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篇
  14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不同肥料和生物菌剂对重茬甘薯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缓解甘薯在土壤中的连作障碍,丰富缓解甘薯连作障碍的关键技术,以宁盾A菌剂、宁盾B菌剂、宁粮有机肥、南农有机肥为材料,施用于重茬栽培的甘薯,甘薯品种为苏16、苏22,以发病率、产量、土壤微生物数量、理化性质等为观测值,研究缓解甘薯连作障碍的关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苏22品种与当地品种苏16相比,能降低发病率11%,对于甘薯品种苏16,宁盾菌剂A型处理的产量最高,甘薯发病率最低,而对于甘薯品种苏22,宁粮有机肥处理的产量最高,甘薯发病率最低,宁盾系列菌剂和有机肥均能增加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土壤pH值的因素影响较小。综合2个甘薯品种,宁盾系列菌剂改善对甘薯连作障碍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连作障碍的恶化,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2.
滴灌减量施肥对设施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当地施肥量为参考,开展温室大棚滴灌施肥试验,设计9个肥料处理,分别为对照(滴灌不施肥,CK1)、常规畦灌施肥(CK2)、滴灌平衡施肥(NPK)、缺氮(PK)处理、缺磷(NK)处理、缺钾(NP)处理、滴灌施肥减量(-N20%、-P20%、-NP20%)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在肥料等量情况下,CK2处理的黄瓜产量比NPK处理增加6.7%,生物量和黄瓜品质高于NPK处理。(2)在滴灌缺素(PK、NK、PK)处理之间,黄瓜前期长势无显著性差异,缺氮处理黄瓜生物量、产量和品质最佳;(3)在肥料减施处理之间,-NP20%、-N20%、-P20%与NPK处理相比黄瓜分别增产15.19%、10.95%、1.79%;-NP20%黄瓜品质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最后结合产投比,综合分析表明在各施肥处理中,以-NP20%(滴灌氮磷各减20%)处理效果更佳,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大棚蔬菜滴灌条件下合理施肥和区域减肥增效技术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酸浆鲜果对大鼠血脂的影响作用。[方法]雄性青年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高脂饲料干预试验和血脂调节试验。高脂饲料干预试验喂高脂饲料的同时,以酸浆鲜果低、中、高剂量(10、20、30g/kg)灌胃;血脂调节试验对高血脂大鼠以25g/kg酸浆鲜果灌胃。20d后测定各组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结果]高脂饲料干预试验中,与高脂模型组比较,酸浆鲜果高剂量组大鼠血清LDL-C和TG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含量显著升高;血脂调节试验中,酸浆鲜果灌胃大鼠血清TC和LDL-C水平与高脂肪模型组比较极显著降低,HDL-C水平极显著升高。[结论]酸浆鲜果无论对高脂膳食喂养大鼠还是对高脂血症大鼠,均可降低血清LDL-C和TG含量,升高血清HDL-C的含量,因此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74.
鹤麦 601 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新麦 11 号和淮阴 9628 组配的 F 1 为母本、郑麦 9023 为父本进行复合杂交系谱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具有大穗、高产、稳产、抗病、广适等特点, 2020 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 20200060 。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冬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市场推广利用前景好。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5.
周至县属西安地区农业大县,玉米种植面积常年在18万亩左右。为探索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情况下玉米机械化高产种植技术模式,2020年县农机推广工作站在尚村镇小水屯村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示范点,开展了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械化高效种植技术模式对比试验。一、试验基本情况1.试验地点地点选择在粮食主产区尚村镇小水屯村,试验示范面积100亩。2.试验机具选取2BJFZ-3型玉米免耕深松多层施肥精量播种机与2BFY-3型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进行不同播种模式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76.
如何客观地评价桑园土壤肥力和诊断其限制因子是桑园合理施肥的依据。本研究以海安县为研究区域,以田块尺度为评价单元,采集25个代表性桑园的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土样,并分析14个土壤肥力指标,运用养分丰缺诊断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桑园土壤肥力进行了评价。养分丰缺诊断结果表明:调查点桑园土壤肥力整体较高,表层土壤肥力高于亚表层,但不同桑园之间肥力变异很大,部分桑园有机质、氮、钾较为缺乏,个别桑园磷、镁、锰、锌、钙出现缺乏。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将14个土壤肥力指标提取为4个主成分,可反映桑园土壤全部信息的84.88%。第1主成分为养分综合因子,贡献率为44.41%;第2主成分为pH因子,贡献率为24.03%;第3主成分和第4主成分主要反映了锌的正负效应,贡献率分别为8.92%和7.52%。将25个桑园聚为4类,每一类代表不同的土壤肥力状况。基于养分丰缺诊断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较为全面评价桑园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77.
氮磷钾缺乏对甘薯前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为甘薯生长前期氮磷钾缺素诊断积累资料。【方法】选取生长性状差异较大的2个甘薯品种,通过营养液砂培盆栽试验,设置4个处理(CK, -N, -P, -K)和4次重复,薯苗移栽后在蒸馏水和1/2 Hogland营养液中分别预培养3 d和7 d,至3片新叶后开始处理,4周后甘薯出现明显缺素症状,取全株样研究氮磷钾缺乏条件下的生长性状、光合特性、生物量积累分配和植株各部位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1)氮磷钾缺乏可显著降低甘薯茎叶和总生物量(P<0.01),其中以缺氮影响最大,缺钾次之,缺磷影响最小。氮钾缺乏可显著降低根系生物量(P<0.05 或P<0.01),缺磷对根系生物量无影响(P>0.05)。氮磷缺乏可显著降低甘薯的冠根比(P<0.05 或P<0.01),缺钾对冠根比没有影响。(2)氮磷钾缺乏均可显著降低甘薯的单株分枝数、单株叶片数和单株叶面积(P<0.01),但以缺氮的影响最大,并显著低于缺磷和缺钾处理(P<0.01)。对主蔓长度的影响各不相同,缺氮可显著降低主蔓长度(P<0.01),磷钾缺乏对甘薯主蔓长度的影响与品种有关。磷钾缺乏条件下,匍匐株型品种苏薯11的主蔓长度显著降低(P<0.01),而半直立株型品种苏薯14的主蔓长度无显著变化(P>0.05)。(3)甘薯第6—8功能叶片的SPAD值在氮钾缺乏时显著减少、磷缺乏时显著提高(P<0.01),净光合速率在氮磷钾缺乏时均可显著减少(P<0.01),气孔导度只在氮钾缺乏时显著减少(P<0.05)、不受缺磷影响(P>0.05),蒸腾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不受氮磷钾缺乏影响(P>0.05)。(4)氮磷钾缺乏可显著减少植株各部位相应养分含量(P<0.01),并对其它养分吸收产生影响。缺氮可显著降低地上部分叶片、叶柄和茎蔓的钾含量(P<0.01),促进磷在根系中的积累(P<0.01)。缺磷可显著减少叶片(P<0.01)和叶柄(P<0.05)的氮素含量以及叶柄和茎蔓的钾含量(P<0.01),增加钾素在根系中的积累(P<0.05)。缺钾可显著减少叶柄的氮磷含量(P<0.01),促进叶片和根系对磷的吸收(P<0.01)。(5)根据本试验结果,正常生长的甘薯叶片含氮量为25.0—44.8 mg•kg-1(平均为(34.9±9.1)mg•kg-1),含磷量为2.7—6.3 mg•kg-1(平均为(4.2±1.3)mg•kg-1),含钾量为17.4—32.7 mg•kg-1(平均为(25.2±6.3)mg•kg-1),当叶片中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0.0、1.3和5.1 mg•kg-1时甘薯会出现明显的氮磷钾缺乏症状。【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甘薯氮磷钾营养的前期诊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8.
为探讨有机肥替代化肥条件下的土壤质量特征,通过建立20个设施蔬菜土壤监测点,分析有机肥替代化肥前后的土壤理化指标,再进行单因素描述和指数和法评价分析,科学掌握设施蔬菜土壤的质量状况,为合理的设施蔬菜土壤培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单因素评价得出有机肥替代化肥后,土壤酸碱缓冲容量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碱解氮处于较低水平,蔬菜品质得到有效改善,茄子和包菜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降低,指数和法评价得出有机肥替代化肥后的土壤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表明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有利于土壤质量提升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9.
鹤麦601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选育的半冬性、中早熟、大穗型小麦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并根据近几年的推广经验,对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及该品种的进一步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0.
为提高六合稻麦轮作土壤质量,2018—2020年采用绿肥还田方式,设计开展紫云英-水稻轮作田间定位试验。设计紫云英-水稻轮作、小麦-水稻轮作2个耕作模式处理,研究紫云英还田对稻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小麦-水稻轮作相比,紫云英-水稻轮作可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包括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钾、交换性钙、有效硫、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钼;同时可改善土壤结构,土壤容重从1.32 g/cm3降低到1.21 g/cm3;还可减缓土壤酸化,土壤从pH 6.36升高到pH 6.51;可降低土壤重金属总铬、总铅、总砷、总汞的污染。综合考虑,紫云英还田可以有效减少冬季麦田肥料用量,并提高土壤质量,是六合水稻种植区较好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