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影响甜瓜生产的主要病虫害,研究并提出了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甜瓜多汁味甜,清凉可口,具有止渴,除烦热,利小便等功效。甜瓜经济效益高,生育期短,有利于后茬作物增产,且可棉、油粮间作套种,深受瓜农的喜爱。随着近几年甜瓜种植面积的扩大,甜瓜病虫害已成为甜瓜生产上的一大障碍,严重影响甜瓜的品质和产量,就当地而言,一般年份减产11%—17%,严重年份可减产40%。笔者自2010年以来,系统调查了影响我地区甜瓜生产的主要病虫害,研究提出了甜瓜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经生产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地区甜瓜生产。  相似文献   
82.
山羊MyoG基因启动子区序列分析与结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山羊MyoG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与结构及转录调控机制,本研究设计了1对引物,采用PCR扩增、测序以及序列比对分析,从波尔山羊基因组中扩增出一段长度为969bp的山羊MyoG基因的5′侧翼序列,其GC含量为50.6%。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其转录起始位点及活性区域;发现在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4bp处存在1个TATA-box,另外还发现了1个GC-box、2个CAAT-box、2个E-box和1个富含A-T碱基的模体结构;该序列还包含HSF、ADR1和cap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通过比对分析,所得山羊MyoG基因5′侧翼序列与牛、马鹿、人、小鼠和鸡同源序列的相似性在37.22%~96.85%之间,说明不同物种间该序列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山羊MyoG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3.
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的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已经给世界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引起商品肉鸡60%,商品蛋鸡25%的特异性死亡[1].有关IBDV分子结构及其与IBDV抗原变异和毒力变异相关性的研究已成为当今IBDV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4.
85.
农村会计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功能愈加突出.时代给会计工作不断提出新任务、新课题.从经济层次上看,企业会计要研究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从经济发展时期上看,要研究可用性和收益性经济效益关系;这些关系,即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因此,农村会计工作必须全面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益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8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将农村中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城镇、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缩小工业与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差别. 为了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笔者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87.
一、有计划地组织土地流转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合理、科学地引导流转.首先是分村、组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分类,建立档案,通过调换、适当补贴等手段,把相应的土地相对集中起来,以入股、招租、拍卖的形式进行流转.对于流转中的难点,政府出台相应奖补政策,与中央惠农政策相结合,促进土地向大户、大片汇集.其次是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并以其为主体进行流转.三是鼓励和倡导非农资金参与流转,尤其是加工、流通领域的参与,实行一体化经营,探索流转新模式.各级政府在这其中只起到组织、引导、协调,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同时争取相应资金对所流转土地进行整理,使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作用.村民委员会则是土地流通的直接参与者和组织者,必须确保这个基层组织的健全、有力.  相似文献   
88.
露地农作物采用套复种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量和经济效益,是农业集约化生产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北方高寒地区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9.
90.
马艳华 《中国饲料》2021,1(6):59-62
本研究旨在评估日粮不同氨基酸水平对1~56 d肉鸭生长性能和胴体特征的影响。将平均初始体重为(55.92±0.56)g的800只1日龄肉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各组肉鸭在1~21 d时饲喂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90%+0.75%+0.70%、1.0%+0.80%+0.80%、1.10%+0.90%+0.85%、1.20%+1.0%+0.95%、1.30%+1.10%+1.0%的日粮,22~56 d时饲喂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75%+0.65%+0.55%、0.80%+0.70%+0.60%、0.90%+0.75%+0.65%、0.95%+0.80%+0.70%、1.0%+0.85%+0.75%的日粮。结论:T4和T5组较T1和T2组显著提高了21 d肉鸭的体重(P<0.05),T1组1~21 d肉鸭的平均日增重最低(P<0.05),而料重比最高(P<0.05)。T2、T3和T4组肉鸭的胸肌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日粮氨基酸限量水平对肉鸭胴体重、肝脏、腹脂和腿肌相对重量及肉色、pH、蒸煮损失、系水力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结论:在肉鸭生长早期,随着日粮氨基酸水平的升高,日增重表现为显著升高,但氨基酸水平对肉鸭生长后期的生长性能和胴体特征影响很小。 [关键词]氨基酸|肉鸭|生长性能|胴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