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16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色氨酸对轻型蛋雏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其育雏前期色氨酸的适宜需要量,为蛋雏鸡的日粮设计提供数据参考.选用健康且体重相近的1日龄大午金凤蛋雏鸡37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色氨酸,5个处理日粮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156%、0.2...  相似文献   
112.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京红1号"蛋种鸡育成期生长性能及后续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9周龄"京红1号"蛋种鸡1 2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63只鸡,4个处理组日粮的粗蛋白质(CP)水平分别为14.2%、14.7%、15.2%和15.7%,日粮代谢能水平均为11.71 MJ/kg,试验期为4周。饲养试验结束后育成鸡转入产蛋舍,四个处理组饲喂同一种日粮(代谢能水平为11.51 MJ/kg、蛋白质水平为16.4%),从见蛋开始跟踪记录鸡只的生产性能(10 d)。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蛋鸡平均体重、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试验处理组P4(CP 15.7%)表现出最高的平均体重和日增重,最低的采食量和料重比;后续的生产性能也表现最好,其见蛋日龄最早,初始产蛋率最高。综合育成期生长性能和后续生产性能结果,"京红1号"蛋种鸡育成期日粮蛋白质水平在15.7%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3.
试验旨在研究断奶月龄对驴驹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胎次日龄基本一致的德州驴驴驹16头,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8头。试验组(EW组)在驴驹平均日龄120 d(4个月)时突然断奶,对照组(ER组)在平均日龄180 d(6个月)时突然断奶。试验时间为60 d,试验组结束后分别测定两组驴驹的体重、体尺指标。在试验结束前1 d采集血样,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6月龄时,两组驴驹的体重、体尺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6月龄断奶组平均日增重略高于试验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束后,两组间血清总蛋白、尿素氮、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差异不显著,对葡萄糖、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相比6月龄断奶,驴驹4月龄断奶不会对德州驴驴驹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葎草醇提物研究其对AA肉鸡生长性能、屠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的AA肉鸡,随机分成基础日粮组和试验Ⅰ、Ⅱ、Ⅲ组4个处理,葎草醇提物添加量分别为0、5、10 mL/kg和15 mL/kg。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Ⅱ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屠体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分别显著提高0.82%、3.44%、10.43%、6.53%(P<0.05);在肉品质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Ⅱ组胸肌和腿肌的L*值和A*值显著提高(P<0.05),腿肌剪切力和胸肌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这说明,葎草醇提物能够改善肉鸡生长性能,提高屠体性状,使鸡肉更加鲜、亮、嫩,且最适添加量为10 mL/kg。  相似文献   
115.
α-硫辛酸对肉仔鸡肉品质及肌纤维组织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α-硫辛酸对肉仔鸡肉品质及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四水平有重复试验设计,将24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饲喂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上添加硫辛酸0、300、600、900mg/kg的日粮,试验期42d。结果表明:硫辛酸显著降低肉仔鸡平均日增重(P0.05)和日采食量(P0.05);硫辛酸显著增加肉仔鸡肌肉a(P0.05),显著降低肌肉b(P0.05)、剪切力(P0.05);硫辛酸显著降低肉仔鸡肌纤维直径(P0.05),并显著增加肌纤维密度(P0.05);硫辛酸组显著增加慢肌(P0.05)、快红肌(P0.05)、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百分比(P0.05),并显著降低快白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百分比(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硫辛酸可以通过影响肉仔鸡肌纤维组织特性、肌纤维类型的分布,而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116.
探讨饲料中添加免疫调节肽预混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240头(杜×长×大)断奶仔猪,日龄(25±1)d,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10头仔猪,分别为基础日粮对照组A,添加500 g/t的免疫调节肽预混剂组B和添加1 000 g/t免疫调节肽预混剂组C,试验期为21 d。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日增质量为215.5 g,B和C组分别为232.4 g(提高7.8%)和229.9 g(提高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料重比为1.59,B和C组分别为1.47(改善7.6%)和1.37(改善13.8%),随着免疫调节肽预混剂添加量增加,料重比逐渐下降。各组的采食量和腹泻率无显著差异,各组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水平无显著差异。试验条件下,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免疫调节肽预混剂可以显著提高日增质量和较大幅度改善饲料转化率,推荐添加剂量为1 000 g/t。  相似文献   
117.
日粮中添加月苋草油与胡麻油对蛋黄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 2个试验研究了蛋鸡日粮中添加月苋草油和胡麻油对蛋黄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选用 6 4只健康、36周龄罗曼产蛋母鸡进行试验。Ⅰ :日粮设 4个处理组 ,月苋草油添加水平分别为 0、2 %、3%和 4 %。Ⅱ :日粮中胡麻油和月苋草油添加总量为 3% ,设 4个比例处理 :1∶4、2∶3、3∶2、4∶1。结果表明 :增加日粮中月苋草油 ,蛋黄中亚油酸 (LA)含量显著提高 (P <0 0 5 )且γ 亚麻酸 (GLA)含量和n 6脂肪酸总量以及n 6和n 3脂肪酸比值均有上升 ,α 亚麻酸 (ALA)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含量以及n 3脂肪酸总量变化不明显。随日粮中胡麻油对月苋草油比例的增加 ,蛋黄中LA和GLA含量、n 6脂肪酸总量以及n 6和n 3脂肪酸比值均下降 ,ALA和花生四烯酸含量以及n 3脂肪酸总量显著上升 (P <0 0 5 ) ,DHA含量变化不规律。说明 ,日粮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影响了蛋黄中脂肪酸的沉积 ,且呈正相关 ,通过改变日粮中油脂添加水平可以调整鸡蛋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  相似文献   
118.
葡萄糖氧化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葡萄糖氧化酶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26周龄海兰褐蛋鸡1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试验Ⅰ(对照)、Ⅱ、Ⅲ、Ⅳ、Ⅴ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1%、0.2%、0.3%、0.4%的葡萄糖氧化酶。预饲期1周,试验期为6周,统计各组产蛋率、料蛋比、平均蛋重、日均采食量、软破畸形蛋率。结果表明: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可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Ⅱ、Ⅲ、Ⅳ、Ⅴ组与Ⅰ(对照组)相比,产蛋率分别提高11.01%(P>0.05),12.34%(P>0.05),16.06%(P<0.01)和13.79%(P<0.05);破(软)蛋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2.77%(P>0.05),33.45%(P>0.05),49.66%(P<0.05)和33.11%(P>0.05)。0.3%和0.4%葡萄糖氧化酶添加组,显著提高了饲料转化率(P<0.05)。葡萄糖氧化酶添加组,显著降低了死淘率,以0.3%和0.4%添加组效果最明显(P<0.01)。0.2%葡萄糖氧化酶添加组,获得最高经济效益(P<0.05)。各试验组间平均蛋重、只日耗料量和只日产蛋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9.
低寡糖含量饲粮中添加果寡糖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44只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在玉米-大豆浓缩蛋白型低寡糖含量的肉鸡基础日粮中添加0.25%、0.50%。1.00%的果寡糖,以基础日粮组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0.50%添加组表现最好,但1.00%添加组对内鸡生产性能的改善不显著。果寡糖对内鸡生产性能的改善作用,生长前期比后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0.
为探究不同豆秸长度对12月龄德州公驴生长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经济效益得出最适豆秸长度。试验选取12月龄健康、体重接近的德州公驴21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3个处理豆秸长度分别为1、2 cm和4 cm。试验结果表明,与1 cm和4 cm组相比,2 cm组试验结束重分别提高2.4%和1.6%,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38.2%和20.0%,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28.7%和19.3%,差异不显著(P0.05),毛利润分别提高24.35%和34.76%。综合生长性能、饲草的适口性及经济效益确定,德州公驴采食最适豆秸长度为2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