色库蚊具有较强的熏蒸作用,其LC50值为6.79 mg/L, 在LC80剂量下其击倒中时(KT50)为6.92 min;淡色库蚊Na+,K+-ATP酶活性测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值7.42、温度35.5℃、底物浓度0.7 mmol/L;离体和活体情况下,松油烯-4-醇均可显著抑制淡色库蚊Na+,K+-ATP酶的活性,其I50值为32.02 μg/mL。Na+,K+-ATP酶可能是松油烯-4-醇对淡色库蚊的杀虫作用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