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明确寄主挥发物对梨小食心虫雌蛾产卵选择的影响,通过EAG试验和风洞试验及田间试验,分别测定梨小食心虫雌蛾对寄主挥发物中醛类(苯甲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化合物的电生理、选择行为反应和诱蛾量。EAG试验表明,梨小食心虫受孕雌蛾和处女雌蛾对壬醛的EAG值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醛类化合物。风洞试验表明,梨小食心虫受孕雌蛾对壬醛的逆风起飞反应率(38.33%)和降落反应率(31.67%)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醛类化合物。田间试验发现,壬醛对梨小食心虫雌蛾的诱虫活性显著优于其他4种醛类物质。研究可为以雌蛾防治为主的梨小食心虫生物防治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以3类引诱剂(性诱剂、产卵引诱剂以及食物引诱剂)为试材,采用田间筛选的方法,在桃园开展不同比例和剂量的田间诱蛾工作,研究了防治当地梨小食心虫的最佳配方,以期为研发雌雄同诱的梨小食心虫新型引诱剂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性引诱剂中各组分的比例对梨小食心虫在发生交配行为前的物种识别起到主要作用,而剂量则主要影响发生交配行为前对潜在交配对象的有效定位,最适性引诱剂的配方为顺-8-十二碳烯醇醋酸酯∶反-8-十二碳烯醇醋酸酯∶顺-8-十二碳烯醇∶十二碳-1-醇=100∶6.8∶19.1∶5.4,524μg剂量。对于产卵引诱剂而言,成虫识别的寄主植物挥发物宽度较大,剂量不能成为识别的限制性因素,成虫更偏爱桃梢挥发物,其次是高浓度的桃果挥发物。最适产卵引诱剂配方为壬醛∶顺-3-己烯醇乙酸酯∶6-甲基-5-庚烯-2-酮∶(Z)-β-罗勒烯=14∶100∶1∶86,0.201mg剂量。食物引诱剂是一种有潜力的对雌虫进行诱捕的诱源物质,对雌虫的诱捕效果明显强于雄虫,这有可能作用的对象是受孕雌虫。最适性食物引诱剂配方为12滴的乙酸松油酯溶液(24.25mL乙酸松油酯,0.75mL非离子润湿剂和25mL温水),容积为0.6mL。  相似文献   
73.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是世界性的重要果树钻蛀性害虫之一。目前,性信息素诱捕器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控,为提高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测报及诱捕效率,从两方面研究了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采用了8个性诱剂产品诱杀梨小食心虫,同时每个诱捕器内设1、3、5、7、9、11个芯数,共6个处理诱杀梨小食心虫。结果表明,A诱捕性诱芯和C诱捕性诱芯诱捕效果最好;诱捕器的诱芯数量为1时引诱到的梨小食心虫数量最多。建议在田间测报和大量诱捕时,使用A诱芯,可达到较高诱捕量,同时也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74.
为探究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体内与寄主专一性相关的消化酶基因,利用前期构建的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差异表达的消化酶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饥饿及取食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莲子草Al. sessilis、甜菜Beta vulgaris、莙荙B. v. var. cicla后莲草直胸跳甲成虫体内差异表达消化酶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转录组分析共搜索到221个与消化相关的基因,主要编码脂肪酶和蛋白酶;进一步筛选到编码蛋白酶、脂肪酶和糖酶3大类的26个差异表达的消化酶基因。与取食寄主植物喜旱莲子草相比,取食不同非寄主植物和饥饿处理后莲草直胸跳甲成虫体内消化酶基因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除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基因外,取食不同植物及饥饿处理后莲草直胸跳甲成虫体内4个胰蛋白酶(trypsin,Try)、5个氨肽酶(aminopeptidase,Am)、8个脂肪酶(lipase,Lip)、5个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β-Glu)和1个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  相似文献   
75.
2009年在山西省太谷县红枣园的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每棵树悬挂4个或3个性诱芯时,对桃小食心虫有很好的迷向效果。在不喷化学农药的条件下,其平均迷向率达到96%和90.2%,防效为85.71%和80.95%;每棵树悬挂2个、1个性诱芯时,其平均迷向率为78.33%和69.41%,防效为66.67%和61.90%;而每两棵树悬挂一个性诱芯时其平均迷向率为43.38%,防效为57.14%。  相似文献   
76.
为明确高体积分数CO2条件对生防真菌生长和致病力的影响,以2株生防真菌玫烟色棒束孢IF-1106和白僵菌BB-1021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在不同CO2浓度下2个菌株的孢子萌发率和菌丝生长速率及其对玉米粘虫和温室白粉虱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富碳温室中高质量分数的CO2(1000 mg/kg)对IF-1106和BB-1021菌株孢子的萌发率及对玉米粘虫和温室白粉虱的致病力均无显著影响;在CO2的体积分数为5%、10%、15%、20%条件下,当CO2体积分数为10%时,IF-1106菌株孢子的萌发不受影响,其菌丝生长速率显著增加3.019 mm/d;当CO2体积分数为5%时,BB-1021菌株孢子的萌发不受影响,其菌丝生长速率显著提高3.398 mm/d.富碳温室中高浓度CO2条件不影响2株生防真菌的萌发率及其致病力,支持了生防真菌具有在富碳温室中防治虫害的潜力,进一步明确在一定体积分数CO2条件下可有效促进生防真菌菌丝生长并提高其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77.
玫烟色棒束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应用于害虫防治,其生长发育受多种生态因子影响,对寄主昆虫的致病过程复杂,并涉及多种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实践应用防效不稳定,限制了其应用。菌株改良虽可提高毒力并扩大其应用范围,但仍存在很多待解决或未知的问题。为了解目前国内外玫烟色棒束孢的研究现状,就其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及致病影响因子、致病过程及机理、菌株改良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8.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molestaBusck)是世界性危害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性信息素广泛应用于梨小食心虫的测报和诱捕防治。为了确定三角形诱捕器的边长,分别设计了10、20、30、40、50cm5种不同边长的三角形诱捕器进行诱捕梨小食心虫研究,结果表明,10和20cm直径的三角形诱捕器的诱捕量诱捕达到每天27.6头和22.0头,与30、40、50cm的诱捕器差异显著(F一3.191,dr=4,35,P%0.05),10cm边长诱捕量最高。建议在田间诱杀梨小食心虫的三角形诱捕器边长最适范围是10~20cm。明确了三角形诱捕器大量诱捕时的边长,提高了田间梨小食心虫诱捕效率,为果园使用三角形诱捕器防控梨小食心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9.
随着生物分子数据的指数增长,生物信息学相关数据库也有了空前的发展.介绍了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别对核酸和蛋白质序列数据库、生物大分子结构数据库及基因组数据库的主要站点资源进行了评价,以大的生物信息中心NCBI开发的Entrcz系统和EBI开发的SRS系统为例,介绍了数据库查询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0.
入侵种喜旱莲子草——主要天敌昆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来小龙王慧  马瑞燕 《昆虫天敌》2007,29(3):129-132,137
喜旱莲子草是一种水陆两栖的重要入侵杂草,中国首批16种重要入侵物种之一。本文介绍了生物防治喜旱莲子草的天敌昆虫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ophila、Vogtia malli、Amynothrips anderso- ni、阿根廷跳甲Disonycha argentinensis、Systena nitentula和虾钳菜披龟甲Cassida piperata等天敌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国内外寄主专一性研究、释放效果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